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11)+番外

作者: 想见江南 阅读记录

赵淳楣点头,她与武松武大二人离开阳谷县后,因为担心西门庆后续找麻烦,所以也没个目的地,只一路向南,连续经过好几个地方,眼见差不多了方才落脚。

之后便开始做未来打算,武松有个相识的朋友在怀州,他打算带着兄长去投奔,也邀请赵淳楣一路。不过赵淳楣听后却有些歉意地婉拒了,直言自己有其他想去的地方。

武松纳闷,“妹子可是想回老家?如此我愿送你一程。”

赵淳楣摇头,“我父母早亡,唯有个叔父前些年也因水灾离世,无亲无故的回老家做什么。”

“那你是?”

“我想去东京闯一闯。”赵淳楣眺望远方,与现代社会相同,此时的大城市反而更适合女子居住,像东京临安等,都时不时有女子开店做生意例子。相反在阳谷县,潘金莲这等出

嫁女子就连上街都尽量避开行人。

只能说不幸中的万幸她穿越的是北宋,男女大防还不怎么严重,女子地位虽低,但寻常百姓抛头露面总归是不难。否则要是明清,纵然赵淳楣有千般能耐也使不出来。

武松兄弟听罢非但没有阻拦,反而非常佩服赵淳楣的雄心壮志,两人商量了一下,转头拿出在西门庆家缴获的金银,一股脑全都塞到少女手中,要给她做启动资金。

“使不得!这可使不得!”赵淳楣连连推脱。

武大郎在一旁相劝:“你就收下吧,本身也是你出谋划策才得到的,我们兄弟俩大男人,有手有脚的难不成还能缺钱花,东京那地方物价高的很,多备些钱总是好的。”

好说歹说,赵淳楣最后勉强拿走了一半,剩下的怎么也不肯要了,光就这些钱已经够她在汴京舒舒服服生活上十年了。

之后几人在当地找了伙刚好押送东西去东京的团体,他们已经接了一户人家的活儿,不愿意再添人。武松晓之以情,又多付了些银钱,对方才勉强同意。

饭已吃完,眼看就到了分别的时间,然而却始终不见武大的身影,那边邵杰已经在催促,赵淳楣无奈,只得与武松惜别。

“等一等!”才刚转身,就听武大离老远喊了声,接着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将手中的大包裹递给赵淳楣。

“我没什么东西拿得出手,唯有一把子做炊饼的手艺,昨晚找了家面店做了几个饼子,这样妹子你就不用担心饿着了。”

“邵兄弟经验丰富,早就备好了干粮,哥哥做这些干什么事。”武松哭笑不得。

但武大郎却坚持别人做的炊饼都没自己的好吃。

看着对方通红的双眼,想到古代交通如此不方便,也许今日一别此生再难相见,赵淳楣不禁有些鼻酸。

上前一步握住两人,想说些什么,然而千言万语到嘴边最后却只变为一句简单的话,“二位哥哥,保重!”

武松武大愣了下,拱手笑道:“保重!”旋即目送着赵淳楣远去。

……

在上辈子看古装剧的时候,总能瞧见一些镖师千里迢迢送镖的情节。但事实上,直到宋代,押送行当才略微规范化一点。这其中一是由于宋代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很多商家货物都是全国调运售卖,对于物流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二则因为宋朝乃是民间起义最频繁的朝代,哪怕是官道上也经常能遇见劫匪,寻常人孤身上路非常危险。

如邵杰这样的团队,不光是在官府登记过,连每次护送的货物或者人都必须一一造册,所以总得来说他们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

押送队伍一共八个人,两量牛车,其中后面的是财务,前面坐的是赵淳楣与那一家四口。

一路上那位男主人一直手捧书卷,闭眼不停叨叨什么,那位刻薄的中年妇女则臭着一张脸,小儿子一双眼睛来回乱瞟,视线有意无意停留在赵淳楣身上,唯一正常些的则是大女儿,看上去与赵淳楣年纪差不多,两人对视后,露出道怯怯的微笑。

赵淳楣冲其点头,心中有些无奈,暗叹好麻烦的一家,看着就不太好相与,于是一路上只侧过身看风景,并未与其搭话。

因为有官方的通行证件,一行人在晚上得以住进驿站,虽说条件简陋,但总好过风餐露宿。这才是第一天,接下来的几日可没这么好的事儿,所以大家都尽可量的修整。

由于武松的嘱托,邵杰确实对赵淳楣多了几分照顾,在驿站给她安排了个比较大的房间,里面还有沐浴用的浴桶,只需花上一文钱,驿丞就可以送上热气腾腾的洗澡水。

趁着晚上吃饭的时候,赵淳楣主动上去打听了下那户人的来历,说实话,穿越至今,她还是头一次看见这么狂妄的人,总感觉眼睛都要长到天上去了,恨不得用鼻孔跟人讲话。

“呵,能不狂吗,人家可是皇亲国戚。”邵杰嘲讽。

赵淳楣原本还以为对方在开什么玩笑,然而很快就知道,竟然还真是赵氏子孙。

根据邵杰所说,男主人本是魏王赵廷美一支。赵廷美这个名字可能很少为后人所知,但他其实是宋太、祖赵匡胤与宋太宗赵光义的亲弟弟。原本金匮之盟约定,太、祖传位太宗,太宗传位赵廷美,赵廷美再传太、祖子赵德昭,但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太宗直接传位给了自己儿子。赵廷美从储君一下子变成赛博皇帝,虽然他也伴随兄长们南征北战,颇为有才干,但地位还是尴尬起来。

很快,朝中就有人不断赵廷美骄奢恣意,有反心,最后赵廷美被从王爷一降再降,在房州郁郁而死,年仅三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