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166)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秦督军家以为有的是人家上赶着与他们攀亲事,却不料京城来的郡王、伯爷,没一个看得上秦家。

当然还有一直立人设妄图得到好评的李家,他们家倒是不会肖想什么四王八公。

只想着能挑个好人家。

最后原先想定亲的女方家,反而犹豫了,改了念头。

又因那些原本金陵城内不太看得惯李家清高的公子把先前李家姑娘的事透露一二,李家方才因为文会好起来的风评,忽然又回去了。

是以更有人讥笑李焕:“总比等来等去,机关算尽,什么都没轮到的好。”

对于荣国府那位贾二十四和林家公子的亲事,倒也有人评价,两人是才子佳人,最是相配。

不过这些儿女亲事,在圣上御驾南巡面前都不够看。

旁人也无心议论这些,多是关注今日圣上见了谁,说了什么话,可有砍贪官污吏的脑袋。

自打皇帝陛下一来,荣国府里贾赦和史苗日日都要出来伴驾。

史苗去淑妃娘娘那边陪着说话解闷。

贾赦在这一头招呼皇帝陛下。

圣上比以前在京城时也没多大变化,精神矍铄,红光满面。

看见贾赦虽然在一群大臣中十分年轻,但样貌端正,便指了位置,让贾赦坐到皇子旁边。

贾赦谢过皇恩,挨着十皇子坐下。

也不知这回皇帝陛下葫芦里卖什么药,带着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十一皇子南巡。

这几个皇子,还都是一年前后脚出生,十四五的年纪。

贾赦看着面前的天青釉莲花酒盅,心里不由想起小妹说的。

带这么多儿子来江南,难不成是养蛊吗?

皇帝陛下似乎从失了太子的伤感中走出来了,举着酒杯笑问贾赦:

“爱卿久居江南,可有思念京城啊?”

果然,不能掉以轻心。

忽然问他想不想回京城,这个问题不是能随意答的。

贾赦也跟着呵呵傻笑,拱手道:“回圣上,臣虽祖籍金陵,但自小就在京城出生长大,当然会想念京城,只是臣觉得,臣在金陵,比在京城有用。”

不能说想,不能说不想。

下面的人都觉得贾赦应对的还算不错。

果然圣上也是龙心大悦,点头:

“你是有点用,今年你们荣国府递的折子,朕看了,难得不曾懈怠,你母亲可好?”

贾赦连忙道:“承蒙圣恩,一切都好,母亲还预备今年试种一些外邦搜罗到底新菜品。”

陪坐的王公大臣心中暗道,这一位明知国公夫人得圣上欢心,又把他娘老子抬出来当挡箭牌。

圣上果然被吸引过去:“什么菜品?”

贾赦还卖起了关子:“陛下,臣的母亲说,尚未种出成果,命臣不可多言,这回母亲试种的主粮不多,若有成效,必定上报朝廷。”

史苗确实在各处搜罗新品种试种。

只是从去年到今年,荣国府就没怎么闲下来过,她都没机会去庄子里。

还好早前培养了一批如王大丫这种能办事的技术员,都是庄子上的人来汇报情况。

皇帝陛下喝的高兴,又命令官员们:“好好好,你母亲严谨,你们要一力配合。”

贾赦也没吃独食,还记得把江南的官员也捎上一句:“民以食为天,各位大人都谨记圣上的教诲,非常上心,好几样的新作物,都是大人们寻来的。”

小心应付一回宴席下来,贾赦吃是没吃进去多少,反而因为全程紧张,加上宴席上好些菜色都放凉了,感觉自己脾胃不和。

偏生这时候还有一个不长眼的内侍,本来轮着他服侍贾赦,却忽然打听:“小的听闻将军家中还有个未出阁的小妹?”

贾赦心里不乐意,但又顾忌着此人是随驾内侍,忍着性子:“是有一个,已经定亲了。”

这小内侍才不问了,送走贾赦,又去把刚刚探听的消息告诉他干爹。

反而挨了大公公一脚。

“蠢才,蠢才!这位小将军,年纪轻轻国公爷就没了,长兄如父,姊妹关系好得很,你这么问法,那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谁能给好脸色?”

但大公公得了消息,面色也有所缓和。

可惜小内侍不敢再问,干爹到底是为谁打探这件事。

小内侍满腹委屈,他记着干爹的心事,如今反而成了错处。

贾赦到了家中,气的胃涨,妻子周氏用姜汤化了丸药,喂他服下。

今日喝了酒,贾赦本来想逗一逗儿子,奈何嬷嬷们不许,他更加郁闷了。

妻子周若也劝他:“那些人本来就是如此,若无好处,他们便不会奔着来了,好在母亲有先见之明,大爷也莫要气了,一会儿病了,母亲又要操心。”

如此这般,贾赦才略好了些,每日仍旧去服侍御驾和几个皇子作伴。

御驾离京之时,史苗和贾赦皆瘦了一圈。

……

第86章

御驾南巡,最后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原先金陵城里被人看好的秦督军家公子,还有李焕,乃至告老的杨侍郎家孙儿,都没轮到好亲事,圣上也没再给余下的九皇子、十皇子、十一皇子定下人家。

仿佛之前闹得轰轰烈烈择婿和择媳,

只是为了掩饰陛下给八皇子定的那一门亲。

自从荣国府给贾敏定亲的消息放出去,那群跃跃欲试的人,终于偃旗息鼓了。

圣上没那么闲,当面却没问过半点什么荣国府的婚事,临了走的时候,给了荣国府一道嘉奖圣旨。

金陵一地的官员暗自猜测,这回荣国府把姿态摆的那么低,显然又讨了圣上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