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233)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走过回廊的时候,老远就听见大儿媳妇训斥的声音:

“不可以让他们去玩水,谁不听话,一会儿让大老爷回来收拾他们……”

这么热的天,谁不想玩水呢?

史苗都想在后院给自己挖一个泳池了。

天一热,整个荣国府都懒下来。

从花木到人,都无精打采的。

史苗热的不敢睡午觉,生怕中了署。

今年气候有些反常,大该是又一波的厄尔尼诺现象。

院子外面乌糟糟的声响,还没到几个小子放学的时间。

史苗脑袋发胀,从竹塌上坐起来:

“大热天的,外面出了什么事?”

大儿媳衣裳后背心都汗湿了,扇着扇子走进来:“珍哥儿母亲没了。”

史苗脑袋嗡的一声:“几时没的?!”

“说是六月初二。”

史苗镇定下来:“你安排妥当人过去。”

大儿媳答应下来就又晃着扇子转身出去。

史苗坐在塌上,看着手里的孔雀羽扇子发呆。

贾珍没了母亲,那贾惜春哪儿来的?

没准变成了甄惜春。

现在贾赦屋里也没有女孩儿出生。

迎春比黛玉大。

乱就乱得更彻底吧!

有福之女,不进无福之家,原著里要不是贾母心疼抱过来养。

当贾敬的闺女和贾珍的妹妹,也够难的。

奔丧的人第二日就快马启程,这样热的天,丧事并不好办。

史苗记忆中,贾敬的妻子周氏脸色一直蜡黄蜡黄的,算不得好,神情也多半是挤出笑容的强颜欢笑。

史苗也没机会问她开心与否。

纵使问了,周氏那种性格,也要强装出好来。

然而周氏这样的一生,正儿八经的诰命夫人,已是多少女子求之不得的荣耀了。

今年天热得早,凉的也早。

七月里就凉快起来。

中元节以后,史苗想着出去走走,贾赦提议去清虚观。

正好那边张神仙云游归来,还能给仙逝的宁府奶奶念念经。

史苗还没进来,先行一步的赖大就把道观管事的几个叫过来敲打:

“老太太是出来玩的,不为着神佛,你们只管招待好了,到时候少不了香油钱。”

赖大还没训完,眼看女眷来了,一群人急急忙忙从侧门避开。

史苗看清虚观,还是几年前那个样,就连庭院里那颗柏树都没长多少。

张道士捧着一盘子黄符过来,笑道:“几个哥儿的寄名符都在这儿。”

大奶奶让身边小丫鬟接过去:“何必劳您老人家一趟,让个小子送来就成。”

张道士笑道:“小子们毛手毛脚的,不放心。”

张道士原本想和老太太说几句话。

今日察言观色,气氛似乎不对,人精似的老道士没多话。

史苗给什么东华、文昌、九天玄女进了香,又给贾珍母亲烧了纸钱,点长明灯,大约就是各家夫人去观里会做的事。

离开的时候日头西斜。

史苗看见一个眼熟的小公公和观里的小道士耳语几句,二人悄悄顺着墙根进了观。

史苗长了个心眼:

“张神仙除了咱们家,平日都和哪些人交好?”

今日看那个‘张神仙’,气质有点油腻,半点修道之人的清正气也无,史苗心里存了疑影。

史苗叮嘱贾赦:“留心着……他终归是咱们家的替身。”

第120章

这张道士借着荣国府的风儿,在京城混得挺好,毕竟哪一家都少不了求神拜佛的时候。

偏生他还是荣国公替身,史苗也要面上客气几分。

贾赦心里默默记下,略叫人一留意,才发现张神仙和四姓王爷都关系不错,甚至和几个皇子都有往来。

就说先前犯了事的义忠千岁,张道士也有交情。

拿母亲的话说,就是京城一支交际花。

果然要留心起来,不然将来真出了事,账都要记在荣国府头上。

贾赦心里慢慢谋划着,面上却还是老神仙的叫着。

转眼黛玉百日了,这回不得不请人。

从荣国府这边的亲戚,到林如海的同僚,分了三日才把人请完。

贾赦还觉得不够盛大,把林如海那边小宅子着实嫌弃了一番。

贾赦:“他们家中又不缺银两,先前好心让人看了宅子,竟然不要。”

史苗坐在上首:“当然是有多大官办多大的事,圣上眼里不容沙子,最容不得僭越。”

贾赦等人想到原先宁国府的破事,都闭嘴了。

真是好日子过多了,渐渐泛起奢靡之心。

京城的环境如此,贾赦也被影响了不少,总觉得别家如此,自己家怎么就做不得。

林如海这边倒没什么意难平,每日上班打卡,回家带娃,日子过得挺美。

一般到晚上,林如海就是带娃主力,若不抓紧时间和黛玉互动一下,林如海就只能得到一个熟睡的女儿。

黛玉实在是太给他这个爹面子了。

四个月出头,就有要咿咿呀呀的趋势。

林如海抱着黛玉:“黛玉啊!爹爹回来了。”

黛玉咯咯咯笑起来,自顾自的开始说婴语:

“啊呜呜。”

“啊噗噗。”

林如海觉得闺女听懂了:“小人精,想来过几日就要会说话了。”

贾敏看着这父女俩有模有样对话,笑道:“牙都没长几颗,说话还远着呢!”

反正林如海坚决认为黛玉就是在聊天:“我就觉得咱们家闺女比别家孩子聪明。”

贾敏对自家姑娘还是很有信心的,不枉她现在开始研究早教。

贾敏:“说话肯定比别家快,不然也对不起咱们每日对她唠唠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