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192)+番外
顶着手下憧憬的眼光,完颜娄室心中却没有丝毫自得。
太快了。
他心中叹息一声。
这里的快不光是指宋军被突袭后的反应速度,更加是指宋人本身的进步,之前两次南下,完颜娄室也跟随其中,对比五六年前,宋人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可谓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这样下去……
完颜娄室回神,深吸一口气,血液与硝烟混合起来的味道十分呛人,只需要再来一次对决,他基本上就能摸清宋军手中的那东西到底是怎么个使用方法,之后上报给朝廷,想出万全之策。
“叫他们回来吧,差不多了。”娄室一声令下,副将金兀术连忙吩咐下去,金人轻装上阵,来得急退得快,迅速有序撤离。
金兀术犹豫了下,还是上前对完颜娄室请命道:“将军,下次攻宋,我愿领兵前往!”
然而完颜娄室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看着对方不服气的面庞,轻声笑道:“我知你急着建功,但幽州非同小可,大宋几代君主一心想拿燕云十六州,若是让他们成功了,失地是小,朝野士气必将大振。那赵淳楣身为女子,本身难以服众,可像这样让她一点点打下去,那这龙椅就真坐稳了。所以,即便是硬耗,也绝对不能有闪失。”
“我的身子,你是知道的,”完颜娄室抬手,制止了想要开口的金兀术,“不用宽慰我,我也知晓。你聪明又勤勉,还是先皇之子,万一我倒下了还要顶上去,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事。”
金兀术听他都这么讲了,自然也说不出什么,只是心中难免不忿。
虽然老将军是一片好意,可大金军功为上,自己若不在战场上厮杀出一片天,哪怕身居高位又有几个服气?!
正当幽州城里完颜娄室冥思苦想克敌之法时,几里地之外的赵淳楣与其发出相同的感叹。
“太快了。”
她转身询问起秦明,“咱们第一次用火、器是什么时候来着?”
秦明灰头土脸,看上去被突然的敌袭折腾得不轻,“回禀官家,大概三年前,在黄河边上遇到完颜宗翰,用过那么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过。”
担心赵淳楣生气,连忙解释道:“官家,虽然咱们没料到金贼偷袭,但弟兄们反应快,其实没造成太大损失,再者……”
“我不是说这个。”赵淳楣摇头,“早听闻完颜宗翰与金人皇帝不和,但不和归不和,情报却一点都未藏私,而且他说了,金国上下也信了,还用短时期内寻找出一条比较克制火、器的方法。能在短短几年内接连拿下辽宋,终归是有实力啊。”
赵淳楣长叹,她想起之前大宋使节团送来的情报。按照梁红玉等人的描述,金国都城里的百姓们,平时看着懒散,作风豪放粗俗,似乎也没什么文化。但若有战事,只要一声口哨,立刻回家牵马拿兵器,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能有序地集合,并且打起仗来悍不畏死。照这么看来,确实是自己之前想简单了。
不过嘛,虽然感慨于金兵素质之强悍,但对于火、器的失效,赵淳楣到并未太过沮丧。
归根到底,还是现在的工艺太糙了。想也是,从元代的火铳到燧发枪,全世界用了四百多年的时间才让这东西成熟,现在赵淳楣仅凭一点理论知识,连四十年都不到就想赶上,凭什么?能初步限制住金人的铁浮屠已经很好了。
“今年气温低,火、药容易受潮,点火效率低下,金人毕竟在此经营了几年,更熟悉地形,还舍弃了重甲轻骑闯入,如此结果倒也不怪你们。”赵淳楣安慰手下。
鲁智深有些迟疑:“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难不成就这么耗着?”
他话没说尽,但大部分人都知道这其中的含义。
相对于金人,大宋这边更加耗不起,东西两路一共近二十万大军,每天耗费的粮草都数不过来。天下人已经被宋徽宗的穷兵黩武搞得如惊弓之鸟,拖得久了,不说敌国,自己这边怕是要先有意见。
众人沉默,这时候,一个武官打扮的中年男子对着赵淳楣殷切道:“禀官家,微臣有一计,可解眼下之急。”
“哦?”赵淳楣来了兴致,鼓励道:“大胆说来听听。”
男人兴奋得浑身颤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连忙指着舆图道:“官家请看,这里是河道,我们如果边打边退,相信不过十日就能到达。”
接着他又指了两地,“此处虽然曾被金人占下,但满打满算不过一两年,他们对这里绝对没咱们熟悉。”
四周将领疑惑地追问:“所以呢?”
“所以,咱们可以佯装不敌,牺牲掉一小部分士兵做陷阱,然后引诱金人深入,等他们到了此处,直接掘开黄河,来一招水淹七军!直接消灭金贼!”
众人目瞪口呆,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半晌,一
直没说话的赵淳楣开口道:“你觉得,谁来执行这个计划好呢?”
那将领也不傻,从二龙军的装备体型上就能看出,上头人在其身上花了不少力气,于是连忙迂回道:“咱们可以在附近拉上一批百姓,让他们扮作将士赴死,为国尽忠,也算是他们的荣幸。”
赵淳楣听到这里突然笑了,挥挥手,“你叫……杜充是吧,之前在真定府当差?”
杜充激动地点了点头,他跟刘豫一样,是投靠了金人后重新归降宋朝的,如今正是想着建功立业的时候,见皇帝主动问起自己,便以为事情成了,情不自禁地上前两步,“官家!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