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玛蒂尔达女王(269)

作者: 华泱 阅读记录

“他和我们的关系比你所知的还要深刻,但他最后为了你把这一切都放弃了。”路易王子摇摇头,玛蒂尔达心一颤,她知道他说的并不是假话,那真相是什么,菲利普还有什么秘密是她不知道的吗?“我确实曾经恨你,恨和你结盟背叛我父亲的许多人,最恨你的时候我恨不得天主能降下火焰将你活活烧死,但也许我更应该自我反思,我父亲的野心太大,我的野心更大,我们注定会遭遇背叛,只是我们没有强大到战胜背叛而已,终其一生,我应当都不会回到故土,我想娶的女人在这里,也许我注定会来到这里。”

“你想娶谁?”玛蒂尔达一怔,她下意识地盘点了一下现在卡斯蒂利亚有什么和路易王子年龄相当并且未婚的女子,“莱昂的公主,还是前任莱昂王后,她们都能给你带来王国。”

“都不是。”路易王子看了她一眼,这个秘密告诉她也无妨,毕竟她也告诉了他她的秘密,“是你的前任舅母,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奇公主,我想娶她从不是因为她能带来领土或王国。”

那就是因为她本人,他爱她,她想起当年那场代理婚礼正是路易代替桑乔七世出席,可是......“她确实值得你的爱和仰慕,不过,你说错了,她可能也会给你带来王冠,如果她真的愿意嫁给你。”她慢慢地微笑道,“恩里克一世去世时,我也在旁边,他邀请我见证他的遗嘱,将卡斯蒂利亚王位留给布兰奇公主......你不愿意侵夺我的意志,那你愿意侵夺她的吗?还是说,这正中你下怀,你从前爱着她的美貌和高尚品质,而现在你还可以爱她的王国。”

第174章

危险“您不应该支持贝伦加利亚,您甚……

随着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各路贵客相继赶到,在去世近一月后,恩里克一世的葬礼终于提上日程,尽管已经生命垂危的英诺森三世一再派人催促十字军尽快动身,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没有解决卡斯蒂利亚的王位归属前十字军是不会出发的。

忽视恩里克一世那尚未公之于众的遗嘱,这个问题原本很好解决,譬如英诺森三世大可撤回宣布阿方索九世和卡斯蒂利亚的贝伦加利亚婚姻无效的诏令,将卡斯蒂利亚王位交由他们的儿子费尔南多继承,但问题在于阿方索九世自己也是卡斯蒂利亚王位的有力竞争者,作为卡斯蒂利亚及莱昂国王阿方索七世的长子费尔南多二世之子,他的继承权比他的前妻和儿子还要名正言顺,加上他理想的继承人也并非费尔南多,因此这个原本应该皆大欢喜的安排恰恰是他极不愿接受的。

但且不提卡斯蒂利亚的王位之争,在莱昂,两个年过三十的女儿较已经成年的儿子并无多少竞争力,阿方索九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急迫地想给他的女儿找一个强力的丈夫,并尽一切努力为她们拉拢支持者,比如路易王子,再比如曾经和他合作过的玛蒂尔达。

“我一直很好奇一件事,陛下。”在阿方索九世表露了自己的企图后,玛蒂尔达没有立刻回答他,“如果您是希望由您的子嗣继承卡斯蒂利亚,那现在您已经达成了目标,只要您的前妻不再婚,您的儿子就是她的继承人,这本应该是您期望的事。”她审视着阿方索九世的神情,“如果说您当年求娶贝伦加利亚公主没有借机吞并卡斯蒂利亚的心愿,您自己都不相信吧?”

“我确实曾如此期望,但我现在宁可我从未向她求婚。”阿方索九世苦笑,他旋即问,“您知道我还有一个叫费尔南多的儿子吗?”

“我知道。”玛蒂尔达点点头,他指的这位“费尔南多”是他和葡萄牙公主特蕾莎的儿子,“但他已经在五年前去世了。”

“他原本不该去世的!”阿方索九世忽然低吼,他面孔上闪过一丝隐痛,但随即陷入回忆和颓然,“在我和特蕾莎离婚时,我们的三个孩子还都很小,没过多久,我娶了贝伦加利亚,如您所说,我确实希望通过和她的婚姻加强我对卡斯蒂利亚的继承权,我需要新的妻子,需要合法的孩子,既然我要再婚,那自然是卡斯蒂利亚的女继承人最合适。”

“......”玛蒂尔达没有评价她的想法,她只是静静地听着他继续回忆:“贝伦加利亚来了以后,她自然而然地接管了宫廷,并承担了我三个孩子的教育义务,她对他们很好,我的孩子们也都很喜欢她,我起初很欣喜于他们相处和睦,但我发现我想得太简单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在和特蕾莎的儿子相处时,她鼓励他游猎,玩乐,酗酒,每当我试图管教,她便背着我给予他更多的金钱以供他挥霍,但在教育她自己的儿子时,她却严苛管教,从小时候学习拉丁语到长大后接受军事教育都亲力亲为,她知道应该怎样教育一个优秀的君主。”

“这是正常的私心吧。”玛蒂尔达说,“虽然您和葡萄牙公主的婚姻被宣判无效,但你们的儿子毕竟更加年长,如果想要保障自己儿子的地位,将竞争对手教导得贪图享乐谈不上罪大恶极。”

“我明白,所以在发现这一点后并没有坚决地制止,如果他不能继承王位,那作为一个普通王子享受快乐也不错。”阿方索九世低声说,“可我的儿子死了,是喝醉后因侍女未能及时催吐噎死的,那个侍女是贝伦加利亚派去照顾他的。”

“这不能说明什么。”玛蒂尔达说,她大致明白了阿方索九世的想法,但并不赞同,“如您所说,您的儿子沉迷酒精,那他的死亡固然不幸,但更有可能只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