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31)
也不知看了多久,油灯逐渐微弱,杜时笙朦朦胧胧间,似是来到了一棵桃树之下。
天清如水,熏风如醉,新蝉鸣琴。
“阿蓉,你瞧,这桃子多大!”杜时笙听见一个小男孩的声音兴奋的喊着。
零星的日光从桃树的枝桠洒下来,杜时笙抬起头,眯起眼睛朝树上看去。一个五六岁,身着华服的小男孩坐在树杈之上,一手举着桃子对着她笑,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杜时笙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男孩,便也对他傻笑。
小男孩见她笑了,以为她要吃桃子,便伸手将桃子一掷,喊道:“阿蓉接着!”
杜时笙见一个桃子从树上朝自己飞来,急忙躲闪,结果小孩子身体不够灵敏,躲闪不及,到底肩膀还是挨了一下。肩膀的疼痛让杜时笙好似受了多大委屈一般,控制不住咧嘴大哭了起来。
“哎呦!”那男孩一见她哭泣,急着从树上下来,结果一脚没踩稳,直接摔在了地上。
杜时笙听见,赶忙止了哭泣,瘪着嘴,泪眼婆娑地瞧着地上的男孩,奶声奶气问道:“和清哥哥,你摔疼了吗?”
“不疼。阿蓉别哭了,你若再哭,阿娘又要训斥我了。”和清一边揉着摔疼的屁股一边哄道。
杜时笙擦擦眼泪,仍旧委屈,却不再大声哭了。她伸出手帮和清拍打身上的泥土,却瞧见他手上红肿一片,便指着他的手问道:“和清哥哥,你的手摔坏了吗?”
和清瞧瞧,不以为意,说道:“不妨事,我每次拿了桃子便会如此,又痒又红。”
杜时笙撅嘴道:“那你还去摘桃子,逞什么能!”
和清抓抓手上红肿之处,笑道:“阿蓉想吃,和清哥哥便给你摘了来。上次给你额头摔坏,阿娘狠狠打了我手板,这次就当给你赔罪,好不好?”
杜时笙想了想,倒也公平,点头道:“好吧。”
和清伸手摸摸她的额头,心疼道:“阿蓉还疼吗?”
杜时笙摇头道:“不疼了。”
说罢,她出小胖手,也要摸摸自己的额头,却只觉触手冰凉,周遭景象如潮水般退去,眼前渐渐清明。
原是一场梦。
天刚微明,杜时笙扶着床架坐起,想起方才梦中之事,这个和清哥哥,几番出现在梦中,定是原主十分相熟的人物,只是现下不知到底在何处。
想到这,她忙拿出新买的铜镜,撩起刘海,仔细检查。果真,先时阿婆家旧的铜镜看不出来,杜时笙左侧额角有一个浅淡的疤痕,不仔细瞧是瞧不出的,也不知道原主是不是因此留了这个锅盖刘海。
难怪书肆的“何青”名字如此熟悉,竟与梦中的小男孩一个名字。自己穿越之前便梦见他,昨日又梦到他,也不知他到底与原主是何关系,而迟云书肆的何青,到底是巧合还是故人?
正纷乱间,杜时笙听见孙阿婆和小五儿起床了,便暂且放下,与他们一同收拾出门。
清明节这一日,街上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十分热闹。各衙门小吏和寺院道观都会抬着神像去厉坛祭拜。而游人则会从各自家中出门,一路参与到游行人群中去,游行的队伍会从四面八方汇至厉坛,再由厉坛一路去往山塘看会。
杜时笙三人各提了一食盒的清明团子,一边叫卖,一边凑着热闹。游行队伍
中,皆是祈福或还愿之人,身着各色服饰,扮作各样身份,皆为在神明面前获得赦免,以求平安。
杜时笙还未十分叫卖,便被一群孩子围住,家中长辈拗不过孩子撒娇,又是这样一个日子,怕孩子哭闹惹怒神明,便一一掏钱买了。拿了团子的孩子一边吃一边叫嚷好吃,在热闹的人群中一传十,十传百,还未到厉坛,杜时笙的团子便要卖光了。
她看了看食盒,只剩下最底层的团子,这是她单独为胡年,唐掌柜和陈记米粮铺子等一干经常合作的掌柜准备的。她便不再叫卖,安心随着人流一起向厉坛行去。
忽的人群中一阵骚动,杜时笙未及回头,便被人流推搡至一边,一时没站稳,差点摔倒。
却刚好被人一把扶住,杜时笙抬头一看,竟是相识之人,她面上难掩惊喜之色。
第20章
杜时笙在清明集会上差点摔倒,却被一熟人扶住,她定睛一看,竟是唐家铺子的唐娘子。
“杜娘子小心。”唐娘子关切道。
杜时笙谢过唐娘子,转头看去,只见八个身着黑袍,头戴罗刹面具之人,抬着一副黑色轿椅,椅上一红色喜服女子,以黑纱遮面,仅露出一双眼睛。那女子目光扫过杜时笙,似是满眼哀伤,直看得杜时笙微微心头一颤。
轿椅后跟着一众仆婢,皆身着红衣,撒着纸钱,口中念道:“神明在天,李氏罪女,以身赎罪,以为神赦。”
这一行人面无表情,每经一户人家,皆点燃香烛迎接,虽是身着华服,黑红相称,竟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森然,惹得周围游行百姓侧目而视。
“唐娘子,你可知这是作何?”杜时笙小声问道。
唐娘子凑至杜时笙耳边,说道:“据说这是凌王府为华岚郡主祈福的队伍。”
“那椅子上做的可是华岚郡主?”杜时笙好奇道,她穿越至今,还未见过高门贵女,也不知这郡主为何如此伤感。
唐娘子轻声笑道:“华岚郡主如何能亲自去厉坛,只不过是个替身罢了。郡主那样的金枝玉叶,怎可能去受这份苦。”
杜时笙又仔细瞧瞧那轿椅上的女子,果真见她身体微微颤抖,眼中含泪,手上脚上还似有枷锁缠住,在喜服下隐隐若现。也不知此刻她心内有多绝望,杜时笙心声怜悯,问道:“唐娘子,她这是要去厉坛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