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庄古县就是乱七八糟,到最后都是找到樊城身上,可樊城一个人哪里看顾得过来?
樊城听后着实压力山大,十分可怜地看着还灵,还灵却硬起了心肠。
庄古县地盘不小,他也会想办法扩充人口,想想后世一个市的面积,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千口人,这不是闹呢吗?
只是怎么扩充还要思索一下才行,不能挑战秦国律法。
如果樊城现在都扛不住的话,以后人多了他要怎么办?不行就趁早下课。
他对樊城满意归满意,但也不能强留他在不合适的岗位上,反正总有地方能安排他的。
将那些儒生都交给樊城处理之后,还灵便观察了两天。
这些儒生倒也不完全是好高骛远之辈,他们一边在准备考核一边还经常走访。
庄古县的组成比较复杂,有本地人也有以前的赵地流民。
本地人占据所有人口的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都是流民。
一开始双方都比较谨慎,接触不多,赵地流民是刚到了陌生地方不敢放肆,本地那些则是担心来了这么多外地人,人数还比自己多怕被欺负。
不过经过不到一年的相处,大家完全没有了这个顾虑。
匡信等人觉得很有意思,询问之后才明白是因为县衙保持了绝对的公平公正。
不存在谁跟县中官吏有亲就偏袒的情况,司法公正已经让县衙从上到下都有了信誉,黔首们也就不担心了,只要守法好好过日子,没有人能欺负他们。
匡信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在看到县衙贴出来需要招揽人手的官职的时候,更是开了眼界——上面很多职位他都没听说过,但仔细看看就觉得这分工真是条理分明,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一时之间原本不太想要留下来当县官的儒生也想尝试一下。
赵高看着这些儒生兴高采烈的样子,不由得问道:“公子不怕他们抱团?”
这些重要部门都给了他们,到时候儒生沆瀣一气,岂不是架空了县令和县丞?
还灵伸出食指摇了摇说道:“不必担心,他们抱不成团,而且等过一段时间我还会加一个名为霜台的部门对他们进行约束,放心吧。”
所谓霜台就是御史台的别称,御史嘛,负责的就是纠察弹劾百官,怎么可能让他们一家独大?
更何况冬曹也就是工部这个部门也不会归他们啊,怎么也要找墨家子弟来担任才行,要不然回头他想做点什么东西,结果一问三不知,说不定还要反对,他找这么一个人是来添堵的吗?
儒家子弟已经留下了,不想让他们占据所有重要部门那就引入竞争机制好了。
赵高一听就知道这位公子心中有数,心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像这位公子对朝政的处理比扶苏公子更有经验一些。
当然也可以说庄古县人口少不代表什么,但这个框架……但凡有点远见的人都能看出非常详细完善,甚至比现在大秦的框架更加完善一些。
赵高能够看出来,嬴政当然也能看出来。
于是,嬴政第一次安排人把他喊回了咸阳宫。
第92章
在回到咸阳宫的时候, 还灵身边还带了两只鹦鹉。
这两只鹦鹉都是开智过的鸟妖,当然说是妖怪,实际上修为非常低微, 但他们天生就能说人言却又有了很大的优势。
还灵之所以带他们过来就是想留给嬴政给他传话用。
嬴政安排的人跑了一天才到庄古县,还灵来的时候也要跟这人一起回来, 导致只能坐车一路晃悠过来,实在是有点耽误时间。
有鹦鹉传信大概就是早晨嬴政下令, 中午他就能来陪着他爹吃饭了。
另外一只鹦鹉自然就是给扶苏的, 毕竟他们两个还在合伙开店, 有点什么事情也能及时沟通。
两只鹦鹉乖乖跟在还灵身后飞的场面吸引了许多人,好多宫人路过都要回头看两眼,更不要说宫中守卫和巡逻卫。
于是还没等还灵到承合殿, 嬴政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在看到还灵带着鹦鹉进来的时候他微微抬了抬下巴:“这又是什么?”
还灵将其中一只羽毛颜色最鲜艳最漂亮也最懂事的鹦鹉召到手上, 然后缓缓递过去说道:“下次父王有什么事情召儿臣进宫就直接跟这只鹦鹉说一声就好, 他会立刻去给儿臣传信。”
嬴政见这鹦鹉实在漂亮, 便抬手摸了摸鹦鹉。
这只鹦鹉倒也不傻,似乎很清楚食物链是什么, 讨好卖乖地用脑袋蹭了蹭嬴政的手,还嘹亮地喊了两句:“王上万安, 王上万安!”
嬴政顿时失笑:“你教的?”
还灵摇头:“当然不是, 他是开过智的就是修为不高, 用来传信正好。”
嬴政转头对黑米说道:“安排两个人专门照顾他。”
他说完看了看另外一只鹦鹉:“这是给扶苏的?”
还灵应了一声:“对,劳烦父王身边的内官去给大哥送去。”
嬴政对着黑米点了点头, 等黑米出去安排之后, 还灵才疑惑问道:“父王忽然召唤儿臣所为何事?”
嬴政问道:“听闻你在庄古县加了许多官职?”
还灵听后心道不好,忙着搞平衡忘记跟嬴政报备了,他连忙说道:“是儿臣疏忽, 忘记写奏疏呈上。”
嬴政摆摆手倒也并不在意这些,权力是他给出去的,又怎么会苛求?
年轻人不周全才是正常的,若是事事周全,他都要怀疑这小狐狸是不是老妖怪装嫩了。
他不过是得到消息之后对于这样的官员构架比较感兴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