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的冬日狂恋交响曲(93)
杨岚两眼一翻,“你都不知道我这个寒假的行程排得有多满,他是没本事,他要有本事他恨不得我去约约美国总统儿子!”
杨岚出身好,家里很有钱,她拎得也清醒,钱可劲花,日子可劲享受,也不矫情,很平淡面对这种奢侈生活的背后是她恋爱婚姻什么的不自由。
她不在乎,人不可能什么都要吧?
但是,那也不能让她十八就相亲啊!
许愿冲洗掉手上的泡沫,抽纸擦手,对着崔娅雅说道:“你和羽琦报道那天才回来?那我和杨岚帮你们拿书?”
崔娅雅举着化妆镜过来吧唧在许愿脸上亲了一口,“亲爱的!我刚才还不好意思说呢!没想到你就给这么答应下来了!”
许愿往后躲了躲,笑着回自己的位置换衣服。
杨岚推了把崔娅雅,让她快点,“你搞快一点啊,我十一点零八的飞机呢!”
两人目的地不同,但都要去机场,所以打算一起打车走。
崔娅雅坐回去化妆,“哎呀知道知道,你别催了,我听你声就可烦。”
杨岚踢她,“你针对我是吧?喊许愿喊都是亲爱的,到我就是听着声都嫌烦了?”
“你活该,那谁让你跟我犯贱……”
许愿听着她们的对话,无声笑了笑。
其实可以肆无忌惮地开玩笑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啊,反而客客气气得倒是礼貌的关系。
不过好在她本来就不会因为这些细节而黯然伤神,能遇到几个相处得来包容彼此的室友,她已经很庆幸了。
临走前,两人和许愿打了招呼,离开了。
门被关上,行李箱在走廊上发出接连不断的滚动声,像是一声声的闷雷打过,逐渐沉下去。
许愿是晚上七点的高铁票,回邻市北港。
她怕自己到时候又忘
了什么东西,所以上午已经把行李收拾出来,打算等下午再检查一遍。
换好衣服,许愿出了趟门,去看一个小孩。
这小孩是她大一那会参加学校一个志愿部做爱心活动碰到的,小女孩有轻微的自闭症,妈妈一个人带着,母女俩每周五周六晚都会来学校的操场跑步。
许愿去学校附近的糕点店买了些甜食,乘公交前往母女俩人的家。
燕市虽然经济发展不错,但却意外地还没通地铁,存在感也比较低,又在北港旁边,所以很多人提起燕市都有些惘然,还以为是北港里面的一个区。
女人见许愿来,责怪地拍了一下她的手臂,“哎呀你不早说要来,家里都没什么菜了。”
许愿笑了笑,将手上的东西递给女孩,蹲下来换鞋,“我就待一会就走了,不在这吃饭。”
“干嘛这么急啊?”女人替许愿拍了拍她身上的雪,又给她倒了一杯热水,“哦对你们放寒假了要回家了对吧?那你怎么还跑过来呢?不用这么麻烦的啊。”
许愿摇摇头,接过热水,“不麻烦,公交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女人坐到许愿对面,笑着揶揄道:“那位骆同学没来?”
骆同学全名骆星彦,和许愿是同班同学,两人都参加了志愿部,之前一起来过两次。
许愿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作势起身,“你想赶我走直说。”
“欸欸欸!”女人连忙起身押下她,笑得眯起眼睛,“姐错了姐错了,不问了,你陪她玩一会,午饭不在这吃,我给你炸点香蕉吃总行吧?”
许愿:“好,谢谢姐。”
“不谢不谢。”
许愿陪着女孩玩了一会拼图,又画了一会画,最后三人坐在茶几那分食了一盘炸香蕉。
临走前,女人坚持要送许愿下楼。
楼道是典型的老式居民楼,生活气息浓厚,隔音也差,各种各家声音掺在一起,出奇的和谐。
单元楼门口,许愿戴上帽子,没让她再送了,“行了就到这吧,外面下雪了你又没带伞。”
女人帮她理了理头发,拍拍她的背,忽地感慨道:“小许,姐一直觉得你是个有故事的女生。”
许愿调整帽子的手顿了顿,浅弯了下唇,“姐,不是所有不爱说话的人都是有故事的。”
女人耸了耸肩,“行行行,你走吧,回去注意安全啊,到时候开学了来我这吃饭。”
许愿朝她摆摆手,“好。”
公交车在距学校两百来米的地方停站,许愿下车买了份饭,回寝室吃完昏天暗地地睡了场觉,醒来趟在床上发呆。
有故事的女生?
她有什么故事?
一段——破败不堪的爱情故事?
许愿嘲讽地笑了笑。
时间还早,许愿起来将行李又检查了一遍,在先把晚饭吃了再去高铁站和直接去高铁站吃晚饭间纠结。
这时,桌上的手机响了一声。
许愿拿过来看,是这个学期开始,她作为大二的迎新生的一员去迎新的一位学弟发来的。
说要请她吃饭。
【学姐,这饭你都推了一个学期了,眼下都放寒假了,你不会还没有时间吧?】
许愿言简意赅地生疏回复:【迎新是学院里的要求,我去迎新也是加学时和志愿时长的,而且我也没帮你什么,真没必要请我吃饭。】
相比室友其他三人迎新日又是帮忙搬行李到六楼,又是在烈日下带着新生去报告厅领军训服,许愿的迎新简直不要太简单。
她被分配了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且两人来的时间很巧的都在上午她有课的时间。
许愿倒不是不爱上课,只是恰巧那天上午两门课的老师都是她不喜欢的,一个空有学位没有学问,上课一点输出没有,全照本宣科地按照ppt来,甚至听说,那ppt也是他的研究生学生给他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