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30)+番外
张贞娘听罢也被勾起了火气,想到此人害得自己差点家破人亡,忍不住上前啐了一口,看向赵淳楣手中的匕首,有些跃跃欲试。
赵淳楣吓得连忙把刀收起,如果说阉了高衙内顶多是让高俅颜面无光,那么真杀了对方可确确实实地结仇了,万一高俅真下狠心求购这帮人的脑袋,那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往后的日子可能都过不太平。
况且高俅本身无子,高衙内是他的叔伯兄弟,认下义子完全是为了传宗接代,现在这项功能也没了,想必之后的日子定然不会好过。
所以不光不能杀,还要尽量保住其性命。
想到这里赵淳楣又让张教头给他涂了点伤药把血止住,同时心中感叹,果然环境是最锻炼人的,几个时辰之前张贞娘还是柔柔弱弱的大小姐,现在已经彪悍到要人性命了。
外面的雨差不多停了,路上没太多行人,正是跑路的好时机。赵淳楣自己家中有牛车,还是御赐的,质量非常好。坐下他们绰绰有余,张老汉年轻时候在军队任职,赶牛驾马都不在话下。
现在才中午,估计要明天这个时候高家才会察觉到不对劲,所以算起来时间倒也充足。当牛车驶至郊外的时候,赵淳楣犹豫了许久,还是让张教头暂时停一下。她想去跟自己为数不
多的知交闻焕章打声招呼,也算是成全了这段友谊。
此时的闻焕章才刚下学堂,正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给自己和小阿秋做饭,看见赵淳楣了随意打了声招呼,之后似乎是想起什么,从屋内拿出个大算盘递了过去,语气中带着三分调侃道:“不是说了给你找个好家伙吗,怎么样,比你之前的那个好吧。”
不过这次赵淳楣并未跟往常一样与其斗嘴,勉强扯了扯嘴角,露出道苦笑。
闻焕章是何等心思,只一搭眼便察觉到不对,把东西放下,正色道:“可是发生什么了?”
赵淳楣将自己路见不平阉了高衙内的事儿复述了一遍,带着几分歉意道:“原本还答应阿秋给她做香水的,现在看来是实现不了了。”
闻焕章在她刚开口的时候就已沉默,半天,神色复杂地看向赵淳楣:“你当真……不后悔?就这么舍了这一切?”
赵淳楣摇了摇头,但笑不语。
看着眼前的少女,男人好像才认识其一般,仔细打量了一番,然而还没等他说话,赵淳楣就已起身,“时间差不多了,先生,保重啊。”
“等一等,”闻焕章叫住了她,点了点手边,“算盘不要了吗?”
“不要了!”赵淳楣潇洒地挥了挥手,仿佛是自嘲道:“我发现了,自己这脾气,与人交往不管怎么算都是吃亏,贼老天的,谁爱算谁算吧。”
闻焕章听罢微怔,半晌,大笑出声:“妙!妙啊!”
第17章
古人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不同于拥挤喧闹的城市,夏天的野外要舒服得多,不光有徐徐柔风,茂密的枝叶也能挡住部分阳光,也难怪宋朝时期的男男女女最爱郊游。
然而再好的风景,对于花福而言也无心欣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转身对旁边的青年道:“翻过这座山就是孟州境内了,相传崔小娘子的人马就是在那儿消失的,咱们走快些,估计晚上就能到。”
青年淡淡地“嗯”了一声。
虽然看不出焦急的模样,但花福作为从小在其身边服侍的人,知道对方此时心情已经差到极点。连忙试图转移话题道:“之前来孟州,我记得前面有家酒肆,也不晓得如今还在不在,赶了一天路,能歇歇脚也是好的。”
青年武艺高强,丝毫没觉得疲惫,但顾及老管家的身体,还是点头答应了。
两人又前行了一段,果然,于官道附近见到一家店面。
小店看上去十分破旧,外面仅有三四张桌椅,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另一伙人在。
青年下意识望去,只见对面一共六个人。
坐在右边的是个老者与丫头,二人皆打扮简朴,一看便是下人模样;中央的是位文雅的中年男人,与自己对视后,友善地微笑了下;再看左边,一对年轻的夫妻正给一幼童夹菜。女的一身月白长裙,温柔妩媚,男的看上去年纪要小些,穿着宝蓝色丝绸布袍,头戴金玉莲花冠,朱唇榴齿,玉面朗目,一副富贵闲人的样子。
这时也不知那俊美少年说了什么,引得小丫鬟直跺脚,两人旁若无人地打闹了起来。
青年见此眉头微皱,他本就不喜轻浮浪荡的人,再加上对方满身脂粉气,心中更加厌恶。
叫了一壶茶,又打包了两个炊饼,二人临走前听到那少年正喋喋不休地与摊老板讨价还价。摇了摇头,觉得颇为无语,但无论怎样与他们无关,所以也没说什么,起身上路了。
待其走后,成功减免了三分之一价格的少年心满意足地回去座位,对着还在回头的锦儿打趣道:“别看了,人都走了。”
锦儿羞红了一张脸,转身对张贞娘撒娇道:“娘子,你瞧着她又欺负我!”
是了,这行人正是逃亡中的赵淳楣一伙儿。
当日与闻焕章说完话后,也不知对方是怎么想的,大叫三声妙后竟然决定与他们一起走。
赵淳楣听罢不可思议地表示自己可是犯了事儿跑路,闻焕章一介良民与她掺和什么?
然而无论怎么劝说,对方仿佛铁了心要跟着一起亡命天涯,当即收拾好包袱领着小阿秋坐上了车,徒留赵淳楣一人在风中凌乱。
想到自己N顾茅庐,死皮赖脸就差当街打滚了请闻焕章出山辅佐,结果却一再被拒绝,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他反而跟吃错了药一样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