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刑侦:逐日(265)

作者: 终海 阅读记录

辩方和法官在开庭前都已经收到了原告的证据清单了,克莱恩和凯西都仔仔细细看过这五份DNA检测报告,没有任何问题。

但克莱恩的主张并不是在于这几份检测报告本身。

他等女律师说完,说:“我对于报告的内容尚不质疑,我对于报告的来源存疑。”

他轻轻歪着头问:“请问原告是如何拿到卡尔的样本信息的?“

这句话一说出来,法庭里陷入了沉默。

德兰.斯诺第一次把目光移向了克莱恩,嘴角一直挂着的漫不经心的笑容有了一瞬间的凝滞。

克莱恩已经是近乎死过一次的人了,丝毫不怕他,立刻追问:“凯西.巴伦作为九年来,卡尔.巴伦合法的法律监护人,从来没有提供卡尔的样本信息给到原告,也从未允许原告通过任何方式取得。”

“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取得的卡尔的DNA样本信息,均为非法取得!”

克莱恩从开庭以来,声音第一次变得坚定冷硬:“非法取得的任何证据所带来的任何后续物证,均为’毒树之果[2]’,我方提出对该物证的合法怀疑!”

凯西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

他微微转头和观审席的迪诺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一点点放松。

克莱恩真的很厉害,他拿到证据之后一眼就看出了这里面存在的漏洞和可以主张的机会,从根源上,德兰.斯诺的起诉就是不合规的!

女律师脸色一沉,显然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

怪不得……

女律师暗暗咬牙,怪不得方才克莱恩一直在说“出生证明没有孩子父亲”这件事,话术也完全没有提到德兰.斯诺的名字,原来在这儿等着

第207章 抚养权开庭II

法庭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但很显然, 德兰.斯诺找到的律师不会是傻子,女律师把碎发掖到耳后,微微一笑:“那既然如此, 我们申请法庭为我当事人,即德兰.斯诺先生和卡尔.巴伦进行亲子鉴定。”

凯西猛地扭头朝他们看过去,眼神冷冽。

克莱恩皱眉:“什么?”

“我认为我说的是英语。”女律师道, “如果被告听不懂, 我可以再说一遍。我们要当庭做亲子鉴定检验,这符合法律规定。”

“你做梦。”

克莱恩一贯温和的脸色也露出了一丝冷笑:“你有合理怀疑来支持你所谓的亲子鉴定吗?”

“当然,”女律师指向了德兰.斯诺, “九年前,卡尔的亲生母亲,杰西.巴伦和我当事人斯诺先生正处于一段亲密的情侣关系中,而卡尔的年龄符合时间线,自然有合理的理由怀疑卡尔是我当事人的亲生孩子。”

克莱恩立刻反问:“谁能证明?”

“你的当事人不能吗?”女律师却在他话还没说完的时候就夺去话音,“凯西.巴伦, 你是纽约市曼哈顿警局的警员, 你应该知道做伪证是违反法律和警员行为准则红线的。”

“——我现在在法庭上正式向你发出问询, 九年前杰西.巴伦是否和德兰.斯诺正处于一段亲密的爱情关系中?”

迪诺坐在观审席上, 他那双一向温柔的蜜棕色眼睛里此刻满是冷意,他扫向了左前方的德兰.斯诺,这个疯子显然一副胜券在握又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表情都带有一丝兴味,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变过。

只有在女律师对凯西步步紧逼, 甚至于此刻把他逼入两难境地时,他才饶有兴味地朝凯西这边探出了半个身位。

他的肢体语言在诉说着一句话——

——凯西.巴伦,你要怎么做呢?

“反对!”

克莱恩直接站了起来, 厉声道:“传闻!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我当事人应该清楚这所谓的关系!”

莉莉安法官看了双方一眼,慢吞吞道:“允许有限范围内的提问。巴伦警官,请回答原告律师这个问题。”

凯西抬眼直直地看向德兰.斯诺,在对方眼里看到了疯狂、兴味、挑衅和种种其他。但他没有被激怒,只是漠然地把目光平移到了女律师脸上,语气平静地回答:“杰西.巴伦从没有亲口和我说过,她曾和德兰.斯诺处于爱情关系中,哪怕只有一秒钟。”

迪诺闭上了眼睛。

他不知道凯西这一句话、这一步走的究竟是对是错,他没有资格去评判和插手凯西在这件事上的任何决定,但毕竟一旦做伪证被证明,凯西大概率再也无法从事这份职业——

——等一下!

他猛然睁开了眼。

女律师听到以后并不惊讶,反而早有预料般又开始逼问:“你确认?我最后提醒你一次,巴伦警官,在法庭上撒谎,你可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凯西只是冷漠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女律师回身拿了一个遥控器,一边说着原告物证c,一边按下了播放键。

嘶哑轻微的女声响彻在法庭里,能听出说话的人已经气若游丝。

“德兰,我要死了。“

“我知道,我们中间横亘着很多东西,我不信任你,你也没有真的信任我。”

“……你也许不相信,我每天都在扮演着爱你,可我真的有一刻爱上了你。”

女律师按下了暂停播放,法庭里陷入了寂静。

她转过身,胜券在握地看着凯西,好似下了一份怜悯的判决:“巴伦警官,这是你姐姐临死前发给我当事人语音信箱里的录音,而我当事人也已经在去年将这份录音发给了你,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克莱恩急急道:“没有证据能证明巴伦警官听了这份录音——”

凯西打断了他:“我收到了这份录音,我也打开听过了,听了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