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的冬日狂恋交响曲(103)
许愿轻声解释:“下午来不了,我下午要去新闻社报道,今天是第一天,所以只能晚上来陪你。”
隋卞的眼睛眨了眨。
许愿尝试着轻轻地碰了碰他的手,叮嘱他:“还有一盒没打开的饭在那里,想吃的话就自己吃一点,不想吃也就不勉强了。我先走了,晚上见,行么?”
隋卞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而许愿注意到,他没有再甩开她。
她将门缓缓带上,下楼碰到于鲸,和她打了招呼,要来了隋卞的手机号。于鲸给了她一把钥匙,说道:“你以后要来可以直接从后门进。”
许愿将钥匙握在手中,和她道谢:“谢谢。”
于鲸摆摆手,“这点小事谢什么。”
许愿想了想,问道:“于姐,他……现在叫什么名字?”
于鲸一愣 ,奇怪地眨眨眼,“啊?”
许愿解释:“我那天听服务员说他们老板姓池,可我之前认识他,他不是这个姓。”
“哦哦……”于鲸挤着眉回想了片刻,说道,“他原本是叫隋卞对吧?不过他好像很不喜欢别人叫他这名,我当时问他怎么称呼他就说的姓池,后来我们也就都喊他小池了。”
许愿点头表示明白,又道了一声谢,离开了。
*
因为是第一天报道,许愿的功夫做得还算足,不仅化了妆,而且还早到了半小时。
骆星彦赶过来,笑着和她道歉,许愿摇摇头,两人一起上楼。
相较电视剧里名新闻社中到处都是人在忙碌地穿梭,新闻纸漫天飞扬,西装革履的精英严阵以待。民社里几乎所有人都安静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穿着居家办公的舒适衣服,除了脸上专注的神情和手上迅速的动作,其他一切都看不出这竟然是个新闻社。
民社也的确是新闻社界的清流,不搞猎奇不搞流量,一直本分地做着流行趋势并不怎么关心的“老”新闻,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沉默的坚持,民社在当地的威望也足够高,可以说是燕市的一张名片了。
当然媒体行业不猎奇不流量,也就穷,工资低。
在这工作的无非两类人,一类是许愿这样虽然没多少钱但对新闻行业抱有自己的热爱和坚持,一类则是严景思这样家里有钱对工资不在乎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许愿刚在自己的工位坐下,严景思就走了过来,将两份文件夹分别发给许愿和她对面的骆星彦,打招呼:“来啦?这是最近东石区那边居民用水污染的新闻,我们有人跟了一半被上面喊去出差了,交给你们两个行吗?”
许愿点头,“可以的严姐。”
严景思一手搭在她肩膀上,一手点了点电脑上的便利贴,“密码在这上面,自己看,抽屉里有入职礼物,大家自费买的,一点小心意,不用推脱。这个水污染的新闻大概等你弄好了,小喻也回来了,但是到时候报导出来她是主负责人,你可能就沾个编辑名,不介意吧?”
许愿摇头,“我明白严姐,我不介意。”
严景思笑着拍了拍她,又说:“虽然我知道你对我们社情有独钟,但我还是要为我们社正名一下,之所以这样可不是因为什么前辈文化,小喻前期跟这个新闻吃了很多苦,上求人下找人的,被赶了骂了不知道多少回才终于寻到了突破口,而你们现在接手就只需要弄个采访剪辑一下,所以于情于理都是她做的多,对吧?”
许愿将电脑打开,笑了:“当然严姐。”
对面一直听着两人说话的骆星彦也应和道:“严姐你放心吧,我们俩都懂的!”
严景思冲他啧了一声:“没想到你还真跑到这来了?我还以为你就当我们这是个跳板呢。”
两人早在正式入职前就经常以“民社编外人员”的身份参与到民社里头去,严景思知道许愿自始至终都想留在民社,而骆星彦则一直半犹半豫的。
骆星彦哈哈地笑。
嘱咐完,两人迅速投入工作当中,许愿惊讶地发现,面前这台电脑竟然已经命名为她的名字了。
临近下午五点多,许愿和骆星彦终于完成采访,期间不止一次有居民过来问怎么不是小喻那姑娘过来,骆星彦都用他友善而舒服的社交技巧巧妙化解了。
完成采访,两人马不停蹄回民社想进行剪辑,打开电脑,许愿才注意到电脑又下方的时间,她还承诺了隋卞晚上要和他一起吃饭。
她起身,对骆星彦说:“我有点事先走了,剪辑我来,你到时候写文案吧。”
骆星彦刚想收拾东西和她一起走,就听不远处的严景思说道——“今天我们民家迎来两位新不新旧不旧的同事,为庆祝注入这么美妙的鲜活力量,今晚我请客,下馆子去!”
跟着响起一阵鼓掌欢呼声。
许愿收东西的手一滞,心凉了凉。
完了,她忘了团建这么可怕的事情了。
第55章
而且,这个团建还就是为了她建的。
许愿跟着大部队走出办公室,低头给隋卞发信息。
意料之中的,那边没有回复。
许愿靠着电梯墙壁,心中的不安和电梯相反,一层一层地往上升。
她又想起今天上午她开门时看到的那个画面,无论再怎么褪色都红到扎眼,她掐了掐自己的手心,缓解呼吸困难带来的窒塞感。
他会是什么想法?
她又骗了他。
明明中午走之前,她还信誓旦旦地保证,说什么下午虽然来不了,但晚上一定会来,结果现在又莫名其妙地给他发信息说她晚上有事来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