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213)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离了林如海,另嫁一个,史苗也会尽力给她找个好的。不想嫁出去,招赘也行。

不开心自己过也行。

反正她史苗的姑娘,选择多得很。

贾敏知道母亲的性格,这种话她会对自己说,肯定也会对林海说。

所以在这件事上,夫妻二人倒是很有默契。

林海经过父亲那件事,也对此事没了执念,甚至觉得是自己耽搁了贾敏。

满家里哪个敢提半句?

所以贾敏嫁过来一直过得挺开心,暂时还没想着要分开。

苏家四奶奶姜瑶,在原先就贾敏第一次见过以后不久就有喜了。

肚子似乎就没闲下来过,三年不到就抱了俩,而今又有了第三胎。

从养生来看,这样对身子不好。

但这种话,又有几个人敢说。

毕竟多子多福。

贾敏好心说这种话,兴许还会被人讥讽嫉妒苏家四奶奶肚子争气呢!

不用也有美中不足,苏家四奶奶前两个都是姑娘,开了两次花,不知这一回会不会结果。

林海和贾敏就这样对着傻笑了好一会儿。

林海收了扇子,敲敲贾敏纱衫下的藕臂:“今年想去哪里玩?”

国丧已经过了,早就该出去玩。

只因天又热又有雨,谁都懒得动弹。

贾敏懒懒的又歪下去,林海凑过去左右开弓给她扇凉。

贾敏笑道:“天太热,哪儿都不去,等凉一些……过了中秋重阳……”

“我要去庄子上,我就不信了,种不出母亲说的草莓来!”

林海想着,要去金陵也使得,母亲能和好友讨论学术,贾敏也能回去看亲人,他也想去一回崇正书院,给山长拜六十大寿。

见贾敏为种不出那种叫草莓的东西发愁,林海又逗她:“要不要去庙里拜一拜神农氏?”

贾敏翻了个身:“我们这边可没有神农庙。”

林海又道:“哪里没有,早前我在外面,听说他们想江口修一座镇江,修好了我们去拜。”

贾敏听他随口胡诌,又一咕噜坐起来:“你又说胡话,用神农镇江?他老人家好像也不管这个。”

况且就林海说的修庙镇江,还不知是从哪儿编来的。

林海却十分笃定:“兴许还有别的神仙,等修出来就见分晓了。”

贾敏还是不信,没想到这回林海并不是嘴上跑马,姑苏府还真有要修庙的事。

官府发了告示,好些商户募捐,征徭役,只说过了秋,农闲时候就动工。

八月初的时候,就有一批风水堪舆的先生去选了地方,点好位置。

因为苏家老太太八月底过大寿,贾敏打算等九九重阳以后再去金陵。

过了八月十五,时间空出来几天,林海和贾敏就想去姑苏城郊外的庄子上小住几日。

徐慧听说他们想出去玩,也笑盈盈的撺掇他们只管去:

“去吧!在家里闷着无聊,我就不和你们去了,坐车浑身酸乏,瞧着有什么好吃的野味,给我带点。”

徐慧本来也不是特别热衷出门,之前和史苗一路,交谈间受到很大启发,自打去年年底回来,就一直在编书。

她想编出一份深入浅出,有一定算学基础就能层层进阶学会观星算时的书籍。

当下只觉得时间不够。

徐慧觉得自己好像老了。

看徐嬷嬷,两鬓也比去年更白。

徐嬷嬷就更老了。

打发走两个孩子,徐慧这里就有点冷清,她对徐嬷嬷笑道:

“他们出去走走也好,苏家那边前后成婚,如今已是要生第三个了,旁人肯定有话说。”

徐慧怎么说也是个太太,心里明镜似的,该知道的都知道。

他们家如今没个动静,外面早就有人议论开了,尤其林海在外名声不小,贾敏更是名声大。

同样招来的议论也大,那些妇人聚在一处,总是家长里短,这家添了,那家死了,又是哪一家屋里出丑事了。

徐慧也是被如此议论过来的,对于贾敏,那些口舌是非,只会多,不会少。

徐嬷嬷还能说什么呢?

自己家太太就是过来人。

徐嬷嬷也道:“还早呢,太太也是快三十才添的哥儿,老爷走了这么多年,保不齐又有动歪心思,做出那种事……”

她也不想给过世的老爷留什么面子。

嘴上不明说,心里也存了个疑影儿。

没准当真是林家男丁的原因,世上好些怪病。

传男不传女的有,传女不传男的也有。

徐慧也懒得纠结这个,荣国府的亲家母也料到了这一点,还是愿意姑娘嫁过来。

可见有真情在,两个孩子亲亲热热的,不比她以前和林老爷‘相敬如宾’好?

徐慧仍旧去整理自己的书稿,夜深才睡下。

林海他们虽然要出门,但也不急,一早上慢悠悠起来,还闹了一回才放贾敏去梳头。

穿上昨个选好的衣裳,贾敏觉着自己的荷包颜色不对,翻出来林海的几个挑挑拣拣。

林海一脸笑容宠溺,摇着扇子等她慢慢选。

“大爷,奶奶!”

太太院里的大丫头木棉冲进来,煞白着一张脸:

“太太今儿晨起跌了一跤,昏死过去了!”

贾敏和林海哪里还顾得上挑拣荷包,得了消息,几乎是抬腿就往徐慧院里跑。

昨个儿还说说笑笑让二人好生出去玩的母亲脸色灰白躺在床上。

唇关紧闭,还有一丝气息。

林海心下一沉。

当年父亲弥留的时候,就是这个模样。

屋里的丫鬟跪着,负责伺候衣裳洗漱的木香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