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158)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可是在谁手里又有什么关系?

兵马都要吃,要武器。

史苗又问贾赦:“就算有兵,没有粮草武器,兵马如何先行?”

朝中盯着各处米粮那么紧,就是防着有人私下屯粮屯兵。

这个时代又没什么超高音速导弹加核武器,几发过去就把你物理抹平。

就算现代战争,后勤做饭都还要大练兵呢?

史苗这个半吊子不算,勉强听点新闻联播长大的都明白的道理。

贾赦这种没带过兵的。

纸上谈兵都做不到。

还有那个最近跳得越来越高的义忠王。

现在这个皇帝,朝堂的基本框架稳稳当当,造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贾敬去站队哪个皇子都还好说,怕的是和义忠王府瞎掺合。

见母亲说得处处有理,贾赦只能歇了那份刚刚被贾敬挑起来的心。

“孩儿愚钝。”

史苗无奈,他倒也不愚钝,小心思活络起来了。

史苗:“我也不聪明,所以什么都不做。咱们家好生过自己的日子。”

看看贾赦这个小身板:“凡立军功者,骁勇善战,智计无双,还要命中够好,天时站在你这边。”

“这几样咱们家都没有,兵书都没读透几本,就不要去和那群老狐狸混了。”

贾赦被说得脸红,他看的兵书确实不多,更别说读透。

他还是对吃喝玩乐比较在行。

史苗问贾赦:“你真有好处,会平白无故分给旁人啊?”

肯定不会,贾赦在这方面可精了,半点亏都不想吃。

史苗走到贾赦身边,戳戳他胸口:“不过是被旁人弄在前面,当了草船借箭的草人。”

贾赦想想自己变成扎满箭簇的稻草人,顿时起了一声鸡皮疙瘩。

“孩儿知道错了。”赶紧认错,但贾赦又担心:“敬大哥那边……”

贾赦觉得,这个事情还是要提醒敬大哥一下。

不料母亲却道:“左右你敬大哥听不进去,随他去,翻不出多少风浪。”

贾敬敢背地里撺掇贾赦,史苗也不想给他留什么面子。

贾敬真要能翻起大浪,何必巴巴要把远在金陵的荣国府拉上车。

兴许在贾敬认为的盟友眼中,荣国府比宁国府有分量。

金陵城这个年,过得实在太热闹了。

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史苗都怀疑等皇帝真下江南的时候,未必会有这几日热闹。

甄家的文会还在筹备之中。

京城皇帝陛下年后要南巡的消息一传开,各方人士都铆足了劲往里面挤。

能参加文会,作品有幸被收录,再呈到圣上跟前。

有些人一辈子,能有这种荣耀,情愿第二天就死了。

史苗的感想就是,赞助商挺多,甄家应该能大捞一笔。

出不了人,又出不了才华的,还能出钱。

史苗也想过要不要在自己的文报上搞个某某专栏收点广告费。

可惜她们是国公府,真这么做就等于给商户背书,风险有点高,最后还是算了。

当下江南忽然也涌现出来一堆公子、居士。

什么钟山四少、崇正三杰、枫晚居士,一夜之间,江南文人似乎人人都有了雅号。

林海也不例外。

不过他的雅号各有各的叫法。

因为长得好看,有人叫他玉面公子,听着像是西游记里面那只玉面狐狸。

不妥当。

也有人说公子如玉,所以叫他如玉公子,但又觉得太过普通,不够有特色。

最后因为他姓林,旁人就加了一个玉字,就叫玉林公子。

这一回还有一个受益人是李家的李焕。

早前因为逼死女儿那件事,李家着实被唾弃了一段时日。

而今因李焕文采斐然,渐渐又找回了名声。

甚至有人觉得李焕无辜,分明才华横溢,却被家事所累,好生受了一段时日的委屈。

于是乎李焕凭借才情,在江南的公子中又得了几分地位。

……

甄家对文会的事情大包大揽,偶尔会派人来问一问荣国府的意见,走个过场。

史苗这边照例是过年的各样安排,庄子上的东西入账,走动贾府其他金陵几房。

正月初五,大儿媳妇一朝分娩,得了一个哥儿,史苗荣升为祖母。

处处都是好意头。

传言圣上从京城起驾动身,是在二月二以后。

江南这边,还要急急忙忙把文会给办起来,又要忙着筹备接驾的事宜。

这一回圣上不是专程往江南来,半道上还要督查各处春耕。

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为期十日的江南盛会,正式开始。

这次预备了好几个会场,难得甄家有心,知道给女眷们预备场子。

挨着女子会场园子,是各个年轻公子聚集的专场。

两个园子中间还立起架子,新得的诗词文章,择其优秀的,马上就会被誊抄展示出来,供人点评。

那些资历更老一点想往上奔着仕途去的,和各个大人们搅和在一处,不来掺合这一场。

故意将这两个场子安在一处,不就是为了搞个相亲局。

江南一地从金陵到姑苏多少俊秀女儿家,点得上名号的都来了。

那些个猎奇的人,没心思去掺合什么官老爷的局面,不想耗费心力去琢磨,当下的局势。

可不耽搁看漂亮姑娘俊秀公子。

是以这一处各有各的热闹。

史苗看着精心打扮的姑娘和夫人们,顿时理解了皇帝为何喜欢后宫三千佳丽,美人嘛,爱看。

既然是文会,肯定要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