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115)+番外

作者: 想见江南 阅读记录

“你与锦儿就在后院住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的管事桃子,或者直接来找我,孩子的话上山有专门的育儿园,请了好几个有经验的婆婆照料,完全可以放心。”赵淳楣快速地与其讲了下山上的注意事项,见张贞娘面上依旧有些不安,知道对方是头回主动离开丈夫,可能还未缓过来。想到自己马上要去兵工厂验收新武器,干脆请她一起过去看看,也好消解紧张之感。

“啊?这……不太好吧,我才刚来,就这般接触机密,底下人若是不服怎么办。”张贞娘有些犹豫。

听此赵淳楣乐了,摇头道:“没什么不好的,也没什么重要的,唉,你就来吧,到了就知道了。”

张贞娘听她这么讲,自己也好奇,便跟在后面。

经过这些年的扩建,二龙山兵工厂规模已经很大了,事实上,假如赵淳楣松了口打算做武器生意,每年光卖刀剑的利润就足够养所有人。

她到的时候,费劲正拿着刚研发的火绳枪调试,如今他也成熟了许多,手下一百来号人要管,为了显得成熟,还留起了小胡子。见到赵淳楣过来,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上前打招呼。

“寨主来得正好,现在这东西已经基本稳定,可以做到量产了,这是第一批,你要不要试试。”

北宋时期是有火器的,名字叫“突火枪”跟礼炮差不多,也就听个响,没什么威力。现在研发的这种火绳枪,它的出现才印证着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

不过此时,对于赵淳楣下令研发这火绳枪,费劲其实是不太赞同的,主要这东西,杀伤力也就普通弓箭的一半。虽说制作操纵培训时间都比弓箭有优势,但相比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准确度更高的弩来讲,简直跟垃圾差不多。

赵淳楣跟张贞娘两个,一人点火绳一人瞄准,折腾得满头大汗,才发了十几颗弹药,最红弄得灰头土脸气喘吁吁。

不过即便如此,赵淳楣还是让工人们继续加大生产量。

虽然比不过弓弩,但火绳枪却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可以洞穿重甲骑兵的铠甲,而金人南下,靠得正是号称“铁浮屠”的重甲兵!

还有不到一年,赵淳楣眉头紧皱,心里默念着。

第57章

兵工厂那边紧锣密鼓地生产武器,其他的地方也没闲着,之前赵构两人进城的时候看到地上铺的其实就是水泥。

赵淳楣也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穿越小说都把水泥搞得好像很简单一样,她依照记忆里制作土法水泥,光是原材料就筹备了两年多,好不容易可以大规模生产,又遇到了成品强度过低的问题。最后用了高温养护,方才能正式使用。

因为有一定成本,赵淳楣只拿这东西修了青州的主干道,之后就全部投入城墙使用。此时大宋的城墙基本都是夯土砌成的,表面呈土黄色,容易受风雨侵蚀,需要定期维护。而在赵淳楣接手山东半岛之前,这里的城墙已经快五十年没动过了,想着万一金人打来了,怕是连一天都守不住,于是在二龙山与当地官府的共同主持下,雇佣了许多青壮用水泥加固城防。

如此虽然给的报酬不算多,但好歹冬天也有了收入,更兼得刺激了周边消费,可谓是一举多得的美事。除此以外,还有件好消息。

之前提过登州有位兵马提辖名叫孙立,乃是顾大嫂丈夫孙新的亲哥哥,又是祝家庄师父栾廷玉的同门,曾经劝其带着人投奔二龙山的正是他。这位兵马提辖以前在宗泽手下做事,工作生活都还算有奔头,现在见上司只因得罪了一帮装神弄鬼的神棍,对朝廷忠心耿耿却被下了狱,一时间也是心灰意冷。

想着左右宋廷也没意思,干脆整合手下,劫持了部分官员来也来归顺二龙山,事实上,也不用他怎么胁迫,如今整个登州官场,恨不得立刻倒戈。主要是登州与金国隔海相邻,金国现在连强大的辽都灭了,虽说没听过他们海战成绩,但是,万一呢……

透过朝廷这段时间的放任,他们已经清楚就算金人来袭大宋那边也不可能过来援救,如此莫不如投了二龙山,好歹赵淳楣有事儿她是真上!

于是不费一兵一卒,赵淳楣就在不惊动朝廷的同时将登州拿下,整个山东半岛已然全部掌握在手中。

虽然这么此时对于赵淳楣,一个登州已经没有太过显著的提升,但是就像之前说的,登州与金国仅仅隔了几百里海域,金国来登州方便,登州又何尝不是如此?

更何况经过宗泽的治理,登州官场还算清明,百姓富足,整合起来倒也不算麻烦。

这般忙碌一番,又是一个月过去,眼看就要过年,林冲那边却没什么消息,张贞娘也忍不住有些焦急。

她虽说留书跑来二龙山,但实际上也是掐准了丈夫的性子,知道对方迟早得追来,可这些日子却没有半点消息,实在出乎预料。

赵淳楣嘴上安慰对方,自己心里却也觉得奇怪,这俩夫妻除了最近有些间隙,感情一直非常好,经过千般磨难属于谁也离不开谁,林冲这么久没动静实属不该。

于是便派时迁前去打探,结果带回来的消息却令人大吃一惊。

林冲下狱了?!

不光是林冲,包括刘唐、白胜、阮氏兄弟,一帮人都关在高唐州大牢!

赵淳楣整个人都懵了,连忙出声询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时迁灌了一大口水,等气顺了解释起来,“寨主可曾知道沧州的‘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

赵淳楣微愣,点头道:“自是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