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70)
一升青花椒研碎,配上十升猪油,文火煎制,味道刚刚好。杜时笙闻着椒麻油,又想起了阿娘温柔的笑靥,唇角不禁微微上扬。
待槐叶面过了冷水之后,杜时笙将煎熟的椒麻油浇拌其中,花椒的清新配上猪油的焦香,撒在碧绿的槐叶面上,冷淘便制成了。
“姑姑,你在做什么朝食,竟这么香!”
小五儿不知何时起了床,被香气吸
引过来,见是冷淘,又闻了一闻,好奇道:“原来是冷淘,怎的与阿婆做的味道不一样?”
杜时笙冲他眨了眨眼,故作神秘道:“因为我有独家秘方呀!”
“是什么秘方呀,快说与我听吧,姑姑……”
杜时笙将盛放冷淘的碗举起,偏不叫小五儿够到,小五儿便围着她,像一只小野雉一般蹦蹦跳跳。杜时笙一边躲闪,一边端着冷淘向厅堂走去。
“小娘子,小心门槛。”巧环看着二人说说闹闹,生怕摔着自己小娘子,忙上前接过冷淘碗。
“杜……杜娘子早。”魏修晏不知何时,立于厅堂前,见到三人,脸颊一片绯红。
孙阿婆和巧环见状,急忙回避了去。
昨日在丹心楼,与葛萨痛饮了几杯,怎奈酒劲上来抵挡不住,而后发生什么,便都不记得了……今日一早醒来,见到在一小娘子的房中,方才知是杜时笙将自己带回宅中安置。
一时间,魏修晏自是十分羞赧惭愧。若不是昨日那恰逢故人归的喜悦,让他忘乎所以,怎会作出如此出格丢脸的事情。
杜时笙见他尴尬地立在那里,一身胡服,朗目舒眉低垂,满面通红,下巴泛着一片青色,竟有一种宿醉之后的……凌乱之美?
杜时笙思及此处,吓了一跳,自己昨日的酒竟还没有醒么?满脑子都在想什么?
“快些吃冷淘吧,放久了便不好吃了。”杜时笙赶忙转移视线,将冷淘放置在桌上,招呼魏修晏一起吃朝食。
魏修晏此刻虽是窘迫,却也知道,若立时就走,怕是有失礼数,况且此刻确实腹中饥饿,不如就此吃上一顿,回府后再让钟伯送些谢礼过来便是。
想通之后,魏修晏又恢复了往日的从容,谦和有礼地落座吃饭。其余几人为了避嫌,则去了厨房单独吃饭,只留他与杜时笙在此。
虽然小五儿反复求情,孙阿婆却仍是拉着他一同去了厨房。累得他只能一边吃着冷淘,一边往厅堂处张望。
“魏郎君,除去平日的普通酱料,这还有香菇猪肉酱,若是吃得惯,便可尝尝。”杜时笙见魏修晏瞧着几罐酱料不知如何选择,便将香菇猪肉酱向他推了推。
香菇猪肉酱配上冷淘,最是相配。杜时笙心道,钟管事口中那个不爱吃青菜的阿郎,都已被这神仙酱料征服,前几日又定制了二十罐。
“多谢杜娘子。”
只见杜时笙与魏修晏言笑晏晏,吃得甚是开心,急得他恨不能走上前去听一听,魏郎君到底说了什么话。
第44章
却说吃槐叶冷淘时,杜时笙给魏修晏推荐香菇酱。
魏修晏看到香菇酱后,微一挑眉,果真便是钟叔买的香菇酱,色香味皆是一模一样。自吃过一次这香菇酱,魏修晏日日都离不开,哪怕是喝粟米粥,也要配上一勺子香菇酱才行,累得钟叔立即便来烦杜时笙再做二十罐酱料,卖与魏府。
魏修晏舀了一勺香菇酱在碗中,腹内已打鼓数次,闻着槐叶面的清香,他便迫不及待挑了几根碧绿的面条放入口中,椒麻油的香味立时弥漫于唇齿之间。
魏修晏忽然怔住,白皙修长的手指握紧了碗筷,眉心不自觉紧蹙。
半晌,他缓缓问道:“杜娘子,敢问冷淘中加了何种调料,味道竟如此特别?”
杜时笙微微一笑,解释道:“儿加了现煎的椒麻油。”
“焱城并不流行椒麻油,杜娘子如何想到这种做法?”魏修晏问道,言语之中,竟有些急切。
杜时笙没想到魏修晏竟于吃食之上如此执着,只好答道:“儿幼时,阿娘常做此面,儿今日只是学着阿娘的法子做来尝尝。魏郎君,可是味道吃不惯?儿给郎君另盛一碗。”
说完,杜时笙便要去盛,却听魏修晏说道:“无妨,杜娘子。某只是想起,某一位阿婶曾经常制椒麻油浇拌冷淘,而今,已是许多年未曾再吃过此味了。是以,方才吃了之后,着实有些惊讶。”
“既是故人之味,那魏郎君便多吃一些。”杜时笙笑眯眯地说道。
昨日的琉璃兔子灯,今日的椒麻油冷淘,皆是故人之事。看来,这魏郎君并不似面上那般冷漠,竟是个念旧重情之人啊。杜时笙瞧着魏修晏吃冷淘,心中思忖着,不由面上笑意渐生。
魏修晏吃了两口之后,看杜时笙一直微笑的看着自己,便也回看杜时笙,挑挑眉问道:“杜娘子不吃吗?”
四目相接,杜时笙这才发觉自己的失礼,急忙拿起木箸和碗,面色微红,说道:“儿……也吃,也吃。”
她眼角的余光瞥见,魏修晏端着碗瞧着自己,平日白皙冷峻的面上,渐渐浮现出了笑意,似日出的霞光绽放,温暖灼人。
吃到了美食,竟这般开心吗?如此看来,魏郎君也是个十足的吃货啊!
杜时笙心内对阿娘的冷淘又重新定义一番,不仅是儿时的味道,竟还能俘获魏郎君这种世家子的味蕾!日后,必要在食肆中将其发扬光大。
饭后,报晓鼓已响了几遭,魏修晏还须上值,便准备与杜时笙告别。
正欲离开,魏修晏猛然想起,此前杜时笙说起的梵文佛经,便停下脚步,问道:“杜娘子,某还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