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29)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杜时笙见状,急忙点头还礼,心中暗道,不好,这怕是遇到正主了,赶紧说道:“今日既找不到儿想要的书,儿改日再来。”

说完,杜时笙便起身向院门走去。

就在她要穿过甬道之时,那郎君赶来问道:“某斗胆问小娘子贵姓?”

杜时笙回身仔细打量他,只见他清秀的脸上一脸真诚,便答道:“儿姓杜。”

那郎君又是插手一礼,道:“某姓何,单名一个青字。谢杜娘子今日指点,某豁然开朗。”

说完,便转身回了书肆,铺开纸砚,自去忙着写东西。

杜时笙脚步一滞,何青,这名字怎得这般耳熟?她复又瞧了两眼何青,却不觉面熟。

却说杜时笙离开了迟云书肆,一路在翰苍坊转悠,一路思忖,也未想到到底是何处听得这个名字。

正忖度间,忽然在一个巷子中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瘦瘦小小,似是挂不住宽大的挂衫,此时从一粗壮汉子车上卸下一物。杜时笙仔细一看,竟是张二娘家米粮铺子的伙计阿泰。

阿泰从怀中掏出银两给了那汉子,那汉子略有些警惕的四下瞧瞧,拿了银子赶忙走了。

阿泰有些吃力地扛起怀中之物,走出巷子,刚好见到杜时笙站在巷口,点头道:“巧了,杜娘子也来翰苍坊?”

自上次在米粮铺子见过阿泰之后,杜时笙又与他打过几次照面。阿泰每次见她,能躲开便悄悄躲开,若躲闪不及,眼中都有愧色,打招呼的语气从来都是恭恭敬敬。

但是,若杜时笙想再多与他说几句,他便都找个由子走了,不肯再多说一句。

“今日寒食,儿不出摊子,便出来走走。”杜时笙笑着与他寒暄,“阿泰这是来买何物?”

阿泰一五一十答道:“主家的乡下亲戚送了些肉来,叫我来取。”

“哦?”杜时笙眉心微皱,问道,“既是亲戚所赠,如何还收了你的银子?”

阿泰摇摇头,答道:“主家娘子便是如此吩咐的,小的也不知道。”

杜时笙见他一脸茫然,又问道:“这是何肉?”

“不知。”阿泰又摇头道。

杜时笙只觉那人行为鬼祟,事有蹊跷,但见阿泰现下也是什么都不知晓的样子,只得作罢,叮嘱道:“赶紧送回去吧,别与他人说便是。”

阿泰点点头应允,却又不走,踌躇片刻,方开口道:“小娘子,日后若是方便,也来我家铺子置办些米面吧。”

杜时笙听了,回想起昨日之事,心下明白了几分,秀眉微微一挑,问道:“可是张二娘说了什么?”

阿泰听了,又欲拔腿就走,杜时笙先一步伸手挡住。阿泰身形瘦小,杜时笙又是个女子,他也不好撕扯,只好依旧站在原地,委委屈屈道:“小娘子,小的是张家的家奴,身契还在主子手里攥着,命都是主家的,不是小的不想告诉小娘子,只是小的实是有难处。”

本朝还有奴隶制度,若身契握在主家手里,便如主家养的猫狗儿一样,虽是不能随便要了奴隶的性命,但打骂鞭笞或处以家刑,也是合理合法的。

杜时笙见他面黄肌瘦的样子,知道他日子必是难过,又见他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心下怜悯之情顿生,柔声道:“阿泰,儿知你难处,你既今日给儿通风报信,儿知你必是良善之人。张二娘说了何话,儿也不再问你。只问你一事,那日你与张二娘可是见到儿与一人撕扯?儿只想知道当日详情,你若如实告知儿,此刻天地为鉴,儿定不会与他人说一个字。”

阿泰见她如此说,扛着肩上的肉,立在那里,咬紧嘴唇,半晌,似下了决心般,决绝道:“小娘子,小的便如实相告,还望小娘子日后能信守承诺,不与他人说起才是。”

杜时笙郑重点点头。

阿泰接着说:“那日主家娘子与小的一起去成仟坊送货,路上在巷口听见有人争吵,我二人走近一看,正是小娘子与一个郎君在争吵,小娘子死死抓住郎君的衣袖,那郎君只想脱身,最后拿着一卷画轴打了小娘子,小娘子便晕了过去……小的想去救小娘子,但是主家娘子不准,只叫小的赶紧送货去,且……”

阿泰说着,怯生生看了看杜时笙。

“如何?”杜时笙淡定问道。

“且不准与任何人提及此事。”阿泰小声道。

杜时笙轻“哼”一声,心道,这张二娘见死不救,满嘴谎言,还不准阿泰说,果真是个心术不正之人。

“你可知儿为何与那人撕扯?”杜时笙接着问道。

阿泰摇摇头,好似又想起什么,马上接道:“但小的确定,娘子与那人绝无私情!”

“哦?张二娘说儿与那人有私情?”杜时笙脸上满是嘲讽的笑意。

阿泰知自己失言,面上胀得通红,不敢再言语。

杜时笙见他模样,柔声道:“阿泰,儿知那张二娘嘴上刻薄,不是与你生气。自那日儿晕过去大病一场,便想不起当日很多事情,只记得与这人结怨颇深。你可还记得什么其他的细节,再与儿说说,说不定,儿能想起一些当日之事。”

阿泰挠挠头,回忆道:“那日小娘子说,那人拿走了荷包,还说了带走什么孩子……”

“荷包?孩子?”杜时笙有些摸不着头脑。

阿泰侧头思索良久,忽的点着手指高声道:“想起来了!那日小娘子斥那人偷了小娘子荷包,还带走了一个小孩子!”

“儿与那人相识与否?”杜时笙问道。

“不识得!”阿泰确认道,“我在坊市见得多了,那人就是个偷儿,言行粗鄙,穿着邋遢。那日他打晕小娘子后,本欲拿走小娘子的画轴,小的实在看不下去,喊了一声“来人了”,那人撒腿便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