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57)+番外
眼见寨主已经下了决断,底下人即使有异议也不好再说,纷纷应下起身去忙了。
剩下的史进主要是在寨内维护治安,防止有人趁乱生事。至于时迁……
赵淳楣犹豫了下,看着满眼期待的男人,沉声道:“时迁兄弟,按理说才上山,本不应让你这般辛苦,但事情赶到这里,寨中又缺乏有你一般本领的,只能劳烦了。”
时迁激动得脸上通红,这么重要的时段,对方还给自己这个刚上山的安排了工作,这哪里是劳烦,这是信任啊!!
作为小偷,他在江湖上也算饱受人情冷暖,得到一份信任不容易,见此指天发誓一定要将此事办妥,否则肠穿肚烂永世不得超生!
赵淳楣吓了一跳,暗道这也太夸张了,连忙制止,“不必如此,只不过想请哥哥作为哨子去探听山下动静,同时回报下官府军队的行程。”
时迁听此表示小事一桩,领了命飞奔下去。
等众人散去,赵淳楣翻出已经简单修复了下的舆图,看了眼外面已经泛蓝的天边,重重握了下拳。
……
还未过五更天,秦明就领着一干人马动身了。
二龙山离青州府比较远,就算快走也要半天时间,所以他们昨日索性驻扎在城外。
这时手下的副官骑着马上前,将手中水囊呈了过去,秦明打开后,发现里面装的是羊杂汤,满意地痛饮两口,身上总算多了几分热乎气。
“哎,现在也到初秋了,咱们一大早就出来,浑身冰凉的,知府那边连口汤都不给准备。”副官抱怨道:“再者上山剿匪也是件大事儿,哪有只给两天时间准备的道理,他上下嘴皮子一碰倒轻巧,这是拿咱们的命去填啊!”
秦明扫了他一眼,皱眉道:“你我俱是朝廷养的武将,杀贼乃份内之事,哪儿这么多牢骚,不愿意待就收拾东西滚回去!”
副官知他性子,唯唯低头,不敢再言语。半
晌,方才小心翼翼道:“将军,听说那二龙山如铜墙铁壁一般,咱们就这样上山,万一对方不开门怎么办?”
秦明叹了口气,无奈道:“你跟我多年,我自是知晓你心中不甘,放心吧,咱们这次去剿匪更多的是做个样子。二龙山的情况我也知晓,想必这回过去定然龟缩,咱们将其围住叫骂一番,那贼首刚刚拿下山寨,装也得装一下,定是要派出一些人捣乱,到时候把他们擒住,也算是对上面有了交代。”
副官见他心中有数,稍微放心了些,语气也轻快起来,“小人听闻那二龙山自打易了主,除去劫掠李太公,从上到下竟如同王八一般一动不动,连普通农户都不敢抢,想来也是个耗子胆,有将军在对付那几个不是像砍瓜切菜一般容易!”
原以为秦明听此消息也会跟着乐呵,没想到对方却愣了下,面露犹疑,“李太公府中光是门客就有七八十,拿下并不是件容易事儿,但怎么抢了他却放过寻常人,只听过欺软怕硬,没听过欺硬怕软,不太对啊……那二龙山还有没有其他异常的地方,通通告知于我!”
副官挠头,慕容知府总共就给他们两天准备时间,想要收集消息也来不及啊,于是冥思苦想,最后憋出一句,“他们好像特别热衷收集大蒜。”
秦明:“……”
摇摇头,知道也问不出什么,想着反正不过是伙子山贼,翻不出什么大风浪,顶多添些麻烦,也就没再追究。
这般想着,又行进几时,转眼就到了二龙山脚下。
且看这山两峰相映,雄伟巍峨,于烈日下苍翠挺拔,恍惚间竟真如两条巨龙直冲云霄。
“好景色!”秦明赞叹一声,他整日忙于军务,即便同在青州,却也头次见到二龙山,不由为其美丽所折服。接着又想到国家这大好山河却接二连三地落入贼人手中,不由黯然。
不过留个他神伤的时间不多,眼见军队已经集结的差不多,秦明望着那条唯一的小道犯了难。
这二龙山植被过于茂盛,想要从别的地方上去根本不可能,只是他们这次共带了两百马军,五百步军,这小路最多让两马并行,而本身骑兵步兵行进速度又不一致。最后将士们研究了下,让秦明带马先上山,副官领着其余人在后方慢些走,左右这二龙山就四百多人,即便是看领头的人少想要出击,秦明也有把握与之周旋半天,到时候副官领兵赶到,前后夹击之下说不定能将人一锅端了!
打定主意后,双方分头行动。
等确定所有马军都已上山,副官才领着手下跟上。为了能尽量离将军近一些,副官命所有人紧紧相依,摩肩接踵地行进。如此一来,自然有不少靠边的士兵们要行野路,最开始还好。但才走几步,便听前方传来声声惨叫,凑近一看,原来路旁不知谁挖了些深坑,里面插了不少尖锐的竹条。军健们踩空崴脚不说,半边身子还被扎成刺猬,虽不致命,但明显已经丧失战力了。
副官又惊又怒,还没开打转眼这就折损了几十个谁能受得了,赶紧让几个人将伤员送下去,其余的继续前行。
这次打起精神,让大家小心脚下,自己跑到最前边带队。然而又走了一段路,等再次回头,却发现了不对的地方。
“停!”副官皱眉,叫手下数数身后一共多少人。
许久之后,手下颤抖着前来禀告,“将、将军,小人数了两遍,现在一共刚满四百……”
副官顿觉天旋地转,要知道他们带了五百步军,除去脚受伤的三四十,只这一会儿的功夫怎么有没了五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