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65)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魏修晏也尝了尝三勒浆,眸光闪动,对杜时笙道:“杜娘子可知三勒浆是哪三勒?”

“三勒者,谓庵摩勒、毗梨勒、诃梨勒。儿只是在书上看过,却并不知为何是这三勒。”

杜时笙心道,若是再问便要露馅了。

“杜娘子当真见识广博,竟于番邦吃食也如数家珍,可见家学渊源甚广,某今日受教了。”

魏修晏举起三勒浆,意味深长地敬了杜时笙一杯。

此时三勒浆刚刚传入本朝,并未广为流传。此前,魏修晏也仅是喝过御赐的三勒浆,倒是幼时,听沈阿婶说起过三勒浆。

沈阿婶精通梵语,在梵文书中读过三勒浆,还曾给他和阿蓉也讲过此酒。现下杜娘子却也知此酒,不知是巧合还是……

这反倒让他的怀疑,愈发强烈起来。

杜时笙见他眸中之光似意味不明,不知他是何意,只得举起酒杯与之轻轻相碰,却并不作答。

幸而葛萨酒劲已有些上来,撕下一只羊腿,大口吃着,说道:“管他什么勒,咱们只管喝便是!今日我们一同过节,便是一家人,不要说外话才是。”

杜时笙也想借机岔开话题,掩唇笑道:“那儿今日便不见外,葛萨可否将庭中薄荷草给儿几株?这可是个稀罕物,你可舍得?”

“这有何舍不得,薄荷有水便可活。小娘子莫说几株,就是将我这院子里的薄荷都割了,葛萨也是舍得,因为明日多浇些水,那薄荷便又发芽了。哈哈……”

葛萨说完,便将羊腿放置在盘中,去了庭中割薄荷草。

“杜娘子于食材烹饪十分精通,又善丹青之技,某唐突问过,小娘子技艺师从何人?”

见只剩自己和杜时笙,魏修晏一边吃了块羊肉,一边自自然然地问道。

“儿的阿娘略懂丹青,自幼常指点儿一二,至于烹饪,喜爱美食之人,便都爱捣鼓食谱,想到什么便总想摩拳擦掌试一试罢了。”

杜时笙说完,觑了魏修晏一眼,只觉他眼中似是一亮,待定睛一看,又不见任何异常。

难不成,这是职业病?今晚,杜时笙总觉得魏修晏看自己的眼神中总有打量之意。

好在杜时笙也不算说谎,记忆中,阿娘确实善画。年幼之时,阿娘时常在园中亭内画那些画画草草,只是,不是素描而已。

“敢问令堂贵姓?”魏修晏看似不经意地追问道。

杜时笙摇摇头,微微一笑。

魏修晏表情微微一怔,嘴角紧抿,正欲说话,却被葛萨打断。

“杜娘子为何犯难?阿娘姓什么有何不能相告?”

葛萨拿了薄荷回来,好奇问道。他虽于汉人礼节甚是不通,但却也知道女子姓氏没什么打紧,是可以告知的,所以奇怪杜时笙为何不说。

杜时笙嗅了嗅薄荷香气,轻道:“儿只是记不得了。”

话音一落,其余二人皆是一惊。

杜时笙坦然一笑,说道:“儿来京城之时,曾大病一场,幸得孙阿婆一家相助。现下病已好了,但许多过往之事却不记得了。”

“这……”葛萨一时语塞,求助地望向魏修晏。

魏修晏持着酒杯的手指不自觉攥紧,指节都已微微发白,但却仍面不改色说道:“某倒是有相熟的御医,杜娘子若是需要,某可引荐一位与你。”

杜时笙摇摇头,轻啜一口三勒浆,平静道:“儿多谢魏郎君好意。这些时日,儿经常会梦见幼时与阿娘相处之事,虽是零星的记忆,但桩桩件件,儿都能如数家珍。比之从前,更觉回忆的珍贵。”

魏修晏一边听着,一边垂眸看着手中的酒杯,如石像般肃穆。

第41章

杜时笙顿了顿,继续道:“若是儿囿于对过往的寻找和追忆中,执念于此,虚度光阴,怕是已过世的阿耶和阿娘也不愿见的。念念而不念于念,儿现下也已想通,父母之缘是几世修来的缘分,必不会就此而断。不妨顺其自然,珍惜现下,诗酒趁年华。权当作,为阿耶和阿娘享受这盛世繁华。”

“好!小娘子说得好!”

葛萨听完,大声叫好。

他鼻头眼圈皆发红,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酒,长叹一声:“小娘子说得好!我就算没病过,也许多年未曾回忆起幼时之事了,阿娘的样子似是许多年未曾回想过。小娘子的阿耶阿娘泉下有知,必会高兴得紧。”

诗酒趁年华,魏修晏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酒杯,此时也默默喝了一杯酒。

父母双亡,孤身一人来到京城,经营食肆又遭人算计。想来杜娘子是经历了许多困苦,以致她年纪轻轻,便生出了老庄思想。

见她此刻活的是如此通透豁达,魏修晏又觉得,似乎杜家那些前尘往事,她不知也是好事。

那林

家呢?魏修晏拿着酒杯的手不自觉攥紧了些。

一个活得如此艰难的小娘子,都这般无困无忧,无念无惧,自己为何却仍是放不下那些过往。

魏修晏轻轻叹了口气,看着杜时笙言笑晏晏的模样,他漆黑的眸子闪了几瞬,心中的执念又似比平日更强烈。

但见气氛一时有些低沉,杜时笙便想岔开话题。

一阵清风拂来,被葛萨割下的薄荷香气丝丝袅袅,杜时笙不由赞道。

“这薄荷真香,闻之便使人脑清目明,多谢葛萨慷慨相赠。”

“哈哈,杜娘子不必说外话,若是想要,随时来取便是。”

葛萨谢杜时笙还来不及,如何会在意这点薄荷,说完他又搔搔头,问道,“杜娘子要这薄荷做什么?”

“天气渐热,儿想调制些夏天的清凉饮子,正愁用何物调制更能解暑,这薄荷正是最佳配方。”杜时笙笑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