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325)
这时,巧环提着一个布包裹,从外走了进来。
“谁送来的?”
杜时笙从床上起身,接过巧环手中的包裹。
巧环摇了摇头,说道:“王五哥开的门,可他说,门外却没人,只有这个包裹在。我捏着这包裹挺软的,也不重,里面也不知装了什么东西。”
杜时笙现在脑子乱的很,不想再猜了,直接开始拆包裹:“咱们打开瞧瞧便知道了。”
这包裹包的很是精细,足足包了三层,一层粗布,一层油纸,还有一层蚕丝布。似乎,那包包裹之人,极是在意包裹中之物,既怕被弄脏,又怕被雨淋。
打开最后一层时,杜时笙和巧环惊讶地对视一眼,以为自己看错了,竟然真的用一层蚕丝布包着!
这层月白色的蚕丝布下,是一件月白色团花暗纹的丝绸袍服,还有一根叠得整整齐齐的束腰。
“这丝绸可真好。”巧环摸着袍服的领口和胸前。
色泽光亮又顺滑细腻,的确是丝绸中,中上等的品质,便是在王府之时,巧环也没被赏过这样的丝绸衣裙。
“小娘子,这是有人送给魏郎君的吧!”
巧环看向杜时笙,猜测道。不过,她转瞬又摇头否定了自己的猜测:“若是要送给魏郎君,应是送到魏府,怎会送到咱们西院呢?”
杜时笙没回答,只将那袍服摊铺开来,细细查看着。
果然,当她二人看清了这袍服的大小时,惊讶对视道:“是孩童的衫子?”
“送小五儿的?”杜时笙的脑子总算是转了转。
“小五儿的生辰快到了!难道是阿婆托人送回来的?”巧环恍然大悟道。
杜时笙觑着丝绸袍服上水一样的光泽 ,摇了摇头:“干娘节俭惯了,定然不会给小五儿买这种中看不中用的衣衫。况且,前几日咱们还收到了干娘的信,信中也未曾提及此事。”
第191章
巧环觉得小娘子分析有理,奇怪道:“小娘子,那会是谁送给小五儿的?”
杜时笙瞧着那袍服,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猜测,对巧环道:“你先好生收起来。莫要给小五儿知晓,待他生辰时再拿出来给他。改日,我去问问韩记成衣铺子的柳娘子,这丝绸是哪里产的。”
“好,小娘子。”
巧环应下,将袍服仔细收好后,忽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小娘子,魏郎君说,昨日小娘子嚷着说要同他学练字,还要今日就学起。魏郎君近日公事有些繁忙,便让小娘子先临摹这几张菜单子吧。”
巧环说着,拿过一沓笺纸,交给杜时笙。
杜时笙定睛一看,那笺纸果真她精心收藏的,阿晏写的菜单子。
“练字?”
杜时笙呆了一呆,自然是想不起自己何时如此好学了。
巧环见过杜时笙的“真迹”,深觉小娘子此举甚是明智,十分支持魏修晏时不我待的教学理论。
于是,她认认真真地点头道:“魏郎君还说了,写字没甚么技巧,唯勤学苦练,手熟尔。还请小娘子今日把……把这几张都临摹两遍,明日……”
巧环说着说着,有些不自信了。
虽说写字的确要多加练习,但这么厚一沓菜单子,临摹两遍,会不会有些太多了?
“明日如何?”杜时笙抿起了唇角。
“明日,魏郎君再来检查……”巧环小声答道。
杜时笙接过菜单子,“啪”地一声拍在桌上。
亏得方才她还对自己昨日借酒行凶抱歉,现在,她只对阿晏的脖颈儿抱歉了。对他?完全没有歉意了!
翌日,小馆里不甚忙碌时,杜时笙一边气鼓鼓地临摹着菜单子,一边腹诽,亏得自己还以为魏某人是因着专一执着有担当,一直对指腹为婚的小青梅念念不忘。现下看来,他明明是凭本事单身的!
“杜娘子,小馆昨日怎的没开门?可是家中有事?”
这时,霍加洪亮的嗓音响了起来。
杜时笙见到霍加,立时放下了笔,笑吟吟地上前迎接去了。
“昨日忽然有些头痛,又刚巧谢府家宴的酬金也送到了,儿想着,就让他们两个也一同休息一日。”杜时笙笑答道。
“杜娘子可当真是通透开明,不为物役,我霍加自愧不如!”霍加摇头叹道。
杜时笙一怔,打量了一眼红光满面的霍加,心道,哟,这汉语进步的倒是很快。
霍加挑了挑眉,面上露出几分得意。
他二人合伙的冰饮铺子和甜品铺子生意很是不错,虽开在夷和坊,但也有许多汉人从各处赶来,特地找上门去品尝。霍加为此专门请了一位先生,每日在打烊之后,为铺中的厨娘们讲说汉语和汉人礼节。自己也在一旁认真听了几日,记了一个小本本,自觉汉话水平提升许多。
阿依几人见了,都感叹阿兄终于不再愁眉苦脸,又似从前一般积极乐观了。
可惜,杜娘子却已经有了心悦之人,否则,她们倒是想有这样一位汉人阿嫂。
“这些日子,甜品铺子和冰饮铺子生意可还好?”杜时笙笑着为霍加倒了一杯桃汁。
“自然,好得不得了!”霍加接过冰凉凉的桃汁,面上难掩喜色,“我今日前来,便是同娘子商量,要到七月初七了,各家各户这都在准备巧果,咱们要不要推个新鲜的甜品?再者,那一日小娘子们都会出门,人多得紧。到时,我让几个厨娘带着食盒往人多的地方去售卖,定然是个好商机。”
“好主意!”
杜时笙抚掌,心道,霍加这样的合作伙伴,既能嗅到商机,还有足够的人手和财力,真是要好生珍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