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汉唐]恰似故人来(55)+番外
“尉迟…将军……本王失礼……”尉迟敬德当时就觉得很奇怪,因为秦王在他们面前从不会以本王自称。但他是臣属,自然没资格管秦王的闲事,现在回想起来倒是觉得,恐怕那个时候秦王的失忆症应该还没好。
几人在秦王回房休息后聚在一起好好商量一番,长孙无忌无心一句:“殿下的朋友不会就是他自己吧。”
李世民对自身的不重视大家都有目共睹。两日不眠不休,一日八战,三日不解甲。作战永远冲在最前面,深入险境,每每留下断后,让部下先走。
这样的主帅最能凝聚人心,也最能叫人心疼。因为他的心中第一位永远不会是自己。
他连犯气疾都瞒着,还是后来病情好转后,其他人通过梁亢口中得知是他气疾突发。
是以现在怀疑他口中的「朋友」是他自己其实不无道理。
几人越讨论越心揪,眼见月上枝头,这个时辰去打扰殿下休息不好。因此几人决定第二日早晨要跪谏秦王。
霍去病猛地惊醒后,睁眼发现自己在陌生的房间里。木帐床前竖起屏风,旁边的衣架整齐搭着浅色外袍及蹀躞带。
墨玄麟架在刀架上,漆黑的刀鞘上面錽金的花纹和装饰的各色宝石在屋外照进的旭日下反射斑斓的光。
他知道自己是跟李世民互换了,而且这次并不是指环的安排,是李世民故意的。
白痴!霍去病咬牙切齿暗骂,他知不知道这样做会有多危险!
胸中闷着一口气不舒畅,他大力一掌拍向桌面,桌脚受不住这样大的力登时折断一截。霍去病匆忙收回手,手指掩住薄唇,眼睛眨了眨。
李二凤贵为秦王挺有钱的,赔个桌子应该赔得起。霍去病放下断掉的桌腿,假装不知道自己是罪魁祸首。
他整理好衣裳,系好墨玄麟,拉开房门刚准备出去,惊讶见门外站着五位年轻年长,胖瘦不一的汉子。
人他都认得,就是一时搞不清楚这是哪出戏。
“殿下!殿下身系大唐百姓安危,西宫阖府上下亦是事事都需仰仗殿下。诸位将士敬爱殿下如自家亲人,若殿下有疾却再三隐瞒,这是寒了大家的心啊!”房玄龄当先半跪,痛心疾首。
作为秦王时霍去病与房玄龄相处时间不少。印象中房先生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博览经史,文采璨然。
李世民多次向他请教书中之理,他对霍去病也帮助良多。霍去病眼光高,能入他眼的世上没几人,房玄龄确实满腹才华,若是在汉朝当是丞相的不二之选。
而就是这个联合长孙无忌与王知远等人一手策划了「秦王当为太平天子」的房先生。如今舍弃了他的机辩,跪地用最朴实的话劝谏他此生效忠的秦王殿下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万不可将情况再隐瞒臣属。
这话没头没脑的霍去病根本不知道从何说起,心里一直唤着李世民想问明情况,然而对面无人应答。
他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李世民此时恐怕凶多吉少,因而心中更加焦急。
苦于不能表现出来,手握成拳在袍袖下不住颤抖,霍去病面上不动声色,眼神变了几变。
“诸位快快请起。”霍去病上前扶起几人,学着李世民平日的语气温和道:“如今休战,我整日悠闲,身体又怎会有事呢?”
他想来想去把话头重新抛给那几个皱着眉显然对秦王一番敷衍说辞不满意的臣子。
“世民,自从你从清虚观回来,我们见你面色凝重,又听你说要寻孙思邈。当时我问你身体可有不舒服,你避而不答。方今找到孙思邈了,你还是一句话都不提,妹妹和大伙都很担心你。”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子,有些话只有他说才最方便。他顿了顿,有些纠结道:“你口中的朋友不会就是你自己吧?”
霍去病:“……”
长久的沉默。
霍去病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脑子里乱哄哄的。
原来李世民不是一时兴起,好管闲事。从洛阳到长安,不,也许还没到洛阳伊始他心里就在盘算如何解决这件事。
一个人,本来与他的命运轨迹是两条不相交的线,只因昆仑玉指环阴差阳错让彼此产生交集。
霍去病一直不明白为何要让他二人互换,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让李世民去救他的命么?
是呀,他可是几百年之后的人,早知我的结局,明明知道这一换可能就永远回不来了,可他依旧义无反顾。
放在床头的一大包药,李世民那么讨厌药味的人就小心翼翼的守着浓浓的药味入睡,宝贝的跟什么似的,就算再坚硬的心肠也会被触动柔软。
真是个,心里只顾着别人的傻子。
霍去病眼眶微热,贯是冷硬的神情倏地柔和,唇角不自觉微翘。
除了舅舅和陛下,能让他情绪波动的人和事很少。似乎生来就少牵挂,这样走时才能走得干脆。
只不过,遇上了这个几百年后的人,那人用满心的热情要让霍去病同这个世界重新续上弦,初心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那句——
武帝一朝若是没有了骠骑将军,那该多无趣。
见秦王殿下突然仰起头,似乎在极力压抑着什么。长孙无忌几人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戳破了秦王的心思,不免更加紧张。一时担心秦王的身体,一时又觉得自己说话太过,应该再委婉一些,顾及到好面子的殿下。
霍去病吐出一口气,背过身摆摆手道:“我无事。”
“我真的没事,劳烦诸位为我担忧,是我之过。”霍去病无奈,一个谎言只能接着用另一个谎言去掩盖。而如果事实半真半假的话,往往最不容易被猜透,是以他选择澄清一半,“不过那个人,的确是我的至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