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37)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石子的声音穆七二人警惕起来,他们朝这边走来,口中问道:“谁在那里?”

杜时笙赶紧躲在旁边另一石柱之后,不敢再动。那二人脚步声渐近,杜时笙只听得自己心跳之声,砰砰乱响,一颗心似是要冲出胸膛一般。

就在那二人马上要发现杜时笙之时,只听得一个熟悉的清润之声响起:“大理寺例行视察,你二人可是一直守在此处?”

魏修晏缓缓从黑暗之处走出,站在穆七二人面前。不仅唬得穆七二人一跳,也吓得黑暗中的杜时笙花容失色,不知他已经静悄悄站在那里多久了,有没有看见自己方才偷偷给巧环水喝。杜时笙悄悄侧头望去,只能看见他的青绿袍服和乌靴,也不知他面上是何神色。

穆七二人自是识得魏修晏,见他面沉如水,眸中闪过一丝冰冷之意,只道他发现了他们擅离职守之事,吓得忙躬身行礼,道:“我二人一直执守此处,方才听到声音,还道是有贼子来偷祭品,原来是魏寺正巡查。小的不扰寺正办事。”

魏修晏缓缓在厉坛之上走了几步,只见巧环煞白了一张脸,瑟瑟发抖的看着自己,心下颇为不忍,走上前去,躬身将巧环口中的木梨取下,朗声道:“既是祈福,需得祷念救苦宝诰才是,口中塞着木梨,就不怕被神明降罪吗?”

穆七二人忙点头称是。

“今夜你二人仔细看守着,大理寺的人很快便到,若是有什么闪失,自去大理寺报道!”魏修晏面无表情道。

穆七二人听他语气肃然,心知定是有事发生,脊背不进发凉,赶忙下了厉坛,自去坛下二人打地铺之处拿起家伙,打起十二分精神,在厉坛下执守。

魏修晏见他二人离去,从地上默默拾起一物,转身走下厉坛。

经过杜时笙藏身之处时,他轻咳一声,不做停留,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杜时笙趁着这三人离开之际,忙悄悄沿着石柱后面一路疾走,待到走至再也瞧不见厉坛的烛火,一颗心总算是回了胸膛之中。若不是魏修晏来这一遭,穆七二人定然就发现自己了。杜时笙回想起方才魏修晏轻咳那一声,心内打鼓,总觉得他是有意为之,再想起他方才让巧环念救苦宝诰,给巧环拿下木梨,似是……也在暗中相助?

思及此处,杜时笙只觉得魏修晏似也不是那般高高在上的疏离之气,竟是一个怀瑾握瑜的人物,

看来小五儿的一腔崇拜,也不算错付。

只是巧环……杜时笙抬头看了看月晕,长长叹了口气,只盼这雨快点下来,巧环便不用再受这罪了。

杜时笙一路走一路胡思乱想着,路上见一队人马正往厉坛方向疾行,急忙让道躲在一旁,心中疑惑,这情形似是有事发生?

但见夜色越发深浓,杜时笙也来不及细想,急忙往家赶去。

幸而今日没有宵禁,待她回到家中,已是亥时。小五儿玩闹一天,兴奋至极,正拉着孙阿婆讲述清明游行和灯会之事,见杜时笙回来,又缠着她算今日团子收益。

杜时笙不打算今晚之事讲与孙阿婆二人,免得他们平白担心。

待三人笑闹一场后,各自回房去睡下。谁知,杜时笙翻遍荷包也找不见灯市买的泥兔子,又急又躁,却怎样也想不出是在何处遗失。只得盼着明日再去荣康坊瞧瞧那商贩是否还在,央他再做一个小兔。

杜时笙好生可惜,一直想着此事,翻来覆去,直至子时方睡下,此处按下不提。

却说这边厢,魏修晏从厉坛直奔大理寺,此时,大理寺衙门正灯火通明,大理寺卿杨文御亲自坐堂,审理荣康坊所抓犯人。

杨文御见魏修晏也来到堂上,便示意他坐在一旁一同审案。此时,堂上已有门下侍郎和御史中丞在侧。魏修晏从二人面前走过,面无表情地坐在一旁。

待魏修晏落座,杨文御便接着审道:“嫌犯姓甚名谁?你可认得本案死者?”

负责记录的书吏一愣,叹了口气,嫌犯刚刚报过名字叫“葛萨”,杨寺卿怎的又问一遍。果真是老了,年逾花甲,这记性不如从前了,幸而魏寺正回来,否则,这案子不得审到明日去?书吏腹诽,但仍是老老实实逐字记录。

那嫌犯高壮身躯,跪在那处都如座小山一般,此时正满面狐疑委屈,此人正是杜时笙的新朋友葛萨。

一个小吏掀开地上死者身上遮盖的白布,示意葛萨仔细看看。葛萨胆战心惊望去,只见那死者面色惨白,脖颈之处有一寸余伤口,血肉模糊,血浆迸溅到身上及面上,十分可怖。吓得葛萨咧嘴扭头,摆着戴着镣铐的双手,道:“不识得!不识得!”

“今日你可是在荣康坊摆摊售卖羊肉?”杨文御顿时面色沉下来。

葛萨点点头,如实答道:“是,小人今日晨时便到了荣康坊,直至酉时方卖完肉串,欲返回家中……”

“有人见到你二人于申时争吵,你如何说不识得此人?”杨文御厉声问道。

葛萨张着一张嘴,呆楞片刻,又极不情愿往那尸身面上瞧了瞧,然后,点点头道:“小人确是与人争吵过,今日小人卖了一天羊肉,路过之人都是看得多买的少,小人又累又烦闷。恰巧有位郎君来了摊子,又说羊肉不新鲜,又说小人说话粗俗,小人气不过便与他吵上几句。但那时小人一边正自烤着肉串,也未仔细看那郎君是张三还是李四,自是不大记得住。方才杨公提醒,小人才想去确有此事,仔细看起来,确实与那位郎君有些相似,那位郎君便也是穿青紫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