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夫君天生一对(141)
这远比她当年想象中的凄凉悲惨千倍百倍……
崔兰因被崔母紧紧抱在怀里,耳边是那类似小灰兔子的尖锐声音,是哭声。
“母亲?”崔兰因不由用手拍了拍她的后背,摸到的是明显的脊骨。
母亲老了,也瘦了。
她记忆里母亲的怀抱是什么样的?
应该是温暖的、柔软的?
只是不该是一把骨头的。
崔兰因忍不住看向父亲,她觉得母亲的哭声怪异,即便再伤心也不该如此尖锐。
崔家主红着眼眶赶紧上前,一边安抚崔母一边向崔兰因解释:“阿樱,你阿娘当年就是这样哭到癫狂,阿樱让你阿娘下去休息吧……”
崔老夫人也擦了擦眼泪,哽咽吩咐道:“快把夫人扶下去,煮上一碗安神汤,切莫让她情绪起伏,免得……发病了。”
崔芙宁和崔大郎的夫人都过来搀扶崔母。
崔母毕竟也上了一定岁数,这样歇斯底里地哭泣损耗了她的精神与力气,她被人扶着抱着,最后只能虚弱地拉住崔兰因的一只手,“阿樱……我的阿樱……”
崔兰因轻轻握住她的那只手,任由那只手从她手心滑出,看着熟悉却又陌生的妇人满眼是泪地被带走。
她的心突然好像也被针扎了一下。
或许母亲并不是不爱她了,只是母亲更爱着那个她失去的年幼女儿,爱着那段没有发生过意外的时光。
十余年后,她已亭亭玉立。
但母亲看着她的时候,是否时时刻刻都还在想着她那五岁就流落在外的女儿,在构想她从未发生过意外的样子。
然而在知道这一切后,母亲会怜惜她,爱她了吗?
会在爱她之后,又因别的事变得不爱她了吗?
崔兰因知道自己的想法并不是总是那么乐观的。
其实她在回建康的路上其实一直在期待着,会被重新接受,被重新宠爱,可当她发现她得不到的时候,失望之余是大大松了口气。
就好像她不曾拥有那个苹果,就不用担心它被虫咬,它被腐烂……
只要她没有被爱,就不用担心再被抛弃。
崔兰因稍稍歪过身,萧临走近半步,让她靠在他自己的身上。
她像是飞累的小鸟,需要一根栖息的枝头。
留下的崔老夫人和崔父、崔大郎。
崔兰因的经历跌宕起伏,总在她即将觉得这样也不错的时候,发生巨大的变故。
她和婆婆小郎君一起赶路,遇到水匪被抓。齐蛮与小蛾庇护了她,她在水匪的地盘开始学着擦洗煮饭、照顾自己。水匪被追剿,她们又开始逃难,正好遇到百戏院在收孩童。
大灾大难之后,有很多这样失孤的孩童,那些拐子收集这些孩子,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卖到这里来的。
但百戏院也没有撑过多久,他们三个结伴又踏上了流民的路……许久后,他们到达了白孟城。
随后是她过了一段很快活的时光,直到温家出事为止,她被接回建康。
/
今夜崔家发生太多事,夜虽然已深,但是各自都枕在自己的床上难以入眠。
崔母喝过安神汤已经平静许多,正躺着听崔家主给她复述那些没有听到的后续。
崔家主道:“阿樱的确和小时候的性子不一样,但是经历过这些,又有谁能够不改变呢?”
“事情既已经发生,扭转不了,就尝试去接受现在的她吧。”
崔母垂着泪,很快就浸湿了枕巾。
/
崔兰因和萧临两人躺着也没有睡意,她们额头抵着额头,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只有浅浅的呼吸交汇在一起。
许久过后,崔兰因才问:“夫君,还在想袁四郎和潘侍郎的事情吗?”
“我也没有想到,他们还有这一招,你说,他们还会有后招对付我吗?比如散播谣言,抹黑崔家,再逼着你休了我……”
萧临蓦然握住她的手,攒紧眉心道:“别胡说,不会有那样的事。”
其实他们都能够想到,袁四郎最想做的事就是“以牙还牙”,让崔兰因也再无庇护,没有后路。
崔兰因笑了下道:“我就是猜猜,夫君又弄疼我啦。”
“抱歉。”萧临把她的手放开,贴在嘴边轻轻吻了两下,“你安心待在府里,我会处理好……”
萧临抱住她,又唤她,“盈盈……”
“什么事?”
过了很久,他才道:“……对不起。”
对不起,他没能回去。
对不起,他辜负了她的等待。
崔兰因莫名,悄悄道:“什么呀,我已经不疼了。”
萧临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又张了张嘴,可还是没能袒露实情,只是把她抱得更紧了。
有些话比他想象中还要难说出口。
也难怪崔兰因始终没有对她的耶娘说过她的经历。
因为那些事一旦说出口,无法知道自己得到的会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
/
过了三日,潘家并未上门要人。
但流言依然传开。
就如萧临猜测那样,背后煽风点火之人是袁四郎的可能性极大,他无非是怨恨崔兰因让他一下从前途无量的世家郎变成人人喊打的重犯,再无退路。
其实真正断他后路的人是潘侍中,他却对他的怨恨远没有对崔兰因的高。
人总是无法接受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打败。
崔家按照之前的说法,把潘家拉进来,当是有歹人要挑起世家寒门的矛盾。
崔二娘子怎么可能不是崔家的女郎呢?
她长得和年轻时候的崔老夫人足有七八成相似。
就连谢家也站出来为她说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