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233)
魏修晏看着张医师眼中闪烁的光芒,心道,她做的菜肴如此美味,定然是张医师又想分一杯羹。这次,可不能再将她做的菜肴给别人吃了。
于是,他试探着问道:“若是如此,某便可吃吗?”
张医师抚掌笑道:“能吃,这几样都能吃!”
果然如此,我就说,寻常人不过也就是我这样子!想来这些年轻郎君们,定然是食补药补的功劳。往后,我也去研究下药理,用药膳的方子补补,定然能够在夫人面前重振旗鼓的!
临走之时,张医师容光焕发地问长寿:“长寿,今日这食盒,是哪间食肆送的来着?”
长寿笑道:“是顺德坊清欢小馆。”
“嗯。”
张医师捋了捋胡须,心道,又是这家食肆,没想到,食肆掌柜竟然对药膳还颇有研究。看来,改日自己真该上门去尝一尝了!
这时,在小馆里默默发呆的杜时笙,并不知晓自己的几道菜,莫名其妙给了张医师重振雄风的勇气。
她在小馆的柜台后,托腮想着,也不知水产铺子的掌柜娘子推荐的黄鱼,到底有没有效果?不过,瞧着白掌柜的模样,的确是比从前见时容光焕发了些。
若是当真能对魏郎君养伤大有裨益,那便日日换着法子给他做来吃吃,也未尝不可。
杜时笙眨了眨眼,微微一笑。
“杜娘子,在铺中吗?”
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小馆门外响起。
第137章
听见熟悉的声音,杜时笙便笑意盈盈地走出小馆去迎接。
是孔家二老赶着牛车,来到了清欢小馆门口。
“儿正要去城外拜访二老,未曾想,阿翁阿婆竟先一步来了。”杜时笙热络地搀着孔阿婆,往小馆里走。
清欢小馆的字桃,在城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些郎君娘子,专程来这吃饭,就是为了能抽上一只带字的桃子。
更有甚者,还专门来寻杜时笙定制桃子,用以做贺礼或是定亲信物。
然而,杜时笙今年仅包了孔家二老两棵树的桃子,自然是承接不了这些,只得许诺明年再来。看着客人们失望离去的背影,杜时笙深恨自己为何当初没咬咬牙,将孔家的十棵树全包下来。
痛定思痛,杜时笙决定,尽快与孔家二老商议明年的桃子订单。
谁知,孔家二老这日,竟主动上门来了。他二人不仅承诺下一年,仍旧按照原价,将自家的十棵桃树预定给杜时笙,顺便还免费送了一大筐自家桃树的桃子,给清欢小馆。
“阿翁阿婆着实客气。前番送的桃子,儿做了好些桃酱,不如——”杜时笙灵机一动,想要将桃酱的做法,一并教会孔家二老。
“不不不,娘子已帮衬我老婆子二人许多了,娘子的桃酱生意,我们不能再抢了。”孔阿婆急忙握住杜时笙的手,好似生怕她一抬手,便教会了他二人一般。
杜时笙只得作罢,心道,这二老心地纯良,不贪不躁,俭约有度,只是不知为何,命却这般苦。
阿泰将桃子卸货完毕,杜时笙也将明年的书契商量妥当。但孔阿婆仍是不走,与孔阿叔交换了几次眼神,却都不肯说话。
“阿婆,可还有事要与儿说?”杜时笙奇怪道。
孔阿婆有些不大好意思地笑道:“确是有事,我说了娘子莫要生气……”
杜时笙见她这副扭捏之态,更加狐疑了。
于是,孔阿婆便打开了话匣子,将今日的另外一个目的,一口气说了出来。
原来,今年桃园的东家见了杜时笙的字桃,觉得十分新鲜稀奇,便问他二人,是否可以将此养殖方法,也用在自家的桃林之中。孔家二老虽已掌握机窍,却并不敢随意透露给东家。那桃林的东家也甚是大度,便说可花银子买来此法,只托孔家二老给牵个线搭个桥便可。
“我二人定然不是偏帮着他,只是,此前我们也受过东家的照拂,不好拒绝……”孔阿婆面露难色道。
杜时笙一听,转了转眸子,又有了新的想法。
字桃的培植,原也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利用贴字,遮挡阳光的方式,使桃身上长出字的形状。
现下,桃林的东家是君子之风,开价来买,若是他不肯开价,偷偷去桃林中瞧上一瞧,依法炮制,自己也没处说理。
不若,现下趁着新鲜劲儿,卖上个好价钱,岂不是两全其美?杜时笙思及此处,嘴角旋起了两个梨涡,爽快地开了个价格,托孔家二老带话给桃林的东家。
但见事情如此顺利,孔阿婆喜出望外地拽着杜时笙的手,说道:“杜娘子,明日我便让东家来与你详谈,他必是乐意的。”
孔阿婆和孔阿公离开铺子之后,天空就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下雨。
焱城每逢六七月之时,反反复复的梅雨,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颇有些扰人。
正在卧房中看案卷的
魏修晏,听见雨声,心中一喜。下了雨,小馆中客人定然比平日里少,说不准,她便能早些回家了。
魏修晏放下案卷,去院中缓步溜达了一圈,目光落在了那扇与西院共用的木门之上。
到底何时,才能将这扇门打开?
这时,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从院中的海棠树上传来。
“谁?”魏修晏警惕地向树上望去。
“阿郎,是我。”
一道身影从树上稳稳落下,正是护院王五。他双手背在身后,立在一旁,十分恭敬的模样。
“你在树上做什么?”
魏修晏蹙了蹙眉,自家的护院竟然还有攀树的习惯?他怎生从前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