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的新太子更是一绝,直接搞了个什么“招聘考试”?
第347章
考试是还灵跟嬴政申请来的, 打算当作科举的试点。
对于科举,嬴政早就有兴趣,只是之前要忙的事情很多, 哪怕是打败了其他国家也不代表大秦的统治是稳定的。
这些年下来,大秦统治逐渐趋于稳定, 或者说是朝堂足够稳定。
不过也有很多人发现以前秦国的那一套治理方式应对如今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已经越来越吃力, 随着和平时期到来, 没有战乱的情况下人口也会逐渐增长, 以前那一套行不通了。
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给六国能人志士一个上升的通道。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秦?说是因为忠诚没人信的,礼崩乐坏的时代,谈忠诚是很奢侈的事情, 不过是因为随着故国消失, 原本的那些贵族会沦落为平民, 甚至有一些人连平民都做不了。
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反秦, 这些人藏在暗处,要人有人要钱也有点钱, 想要彻底剿灭也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
既然想要找他们不容易,那么就干脆扶持新兴集团跟他们打擂台, 什么楚地、燕地, 以后都是大秦的国土, 他们的出身不会影响任何东西,只要有能力都能通过科举一步登天。
到那个时候, 渴望升官发财的人会自动自发地维护大秦统治。
只是千年之后的东西也不适合直接搬到现在来, 更何况纸张推广不易,想要实现全民科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现在倒也不必想什么全民推广,先一步步来, 让大部分人默认通过考试可以提升阶级比较有用。
还灵直接将赵高提为太子舍人,这算是东宫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官职,另外一个重要官职是太子傅。
这个官职……嬴政直接按了下来,他觉得暂时不需要别人来教导儿子,万一给教歪了怎么办?
李斯原本是很合适的,但嬴政还是防着他一手,担心以后他有不臣之心,或者以臣凌君。
有了太子傅这个名号,还灵想要收拾他总要顾忌一些,还是别让他当得好。
赵高的启用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毕竟是从县令直接成为太子舍人,这不算是一步登天算什么?
不过还灵已经放出话去,太子舍人一共有三个名额,另外两个会通过考试选拔出来,一瞬间许多年轻人都摩拳擦掌。
而年纪大一些的则盯着太子傅这个位置,太子傅将来就是王傅,哦,现在换了一个称呼是帝师,一旦成为帝师,家族的未来就稳妥了。
只可惜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似乎都没有这个意思,他们只能按捺住心情开始督促家里的年轻人好好背书。
要知道太子已经将考试的范围都划出来了。
只是这个范围着实有些广泛,诸子百家几乎都有涉猎,其中有三个学说题目会稍微多一点。
前两个大家都能理解,一个是法家一个是儒家,但第三个竟然不是他们以为的任何一家而是已经没落的墨家。
讲道理,就算是农家他们都比较能理解,毕竟太子之前一直在忙活着育种之类的,对农业看起来很是关注,但为什么是墨家?
还灵也不管其他人的疑惑,反正我就要这么考,你们爱学不学。
经典名言:你不考有的是人考。
现在东宫官署几乎都是空的,只要进去就是原始股,更不要提太子还算厚道,赵高这样早期跟着他的他都没忘,只要不出大错肯定没问题。
不过很多人也开始猜测,始皇帝选还灵当太子是不是因为他们父子脾气像。
虽然还灵看上去温和很多,也不轻易杀人,但这说一不二的脾气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一次考试还灵没有亲自出题,只是将自己的要求告诉赵高,让赵高去忙。
别的不说,赵高在揣摩老板心意这个赛道上几乎没有什么对手,就算李斯也不如他。
李斯能够得嬴政青睐本身就是因为他们思想同频,而还灵跟赵高的思想是绝对不会同频的。
可赵高就是有本事将题目拟定的完全符合还灵想法。
还灵对此十分满意,然后继续去跟扶苏做交接。
过完年扶苏就要走了,还灵本来还想劝他多等等,结果扶苏表示春天正好是草原上青黄不接的时候,边关那里最容易产生摩擦,他正好过去积累一些经验。
还灵也没办法,只好接过他手里的工作。
扶苏之前负责今年封禅泰山的事宜,驰道已经修得差不多,行宫也都安排妥当,剩下的事情就是给一些新建行宫做软装,然后计算时间,沿途路过的城镇要安排好安保事宜。
林林总总琐事很多,别的不说,只是装文书的箱子都送了好几趟。
这还都是纸质,若还是竹简,只怕得用车拉才行。
扶苏将事情都交接差不多之后便说道:“你回头挑选一些信得过的有能力的人去各地巡查一下,一定要将事情办妥,别出差错。”
虽然是半路接手,但这件事情的确是还灵当上太子之后负责的第一件大事,如果中途出问题,他这个太子必然会被质疑。
以前支持扶苏的都被按下去了,但不代表没有支持别的皇子的。
还灵点头说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扶苏对弟弟当然是放心的,这么多年来,还灵做事情不说滴水不漏也真的没出过什么事情。
等交接完之后,送走扶苏,还灵看了一眼目前工作进度,想了想直接将白雀喊来。
嗯,自从方城开始动工之后,他这里的妖手就不太够用,身边得力的弟子都安排了出去,就算他当了太子都没让梦林他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