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大小 姐[七零](14)
申云骊和乔向平看似风平浪静,宠溺孩子的背后,实际上在申明瑚没从郑州回来之前,他们就紧急商量、讨论过了。
申云骊想让申明瑚不再上学了,学校教授的知识也就那样,大部分在上一些活动课、思想课,而且申明瑚聪明至极,她要是想学,在家自学也可以学会。
申云骊对高中各科课本上的知识点不说了如指掌,也能说个大概出来。她认为申明瑚以后工作了,完全用不上这些知识一点。
申云骊可以说是个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的,她不仅自己热爱,对手底下带的年轻医生,不是对他们说,如何时候不要放弃学习,还鼓励和帮助他们多去进修、别的医院学习。
但她是万万不能冒着失去申明瑚的风险,把申明瑚再放在学校,跟一群热血、冲动、不谙世事的小年轻整天待在一起。
太危险了,她可以流血流汗,甚至是牺牲个人生命,但在申明瑚上,她希望申明瑚可以过一种无忧无虑的和平生活。
她整日穿着军装,但从来没有让申明瑚也穿上的念头,从来没有过。
她也不担心这个,以为申明瑚看起来对当兵没有任何的兴趣和执念,不像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嚷着要去当兵,一到年龄,马上迫不及待进了部队。
大人们逗她,问她长大后想干什么,要不要像妈妈一样当个军医,申明瑚都是撅着小嘴巴,心思飘忽地回答,不知道,或者是长大以后再说吧。
学校也布置过不少次,类似“我的理想”、“我将来要成为……”、“我长大后要干什么”的作文,申明瑚在作文里都是写的天马行空的。
……也许我长大后要当一名农民,一个工人,或者是一个学生,也许什么也不成为,我还是我自己,申明瑚一出生就成为了申明瑚,不需要
再成为什么。……
乔向平不同意申云骊这样做,女儿这么小,不上学回家能干什么,去上班人家都不收。要是待在家里,没人看管,也没有事情做,她更是要上天了!
他想要把申明瑚送到乡下奶奶家去,申明瑚很亲近奶奶,一定会愿意去奶奶家生活几年的,等她够十六岁了,再马上接她回来,找一家单位上班。
对此申云骊强烈反对,再亲近奶奶又怎么样?能亲过爸爸妈妈,让女儿离开自己身边,还一去就是三年,她绝对不会允许的。
奶奶再好,但也是老人了,申明瑚要是去乡下,没有同龄玩伴,难道整天跟老人待在一起?再说了,除了她奶奶,乔家那一大帮子人,有谁是真正喜欢她女儿的?
尽管有老太太压着,他们不敢偏心,她和乔向平也可以补贴,但乡下就是乡下,比不上城里,何况还是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大院比较,那纯粹是让申明瑚去吃苦。
两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让谁。乔向平对他家里人那么信任,觉得他们会照顾好宝贝女儿,申云骊气得不行,将他扫地出门,让他去书房睡。
第10章 第10章经过一夜冷战,睡了……
经过一夜冷战,睡了一晚上的行军床,乔向平冷静了些,想明白了认为申云骊的担忧十分有道理,他也改变主意了。
当初申明瑚被妻子抱回来太突然了,他们没做好准备,提前说申云骊怀孕,所以大院里的人都知道申明瑚不是亲生的。
但这对一直在大院里生活的申明瑚的成长,没有影响,因为大院里不少孩子,也不是他们的爸妈亲生的。
有的是亲属的孩子,过继来的。有的是收养的孤儿。有的是战友遗孤……
不是爸妈亲生的情况,在大院里司空见惯了,别人也不会拿这个来打趣那些孩子。
小孩子也不会用这个来取笑小伙伴,除非他想吃竹笋炒肉,而且在他们小的时候,他们认为自己也不是亲生的,大人几乎都会告诉自家孩子,他们是捡来的。
等长大一些,懂事了,更不会戳别人的痛处。
但乔向平的所有亲属都生活在乡下,传宗接代的观念很重,乔向平和申云骊这么久了都没孩子,已经让他们很不满,说三道四。
这些话他们不敢当着面说,但每次回家被亲爹骂得狗血淋头的乔向平,一清二楚。
他和申云骊不是不能生,只是打定了主意,要专注于失业,还要过夫妻二人的生活,所以才一直没要孩子。
这个念头也绝不会被人劝着,骂着,就会改变的。
申明瑚到这个小家庭来,是个意外,但他在电话只是听申云骊说,还没有和她见面,就喜欢上这个小女婴,觉得她是他命中注定的闺女。
为了申明瑚回老家不会听到风言风语,他一开始是想瞒着老家那边的人,说申明瑚是他和申云骊亲生的。
但仔细想想,也瞒不住。他和申明瑚奶奶母子感情好,申云骊和婆婆的关系也不错。申明瑚奶奶有的时候也会到首都看望儿子儿媳,到时候一打听就能知道申明瑚是他们抱回来。
所以乔向平索性不谈,在电话里直接跟申明瑚奶奶坦白,他们收养一个女儿,已经取了名字,上了户口了。
没想到申明瑚奶奶开明,让乔向平不要担心他亲爹不同意,她会说服老头子的。
申云骊、乔向平和申明瑚奶奶大大方方的,根本没想瞒着申明瑚的身世,乔家老头子反倒想瞒着了。
他觉得乔向平没个亲生的孩子,太丢人了,他作为一个男人不行到这种程度上,不说要是五六个孩子,起码得有一个吧,连他的亲兄弟都在私底下嘲笑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