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329)
魏修晏抬眸,看向檐廊上的悠悠晴空,似是穿透了几十年的光阴,看见了那时众人的风采。
“杜先洵临死之时,仍旧念着那日林相在官学中所讲,士之立心,当以道义为先。为人臣之道义,便是忠君爱民。他遵循了心中之道,却也付出了性命。水患之时,时疫猖獗,杜先洵在染疫村落救治百姓时,染了疫。楚三娘和他们的独女杜时笙,也不幸染疫,只是先帝降罪之时,她们还未曾发病。”
“她们,是如何换出沈阿婶和阿蓉的?”黎元旭已猜到什么,神情中难掩哀伤。
“当年,凌王虽是突然发难,但废太子的旧部,也曾冒死给林阿叔送了信去。那一日,正是阿蓉的生辰,林家依旧为阿蓉办了生辰宴。然废太子已死,朝中众臣自然对林家避之唯恐不及。所去之人寥寥,然枫亭水榭,流杯曲沼,林家依旧请了胡姬奏乐助兴。”
“是林阿叔的性子。不畏人言,不以物喜。”黎元旭扯了扯唇角,笑得悲凉。
“当日宴毕,金吾卫曾在曲池坊见过一辆马车,其上载着两名胡姬,并其装着乐器的木箱。你可知,这两名胡姬,持的是哪位贵人的牌子?”
魏修晏收回目光,转身直视着黎元旭。
“是谁?”黎元旭握紧了木椅的扶手,关节处已是微微泛白。
“是秦王府的腰牌。”魏修晏淡淡道。
“是圣人,竟然是圣人……”
黎元旭呆呆地看着眼前那杯,已不再冒着热气的茶杯,眸中满是惊诧。
圣人一直都知道林家是被冤枉的,他还是晋王之时,曾冒险出手救沈阿婶和阿蓉。可他成为圣人之后,却不肯让林家翻案。
何其可笑,又何其可悲。
黎元旭冷笑一声,仰头喝掉了面前的那一杯冷茶。
魏修晏却波澜不惊,继续道:“当年杜先洵的案子,由大理寺一手办理。可楚三娘和杜时笙染时疫之事,大理寺的卷宗上,却未着一笔。”
“宋阿叔……”黎元旭更加震惊。
当年,宋阿叔正是大理寺少卿。
“不错,宋阿叔也参与其中。两名胡姬,正是将载着沈阿婶同阿蓉的木箱,交给了宋阿叔的亲信。”
“是宋阿叔告诉你这些的?”黎元旭凝眸问道。
魏修晏摇了摇头,缓步踱回桌边,拿起腰间的泥塑小兔,看了半晌,淡淡道:“我是无意间查到了当年的胡姬,其中一个,正是小五儿的阿娘。沈阿婶曾对她有救命之恩,她投桃报李,以命相助。其后,凌王也曾有过怀疑,命人暗中追查当年的两名胡姬。幸而她得柳娘子相助,一直躲在蜀地一带山上为其养蚕。我也是找到了柳娘子,方才逐渐查到当年真相。现下,这名胡姬已暗中回了京城。”
一切,都是命数使然。
沈阿婶的无心之举,为阿蓉结了善缘。阿蓉兜兜转转,又在照顾那名胡姬的孩儿。
“你要将此事彻底掀开?”黎元旭沉声问道。
一丝光晕在魏修晏眸中闪过,似是暗夜的流星,明亮却又转瞬即逝。
“对。在此之前,我不想将此事告知阿蓉。她若不记得,那我便只是魏修晏,可她若是知晓了一切,我便不只是魏修晏,还是阿耶的儿子。”
“这就是你的私心?”黎元旭上下打量了魏修晏一番,略带疑惑,“可这又如何?你二人本就是有婚约在身,说开了,岂不是就没有误会了?”
魏修晏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神情闪过一丝古怪:“沈阿婶同阿蓉虽为宋阿叔所救,可她二人出宫后,沈阿婶却从未与宋阿叔联络过,你可知为何?”
“为何?”
“儿时,阿蓉曾偷偷带我去沈阿婶的书房,她说那有两个娃娃她很喜欢,但是阿娘却不肯给任何人看。那是一对寻常的湖窑陶土娃娃,脚上写了两个名字。”
“谁的名字?”黎元旭隐隐猜到了什么,却又不敢深想。
“一个是务观,一个是玉蘅。”魏修晏的面上,闪现过一丝柔和之色。
“宋阿叔同沈阿婶……不
是义兄妹吗?”
黎元旭星目圆睁,呆呆地瞧着魏修晏。
**
清欢小馆中,谢冰雁带着婢子丝桐,来找杜时笙了。
“前日,魏少卿去看你了吧?”谢冰雁对杜时笙眨了眨眼。
“嗯。”
杜时笙点了点头,脑中却在想着霍加的话。
阿晏去烟花之地?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看来,你二人进展很快嘛!”谢冰雁意味深长地笑着,“从前,阿娘说,凡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还不大懂得。现下,却是明白了。”
若是她也能似杜娘子这般眼疾手快,几年前同窗读书时,便一举将哲明哥哥拿下,哪还有后面这些破事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杜时笙又被谢冰雁的话震撼到。
“杜娘子,你不知晓。现下,朝中那些老家伙,都在说魏少卿流连烟花之地,幸好没将女儿嫁进魏家。”谢冰雁一边眉飞色舞地说着,一边笑道,“我瞧啊,他们定然是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杜娘子这招釜底抽薪,当真是妙!”
说完,她还拿起帕子,对着雪白的颈子擦了又擦,顽皮地冲杜时笙眨着眼。
杜时笙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酒后行凶,连累了阿晏。
她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魏修晏被一众古板守旧的老臣指指点点的情景,不禁面上一红,心中又涌上一阵愧疚。
不过,谢冰雁这些新鲜词汇,到底是怎么回事?
“谢娘子,你方才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杜时笙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