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汉唐]恰似故人来(27)+番外

作者: 此间乐 阅读记录

窦建德的使者提醒了他,唐军与王世充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开战,但离真正的决战之日已经可以预见的并不远了。

他想另一边距离定下出征漠北的日子也所剩不多。

他们虽然互相扮演,会有交流了解。可毕竟不是本人,彼此心中着眼的战役的谋篇布局都不一样。

霍去病心向大漠,要活捉匈奴单于,扬大汉国威。

李世民志在统一天下,驱逐突厥,还百姓一个安稳福祉。

他们都明白,自己是无法真正替对方做下任何决定。不是带兵打仗的问题,更不是怯战。

“这次得花多长时间才换得回来?虽然封狼居胥是将领的最高荣誉,不过,如果不是本人亲自去,不是自己人生的话,那又有什么意思。”

李世民对霍去病有提过,中间那句霍去病听到耳边依旧是一片消音,不过后边的那句他同样赞同。

不是自己的人生,再精彩也没劲,就算是外表不变,也不是本尊,是过客。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他不是他。

除了这事,霍去病仰头阖上眼帘长舒一气,眼下他担忧的还有一件事。

李世民不可能不清楚他目前的身体状况,所以刚刚才会隐晦地对他道:“霍将军,你瞒着大将军的事,他可能有察觉了。”

第15章

“此次出征,朕对你寄予厚望,你可以先于全军挑选深入力战敢死之士,战马、武器,只要是你看上的,朕都可以优先调拨给你。”

刘彻与李世民一起踏上复道,宫人低眉顺耳远远跟在两人后边。木质的地板上沾满飘过来的落雨,变得湿亮亮的,将丝质的华贵长袍衬的更加熠熠。

“谢陛下。”李世民抬手一礼,随口应下。“可是舅舅他是大将军,理应……”首先挑选将士。还没说完,就见笑容满面的刘彻瞬间垮下脸,略微回身淡淡扫了他一眼,不悦道:“你是离不开娘奶了?整天就知道卫青,朕是让你去打匈奴,不是让你跟卫青去踏青郊游。堂堂一军之将,做什么都要看大将军脸色,叫朕以后怎么放心把统领汉军的重任交给你。”

“……”李世民惊讶刘彻能如此隐晦又极其坦率地告诉他日后会更加重用霍去病。看来史书中记载的汉武帝与大将军之间关系渐入冰封并不是单纯臆测。不管是不是出于卫青个人的意愿,卫家在朝中确实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然大物。太子、大将军、皇后、太仆……九卿中几乎人人与大将军交好,军中中层以上的军官大半数都是以前大将军的部将,就连如今身为冉冉将星的骠骑将军也是。

太子确实需要强大的外家作为支撑。可外家势力过于庞大就会对未来的新君造成阻碍,过往的历史已经多次印证。恐太子受外戚操纵掣肘,因此刘彻不得不走上当初的老路。就像他打压窦家那样,不断地冷待皇后,分割大将军的兵权,达到抑制卫氏的目的。

只是他终究真正狠不下心,分割卫青的兵权,捧起另一股势力。这股势力虽然姓霍,却跟卫家息息相关。

青年刚刚的反应惹得刘彻不高兴,其实是无形中又提醒了刘彻,霍去病虽然姓霍,但到底还是太子的表哥。他的心一定会向着卫家,向着太子。长远来看,卫霍结党,权倾朝野,是必然。

“臣明白了。”对于君臣离心,李世民唏嘘不已。他对此感触太深。如今他与身在长安太极宫中的阿耶不也已经开始无法避免的君臣离心了么。

功勋累积越多,声望越高,帝王的猜忌也就日重。就算是自己再三表态并无威胁皇权之意,但也无济于事。

人心隔着肚皮,看不透帝王心中究竟在作何想。帝王也看不透臣子恭敬的外表下真实是在有何打算。

大将军一定也很累吧,面对这样一位多疑寡恩的君主。卫青每次进宫回来都浑身满是疲惫,冷汗湿透衣衫,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强作微笑。

李世民望向大步走在前方的刘彻,无声叹了口气。

“臭小子,又耍脾气了,还不跟上来!”刘彻看李世民慢吞吞走在后面,虽然面上神色未变,可皇帝实在太清楚徒弟的脾性了,听不得别人说卫青半句不好,一听就炸毛。

刘彻往日斥责霍去病时,常带上卫青,说他疏于管教,这小子立刻就会跳起来与刘彻争辩。现在长大了,脾气稍微收敛了些,也好不到哪去,照样是听到别人说他舅舅半个不字就发脾气。

哼。刘彻不禁笑了一声,他的确不喜霍去病这天大地大舅舅最大的风格,同时却也十分赞同。毕竟他也是那种听不得他人说卫青半个不好。皇帝向来双标,在这件事上,他更是双标至极。

小混球,性子也太像朕了。皇帝不止一次遗憾霍去病为什么不是他跟卫青的亲儿子,对霍去病愈发喜爱,心中因刚才的话升起的怒火渐渐消下去。

李世民三两步走到刘彻身旁,雪白的广袖轻抖,单手负在身后。

“陛下,这次可以由臣自己挑选熟悉的校尉,行吗?”

不管到时能不能换回去,该帮霍去病做的还是要先做到。

“就知道你小子会这么说。”刘彻一点都不惊讶,仿佛早已在预料之中。“朕早已下令,不给你配备任何裨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就临阵决断,独断专行吧。”

李世民低头称「诺」,旁人没有注意,就在他说完时,周围的时间似乎瞬间静止。等青年再抬起眼帘,漆黑的眸子较之前的飞扬更为凌厉寒冷,若一柄出鞘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