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88)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谁知,还未等到杜时笙去官府,便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事情。不仅张家颜面扫地,张六郎下了大狱,阿泰还从张家解脱出来。

到底是何人助了杜时笙一臂之力?

原来,第二日,孙阿婆便执意要与杜时笙和巧环一起去食肆。

杜时笙知她惦念自己再受欺负,只得由她。到了铺中,孙阿婆凡事皆抢在杜时笙前去料理,除了厨房做菜烹调之外,杜时笙竟一时找不到活干。

见距午市还有一段时辰,杜时笙便抽空去了趟翰苍坊。

杜时笙走至迟云书肆门前,只见书肆门口的枣树,已开始开花,树枝郁郁葱葱,在书肆木门之上投下斑驳光影。书肆的门面自成一派静雅祥和的气氛,与其他店铺,迥然不同。

一如何青的性子一般。

书肆之内,仍旧如平日般清幽,何青正自在院中石桌旁挥墨书写。

杜时笙轻轻敲了敲门,何青闻声抬起头来,见是杜时笙,笑容便自唇角漾开来。

“杜娘子来了?”

他放下笔杆,上前相迎,到了杜时笙面前,却又不知自己为何要来相迎,只得搔搔额角,尴尬笑笑。

“何郎君在写文章?”杜时笙笑问。

何青看了看桌山上的纸笔,笑了笑,不置可否。

杜时笙又瞧了瞧这别致的小院,目光被屏风旁放置的花瓶吸引,天青色的花瓶,色泽青翠华滋,素雅自然,却极有质感,让人挪不开视线。

“这瓷瓶好生漂亮!儿此前倒从未注意,今日一进院中,便被它夺了目光。”

何青顺着她的视线瞧了瞧,笑道:“这是老家的汝瓷,前几日有族人来京,顺带捎了一只给某。杜娘子若是喜欢,某便送给娘子。”

杜时笙连忙摇头道:“既是何郎君家乡之物,必是拿来当作念想的,儿怎可夺人所爱。只是不知这汝瓷是何处所产?儿怎的未听人说起过。”

“汝瓷是秦州所产。”何青笑道。

秦州?杜时笙微微一怔,何青竟是秦州人?

第55章

“汝瓷是秦州所产,只是现下烧制成品不多,仅能烧制花瓶等日常所用,所以杜娘子未曾听说过。”何青接着解释道。

见杜时笙似是若有所思,他又问道:“杜娘子,去过秦州?”

杜时笙回过神来,笑道:“儿的家乡也是秦州。”

“原来如此,杜娘子见笑了,某方才在娘子面前班门弄斧了。”何青喜道,“这样算来,某与杜娘子也是同乡了!那今日这汝瓷花瓶,必要送给杜娘才好。”

杜时笙含混答道:“儿许多年未回秦州了,家乡的风土人情,皆已记不大清了。”

何青听闻,赶紧邀了杜时笙坐下,倒了一杯茶与她,笑道:“杜娘子不妨再尝尝这淮南茶,是不是家乡之味?”

杜时笙啜了一口,果然色味香具美,茶韵萦绕,绵长不绝。

“好茶!果真比那些……那些……”

杜时笙终于喝到了心心念念的茶味,一时激动,有些失言了。

不想,何青却温和一笑,说道:“杜娘子是不是想说,比那些茶粥 ,可是要好上许多?”

本朝的茶汤,是葱、姜、蒜、桂皮、八角和其他香辛料等,杜时笙一直喝不惯。每次闻到,她都觉得,若是放几个鸡蛋下去,定会煮出很好吃的茶叶蛋来。

只恨这朝代没有一个陆羽!杜时笙时常腹诽。

只是,她不敢直言说出,毕竟这是大稷朝世代的口味,即便是重口味,大稷朝的子民也早就腌入味了吧……

没想到,今日,何青竟抢先说了出来。

二人相视,皆忍不住笑了起来。

杜时笙有一种生逢知己的惊喜,笑道:“何郎君所言极是。儿也觉得,那茶汤叫茶粥确实更为形象。”

何青也笑道:“某也喝不大惯,在秦州老家,有不少人喜欢喝淮南茶,某觉得,这淮南茶味道更为清雅些。”

“茶色清淡,味道却是余音绕梁,秦州的茶叶与汝瓷一样好。”杜时笙又啜了一口淮南茶,称赞道。

何青听了,眉眼带笑,说道:“秦州风物,在大稷不算出众,但却受到不少清客追捧。而最受众人称道的,是秦州好山水,秦州女郎也是蕙质兰心。现下看来,果然是没错的。”

他说的真诚坦荡,是由衷的赞美,杜时笙听了,不觉唐突,反而笑道:“如此看来,儿以后需以秦州女郎自居了。”

何青知她是在玩笑,便说道:“某年幼之时,邻家楚氏有一三岁的女孩。她家在京城,曾随母亲客居在楚氏月余,也说过同样的话。她道,自己虽是京城而来,但却是秦州女,将来她也要与郎婿这般说。”

何青本是想起这件往事,觉得三岁孩童稚语有趣,但不想说完,便后悔了。好似在说,杜娘子与自己如此说,也是这个因由一般……

他本就对杜时笙颇有好感,现下这情形,不禁面上一红,不再言语……

杜时笙却并意识到他话中之意,只觉脑中轰然一响,秦州楚氏,莫不是阿娘族人?

他的名字也叫何青,难不成,他便是梦中的小男孩和清?那个家住京城的小女孩,竟是是自己吗?

见杜时笙蹙眉不语,何青只道她恼自己失言,更是局促不安,白皙的耳根和脖颈都泛起了红晕……

“杜娘子……”何青忍不住开口,方要道歉。

却见杜时笙回过神来,笑道:“何郎君,儿今日,原是有事要上门求教。”

她现下毕竟是罪臣之女,既然不能笃定何青便是幼时的玩伴,还是不要贸然相认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