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112)+番外

作者: 想见江南 阅读记录

慕容知府听罢尴尬地笑了笑,表示青州城的新式香水行与旁的有所不同,接着看少年感兴趣,便仔细解释起来。

在青州的澡堂里,不光有一种喷头,能让人站着淋浴,而且澡堂可以免费使用香皂,比起大宋流行的由皂荚制成的肥皂团去污能力更强,洗完滑溜溜的。除此之外,香水行内还提供下棋、拔罐儿、刮痧、理发等一些列服务,更有外地来的百艺人为他们表演,哪怕待上一整日也不觉得闷。

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地方如果光洗个澡只要两文钱。

“如此便宜东家能回本吗?”少年虽然不谙世事,但好歹也体验过民生,两文钱在如今的大宋连个烧饼都买不了,想要舒舒服服地洗个澡怎么可能。

“确实不够,余下的皆有二龙山补贴,他们管这叫‘居民福利’,还别说,因着洗一次着实便宜,再穷的人能付得起,可能是因为干净了虫子少了,这两年附近都没有过什么疫病,大家身体强健了不少。”连带着自己考评在人口方面年年都是优。

少年听后怔了怔,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事实上,类似于这种福利制度,大宋这些年也在搞。为了讨好天子,打造贤良仁爱的人设,于蔡京的主持下,大加兴建收养鳏寡孤独者的居养院。不过可能是用力过猛,各地为了达成KPI,更兼得在里面捞钱,本来好好的一项政策弄得民怨四起,百姓们纷纷咒骂朝廷“只管死人,不顾活人”。

而像二龙山这样,不光提高了治下人民的健康幸福度,还被交口称赞,才叫花小钱办大事。

少年还想再问,却被旁边的老者打断,他虽然也好奇,但要事在身,实在没闲心去管什么洗澡搓背,直接了当地问道:“慕容知府,我看赵淳楣一行盘踞于此多年,现在更是连衣食住行此等小事都顾上了,你身为当地父母官,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不上报呢?”

他这话说得颇不客气,甚至带了几分指责的意味,慕容彦达一听顿时委屈上了,想也没想就开口道:“冤枉啊,下官这四年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与朝廷申请调兵,但都被上面挡了回来。按照东京的批复,二龙山乃只在山东一地活动的匪寇,让我们自行决断。再者……”

慕容彦达犹豫了下,心一横,小声道:“听闻这赵淳楣本就是宗室,还与您私交甚密,宗正寺都管不了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

经过这些年在赵淳楣眼皮子底下苟延残喘,他现在已经基本处于摆烂的状态,反正升又升不了,自己妹妹在后宫也失宠帮不上忙,就连百姓对他也不再惧怕尊重,有了纷争更愿意去找二龙山解决。慕容彦达现在整天泡泡澡逛逛街,有事没事喝点小酒,不过即便如此,背锅的事儿他也是绝对不做的。

老者被他说得面容青一阵红一阵,偏偏又无法反驳,事实上,他自己也没想到,当年在东京城里顺手拉一把的小丫头如今能翻出这么大风浪。

不错,此人正是宗正寺的寺丞,与赵淳楣打过几次交道的赵孝颖。

知道与慕容彦达这种死猪怕开水烫的朝廷蛀虫多说无益,赵孝颖干脆闭口不谈去他事,只让他安排自己这边与二龙山见面。

慕容彦达心中暗骂一句,不情不愿地让手下去请赵淳楣,自己则不去理那老头子,只专心跟少年套近乎。

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衙役表示二龙山寨主已经到了门口,慕容彦达赶紧请人进来,同时腾出厅堂给双方会面,并表示自己身体不适,就不进去了。

赵孝颖淡淡地哼了一声,他现在实在没心情搭理对方,原本以为赵淳楣会自己选个地方约见,结果就这么大咧咧来衙门了,仿佛进自己家一般。这说明她对青州的掌控已经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如此的话,自己这边的任务真的能达成吗?

老者忧心忡忡,与少年来到大厅。

才刚进去,便见一身穿玄色窄袖便装,头戴乌木发冠的女子背身负手而立,听到两人来了,转头露出张素净秀美的面庞。

“叔祖,几年没见,您还是跟当年一样精神。”女人笑道,之后热情上前行了一礼,见老者大氅上略有风霜,担心人冻到,又让人上了炭盆、汤婆子等物。

态度之亲昵,到真像是遇到家族长辈一般。

如此下来,饶是赵孝颖铁石心肠,态度也禁不住软化些许。仔细想来,对方本就是一孤女,当日离开京城完全就是被卷入是非中,走到今天这步也为命运无常。

罢了罢了,反正都是自家孩子。

赵孝颖微微叹了口气,面容已不复最开始的严肃,对着赵淳楣苦笑道:“你啊你,真是惹了个大麻烦。”

赵淳楣歉意地低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劳叔祖费心了。”

“唉,你也是不容易,京城那边的纸厂这些年都经营得好好的,只不过现在开封卫生纸作坊多了,利润不像以前那般大,张三李四都已娶妻生子,现在代管着作坊,逢年过节还经常去大相国寺给你祈福呢。”赵孝颖先打起感情牌,之后拉过身边的少年,介绍道:“这位是康王,乃官家第九子,平素于京中素有贤名,乃是文武双全之人,前些日子还晋了安庆源军节度使,按照辈分,你也应该喊他叔翁。官家知道你的事,立刻就让我们过来了。”

他将少年说得这般英武,本是想突出朝廷对赵淳楣的重视,按照惯有思路,女人听完后装也要装得感激涕零,对着天家表示恭敬。谁知她却眯起眼睛,对着康王上下打量一番,接着露出道意味不明的微笑,缓缓道:“早闻王爷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龙凤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