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
贾敏道:“忽然有些羡慕前朝,虽说品阶有限,但也设了女官。”
前朝宫中设过女官,和如今后宫里的选秀进去的女史不同,那是正儿八经有品阶有职责,甚至有一些权力的女官。
虽然这份权力仅限于辅助皇后管理后宫。
但有正经官服、官碟还有俸禄,甚至还有辅佐太子,拒绝皇家婚配的。
不可谓不传奇。
林如海笑着打趣贾敏:“奶奶莫不是有
意也想封侯拜相?”
贾敏颇为认真的点头:“我确实有意,也好为玉儿做个表率,世事难料,总要为她多想几条路子……什么父兄夫君,未必靠得住。”
林如海顿时就笑不出来了。
他记性好得很,当年苏州府苏家四奶奶那件事后,贾敏也是怪怪的,开始料理嫁妆,还说什么将来有了女儿就给她,没有就自己过。
此去荣国府上拜年,人多口杂的,指不定哪个说话又不好听了。
没准还是林家的。
对了,林家先前送节礼的人,是过了年才走的。
林如海心里发毛,七上八下,把管家和几个心腹小厮都叫过来拷问:
“是哪个不长眼的,又说了不能听的话?”
小厮们是一头雾水:“爷,这家里哪儿敢啊!谁不知道姑娘是您的金疙瘩?”
这下林如海更加确定了,明面上不敢,背里肯定敢呢!
林如海也着急,总不能叫妻子误会自己。
想来也只有往荣国府去寻岳母大人,从中调和。
史苗听说林如海来了,且是独自一人来的,十分纳罕:“你怎么自己一人来了?她们娘儿俩呢?”
林如海像是一副来请教学问的姿态,谦虚得很:“小婿前来,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老太太。”
看样子还真是一个人来的。
史苗想了想,现在林如海和贾敏当中要是出问题,大概也只有那件事。
史苗倒无所谓了,林如海表现是很好,但他也是这个时代养出来的男子。
史苗风轻云淡的反问:“怎么了,是不是你要收什么通房,纳什么妾,她不愿意?”
林如海脑门出汗,矢口否认:“不不不!苍天可鉴,小婿岂会有这等心思?!”
肯定是有人提了。
林如海愈发笃定。
史苗也没质疑他,反而心平气和说起此事:“我自然信你今日没这般心思,但将来难说……若我们家敏儿就只有黛玉呢?假以时日,你会不会有心?”
林如海一时难以答话。
是的,他不敢应承,不惑之后,若还是无子,他也不是没想过。
终归年过四十,也算不得逾矩了。
倘若他还有个兄弟姊妹可以过继,林如海也不强求,可是他偏偏没有。
史苗自己在这边生活得久了,也理解林如海的压力。
只要他别把压力放在贾敏身上,史苗随他去。
史苗不是圣人,也有自己的私心,红楼梦里写得不明不白,林如海那个夭折的儿子到底是不是贾敏生的。
史苗不能肯定。
但贾敏已经有了黛玉,而且贾敏生了黛玉之后,史苗明显觉得女儿身体不如前,她再不想女儿贾敏冒险了。
为了给林家传宗接代搭上自己,不值当。
还好史苗从小给贾敏灌输到位,贾敏当下养着黛玉,还没因为这件事内耗过。
反正谁敢耗贾敏,史苗已就亲自出马去耗他。
林如海也不能幸免。
但史苗也不干那种强迫别人的事,林如海这些年还是很好的。
可惜再怎么好,也不能用感情要挟贾敏去豁出性命给他生儿子。
这是史苗的底线。
倘若顺其自然有了,那就是天意。
倘若他敢弄出什么偏方滋补求子的事。
有多远滚多远。
所以史苗还是很通情达理的:“无妨,你是林家人,你有你的难处,早年你母亲还在,我们就将话说得很清楚了。真到了那一日,我家闺女勉强不得,就好聚好散。”
林如海太知道老太太的脾性了。
旁人说这种话,兴许谈条件中的要挟,但老太太的话一说出来。
必然是当真的,甚至可能连事关和离的步骤和将来贾敏的安置都想好了。
林如海恨不得当场把一颗心掏出来:
“老太太,您也常说未来之事不可知,将来黛玉若是有个兄弟,能为她做主,她也有个依仗。”
史苗微微动了动眉毛:“大约……也算是依仗吧!”
这个时代,不想传宗接代的人,才是世俗人眼中的不正常。
史苗看着林如海:“纵使一母同胞,凭什么黛玉就总是要人‘做主’呢?靠天靠地,还是要想法子靠自己。”
“我给她娘俩的东西多,就为这个。这世道,都挺难的,女孩儿更难。”
林如海被老太太问的说不出话。
他觉得老太太说的话没道理,从父、从夫、从子,当下女子谋生之法寥寥,女儿家如何能靠自己呢?
但又觉得有道理,贾敏那嫁妆,似乎也不用靠别人。
史苗反过来安慰林如海:
“你也莫要忧虑了,一会儿我说说她,日子该如何过如何过,一家子和和睦睦,将来真到那一日再说。”
“快回去吧!一会儿玉儿该想你了。”
第127章
既然岳母大人让走,林如海也不好死乞白赖非要留。
裹着一肚子闷气回到家中。
怎么莫名其妙,自己就要找通房和纳妾了?
林如海委屈。
一进家里二门,丫鬟们领着黛玉在小院子里玩耍,黛玉看见林如海,笑眯眯张开手,跑过来就要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