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68)
厉坛之上,他捡到的那只,想来就是杜时笙遗失的。那匠人的话,犹在耳边:“缘也,命也!”
这个像极了阿蓉的杜娘子,到底是巧合,还是,恰逢故人归的缘分……
魏修晏双眸闪了几瞬,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淡然。
可在杜时笙看来,却又觉这淡然背后似是藏着某种炽热浓烈的情绪,让她看了心猿意马起来。
杜时笙垂下眼帘,脸颊微红,不敢再看魏修晏。
“你二人躲在此处做甚,怎的不来喝酒?”
葛萨已有些步履虚浮,但却是发自心底的畅快欢喜,拿着酒杯,过来寻他二人。
葛萨的话,令杜时笙原本一片绯红的面颊变作酱紫。这说的,好似他二人有何不能言说的私情一般……
魏修晏却从从容容接过酒杯,唇角上扬,一改先前的犹豫,将杯中和之酒一饮而尽。
“畅快!”葛萨喜道。
魏修晏似是心情极好,又与葛萨畅饮几杯,杜时笙看得呆住,忍不住开口劝二人点到为止。
一时鼓声响起,杜时笙方觉时辰已晚,需得赶在坊门关闭前回去才是。
此时葛萨酒劲上来,已是口齿不清,站立不稳,她正自发愁如何送他回去,却见希文来此扶住葛萨。
“二位莫要担心,他便交给我吧。”希文将葛萨扶走。
想起他二人跳舞的情形,想来相熟,杜时笙也就放下心来。
正欲与魏修晏道别,却见他眼神迷离,一脸醉酒之状。
“魏郎君?”杜时笙试探叫了他一声。
魏修晏缓缓点头,却有些站立不稳,想来是酒量不佳,已然醉了。
既是酒量不佳,为何方才还与葛萨那般豪饮?现下,需得先送他回家了。杜时笙无奈摇摇头,四处看看,只得找来那个辛巴族男子,求他帮忙找一辆马车。
那男子将魏修晏扶上马车,又对杜时笙笑眯眯的说:“小娘子改日再来喝酒。”
杜时笙点头道谢,与他道别,上了马车。
魏修晏此时已经头倚车厢,似昏昏睡去。
杜时笙叫了几声“魏郎君”,见他没有反应,只得叫车夫先去大理寺。
她并不知魏修晏家住何处,只能先将他送至大理寺了,想来,那里夜里应有人当值。
车夫一扬鞭,马车便疾驰而去。
车内只有魏修晏和杜时笙二人,随着马车的颠簸,他身上的墨竹香气若有若无地向杜时笙飘来。
杜时笙看着他熟睡之时仍笔挺的腰杆,刀刻似的侧颜,叹道,久立而挺,久坐而直,是为君子。魏郎君酒后仍保持仪姿,不愧为城中闺秀的梦中情郎,当真是老天赏饭吃啊!
然而此时,魏修晏却忽的张开眼睛,墨色的眸子因酒气上涌而蒙上一层水雾,迷离氤氲,再加之面上两片酡红之色,使他平日清冷之感全无。
见他这般模样,杜时笙竟觉得他此刻瞧着有些……诱人?
杜时笙摇摇头,暗骂自己没有出息,见一次美男醉酒就能如此胡思乱想,简直是对魏郎君这种正人君子的亵渎。
正在她忙着自我反省,耳根泛红之时,魏修晏忽地凑到她身旁,眸光闪烁,如朗月星辰般定定地看着她,缓缓向她额头伸出手来,似要帮她拂开额前发丝一般。
“魏郎君……”杜时笙杏眼圆睁,心跳如鼓。
难不成他要酒后行凶?没想到魏郎君谪仙一般的人物竟也抵挡不住酒色财气吗?
就在他指尖将要触及杜时笙发丝之时,魏修晏的手臂陡然落下,一张俊脸面随着身子直直向杜时笙倾倒过来。
唬得杜时笙慌忙躲闪至另一侧,掩唇低呼:“哎呦!”
魏修晏“咚”地一下,栽在了马车内的长椅之上,动弹不得。
杜时笙试探着凑上前来,发现魏修晏趴在长
椅上,呼吸绵长,正自酣睡。刚被赞过君子仪姿的魏郎君,方才是醉梦中乍醒,现下又趴在椅子上不省人事。
这种反差萌,若是城中的小娘子们瞧见,怕是恨不得立时便要嫁进魏家才是吧。在脑海中杜撰着这种场景,杜时笙不禁笑出了声。
车夫听见马车厢内的声响,又听见小娘子“咯咯”的娇笑,无奈地摇摇头,现下的小郎君和小娘子啊……
到了大理寺,杜时笙掀开帘子望了望大理寺庄严的大门,心内又犹豫起来。
魏郎君醉成这般,若是叫下属瞧见了,平日里威严肃穆的形象必是荡然无存了。可若不送他去大理寺,难不成要带他回孙阿婆的宅子吗?若是被街坊四邻瞧见,自己就算满身是嘴,怕是也说不清了……
不敢让车夫等候太久,杜时笙几番挣扎,终是让车夫掉头去了永和坊。
想起魏修晏那日暗中帮助巧环,又帮葛萨洗冤脱罪,想来是个公正严明的好官。既是好官,作为百姓,自是要尽心尽力回护。这样想来,杜时笙便觉得,自己将魏郎君带回永和坊,是身为城中良民的须尽之责了。
车夫点头微笑,不自觉哼着小曲,心道,这小郎君和小娘子想通了便好,一起尽快回家才是正理,闹什么别扭要去大理寺这种地方。
第43章
却说杜时笙去葛萨处赴约,与葛萨和魏修晏一起吃炙羊肉,喝葡萄酒,直至很晚也未回家。
孙阿婆和巧环在家中,焦急地等待着她。
终于,在坊门关闭前,孙阿婆和巧环迎回了杜时笙。
只是,杜时笙下了马车后,竟叫车夫帮忙从马车中又扶出一位酩酊大醉的郎君!
她二人万般错愕地扶过那郎君,巧环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