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汉唐]恰似故人来(51)+番外
孙思邈远游归来遇到携王知远亲笔信特地来寻的秦王属下。信中未提及来人身份,来人也对身份避而不谈。但言辞恳切,请求老先生多留在五台山时日,他家公子定会亲自登门拜访。
孙思邈医者仁心,这样的人亲自上门,家中定是有人重疾缠身,加之对他礼遇有加,于情于理孙思邈都只能暂停远游,等候那人口中的贵人上门。
李世民来时风尘仆仆,日头毒辣,登山耗了几个时辰浑身是汗。因此特地请药庐的童子指明水井,打了一盆清水简单擦洗,换上一身干净衣袍,整理上下后才入内拜访。
孙思邈已经听童子讲过来者是一年轻公子,简朴的衣着难掩一身雍容贵气。
当时贵族都好熏香,那公子进门时,衣袍上附着的香气扑面而来,闻之旦觉不似平常香腻,反而清新淡雅。
公子举止有礼,言辞谦和文雅,孙思邈对人印象颇佳。只是当他问公子可有带病人来时,公子便支支吾吾言语不详,偏偏对病情描述十分清晰,仿佛是亲身经历。
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孙思邈连病人都见不到,光凭听说怎么治,听到公子再三推辞,老先生不免有些生气,挥袖就要送客。
公子连忙起身,朝老先生恭敬一礼,轻咬下唇踌躇良久后,请童子关闭药庐房门,屋内只余他与孙思邈二人。
公子开口缓缓将来龙去脉道来,孙思邈初时惊讶不信。直到公子自手中取下信物才不得不信。
这种情况太过志怪,实在闻所未闻,难怪公子起初不肯说实情。
日落西山,碎星高挂夜空,药庐秉上烛火,随公子而来的其他几个人在小院里转了无数圈后摇头各自散去。
直到第二天一早,药庐的竹门开了,公子与精神矍铄的老者相携而出,一夜未睡,脸上并无半点疲倦,相反神采奕奕,好似松了口气。
孙思邈请公子去侧屋休息稍待,自己与童子钻入药房中,半日后捧出一个严严实实的包裹并一叠药方。
“药与药方都在这,事在人为,此病只能维持,无法根治。那位公子的身体何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公子接过包袱,将药方封入信封贴身揣好,身后跟随的一中年先生立刻奉上一袋黄金。
公子执礼道:“晚辈在此谢过先生,情况紧急唯恐耽误,日后晚辈定将报答先生大恩。”
孙思邈辞谢黄金,童子在一旁噘嘴,他瞪了童子一眼。公子会心一笑,道老先生乃世外高人,黄白之物定然入不得眼。但请先生一定要收下诊金,以全他的这份心意,先生也好去造福周遭乡邻。
他已经这样说,孙思邈亦不好推辞,只得让童子收下。
公子再三感谢后携几名随从下山离去,挺拔的背影渐渐隐没至青松翠柏后。
孙思邈捋须赞叹,这样的俊杰,定非池中之物。举手投足的从容与天性中饱含的悲悯,让他浑身的凌厉锋芒都能化作柔软。
且他身为贵族,丝毫不盛气凌人,虽并未告知名姓,但在这乱世之中能有这等人物存在,当真是一大幸事。
李世民求得治霍去病绝脉之体的药与药方而归,激动的半宿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时不时抬手看看昆仑玉指环,检查指环有无发光,他好能跟霍去病互换,最好霍去病能像上次一样直接神识被投过来。
一直到晨光熹微,他才终于忍不住浓浓倦意睡去,感觉到身边袭袭凉风,被冷醒才睁开眼。透过朦胧的视线,映入眼帘的是苍白的清月和弥漫浓黑雾气的无止尽虚空。
这个场景,似乎在哪见过。
李世民撑臂半坐,呼啸的风凌乱长发。他用手遮眼半眯双眸,透过指间空隙,遥见白月中倏然出现一道黑影,那身影渐近,仿佛踏月而来。
一身鹤鹊暗云纹长袍,外罩嵌银黑氅,发丝入冠紧束。因下颌圆润而显得略有些稚气的俊美容颜毫无血色,上挑的星眸眼角含煞,却充满无法掩盖的倦怠。
他低低咳嗽着,抬手摁住胸口,饱满的额头热汗直下,薄唇轻勾,淡淡道:“真没想到你我还能在此处相见。”
李世民皱了皱眉盯着霍去病,没被他带偏。
“你脸色怎地这样差?”
霍去病微微撇头,哼笑自嘲,“没什么,只是没睡好罢了。”
“你能骗得过大将军,骗不了我。心口又疼了吧,你是绝脉之体,为何不早告知我!”李世民神情严肃,语气多有责怪。
“哦?你已经知道了,那我也没别的好说的。”苦苦隐瞒许久的事终是被人戳穿,霍去病若无其事道:“既然我们还能在这里相见,也不枉相识一场,临别之际,就对你道一声珍重吧。”
“喂,你什么意思?!”察觉到霍去病整个人透出古怪,再看他明显一副决绝的模样,傻子都猜得到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那边,不会是元狩六年了吧……”
“你又从书上看到了?”霍去病不答反问。
“你杀了李敢?”李世民不确定。
“别提那名字,我听着恶心。”这话倒答得快。
“哈……”李世民一怔,直接气笑了开。他握紧手中的指环,饱含怒气道:“这混账指环坏我大事!只要是你没经历过的,即便我说再多次到你耳中也是消音,这无法避免……”他顿了顿,切齿继续道:“可你也太急躁了,怎能如此冲动行事!你身为堂堂大司马骠骑将军,手握实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愁对付不了一个李敢!为何、为何要……”李世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