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250)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林如海:“你乖乖在家,爹爹先去看看路,以后你长大了,爹爹带你和你妈去。”

黛玉好像也没那么不舍得,叮嘱她爹:“那有好玩的,爹爹要记得给我们买。”

林如海红着眼圈答应:“好。”

……

家里忙着预备两位爷出门要用的东西,尽量精简,各色药丸都新配了一回。

一想到两个爷都要出门,大房和二房奶奶嘴上不说,心里七上八下,就连出门作客,都只应个景儿。

贾赦才回来,一下马正好撞上来传旨的冯公公,上前笑道:“什么旨意劳您亲自来?”

门房赶紧来迎,管事早就预备好荷包,只等传旨的公公和主子说完话。

大公公见贾赦客气有礼,也笑道:“圣上口谕,圣上带着几个孙辈和世子同去,怕他们闲来无趣,找几个玩伴,您家两位公子也在名单上,旨意后面就来,将军大人快些预备起来吧!”

贾赦当即就有点绷不住,好在那公公拿了荷包马上又要去下一家。

贾赦一进去,发现今日贾敏也在。

他把公公的口谕一说,家里人都被吓了一跳:

大房周氏忽然觉得头重脚轻:“他们两兄弟……老太太?!”

半大不小的,贾瑚

和贾珠骑射又不成,好端端的为什么要……

贾敏凝眉,神情冷峻:“肯定要去,哪怕半道折回来,也要去。宫里忽然的旨意,不就是看着哪些人家会忽然报个疾病,不知当中有哪个是圣上看中的人质。”

太明显了,所以不得不去,还要认真预备起来。

这回秋狩没这么简单。

史苗眉头也跟着拧起来“只怕还有别的。”

果然翌日一早,宫里又来人了。

“淑妃娘娘随架,皇上恐淑妃娘娘寂寞,特令命妇相伴,您家正好,也不怕两个哥儿无人照管了。”

但凡这样的大事,早就有礼部拟定章程演练预备,如此朝令夕改,必定是发号施令那人有意为之。

皇帝陛下是生怕别人觉得不够动荡,自个儿还要添一把火。

史苗闭上眼想了想,对大儿媳周若道:“你不必收拾,把我的东西预备上,我许久没出门了,刚好出去走一走。”

见史苗要去,小辈们都吓得不轻,差点齐刷刷给史苗跪了。

“母亲……”

史苗故作轻松,话里有话:“这有什么,我身子还算硬朗,你们在家中,万一有点什么,年轻人跑路也比我一把老骨头快。”

既然去当人质,史苗这个老太太,肯定更有分量。

就看皇帝陛下一离京,有人坐得住坐不住了。

眼看着后面肯定会不太平,时间也紧,史苗心里有了主意:“有些事情,先安排好,有备无患。”

秋狩去程还算太平,一路上除了有些人水土不服,旁的没什么大事。

除了淑妃娘娘,随行命妇里就是史苗最有资历。

淑妃娘娘找人说话的时候,史苗仍旧坐在侧席。

美人老了风韵不减,史苗暗自感叹,淑妃娘娘的气质要是生在现代社会,不进演艺圈当影后都可惜了。

史苗现在已经能很熟练的走过场了,笑盈盈和淑妃娘娘拉家常。

“我闲不住,正好有个机会出门,家里小辈还劝我,他们哪里知道我的乐子。”

淑妃娘娘也很上道:“夫人这一趟出来,兴许又能为朝廷再得良种。”

史苗当即也就认下不推辞:“娘娘圣明,老身正如此想。”

……

营帐外林如海正拎着水壶,挨个给几个孩子倒水洗手。

他本来就不擅骑射,来到这地方,最怕的就是刀剑无眼。

一群孩子,内里有三个小皇孙,还有西宁王家的长孙,南安王家的外孙子等等,加上自己家的两个,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只有六岁。

他们又不能跟去打猎,随行的公公照管有限。

林如海旁的不管,贾珠和贾瑚务必要和贾政轮班盯好了。

三王爷不知何时走过来,看着林如海不怀好意,出言讥讽:“林探花却是耐心,贤惠得很啊!”

显然不是什么好话,旁的几个孩子原本玩得高兴,一起来洗手,也没注意是林大人在帮忙。

人家终归是当朝探花,做这种伺候人的活计,孩子们脸色都不好了。

林如海却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不卑不亢:

“下官家有小女,倒也常做这些事,此处不比京中,他们年岁还小,自然要多照料着,王爷洗不洗手?”

三王爷好似一拳打在棉花上。

他想起来那个短命的太子,也是自小一副得体大方温文尔雅的样子。

以前有太子在,父皇从不正眼看他,现在太子死了这么多年,父皇仍旧没给过他正眼。

还有这群大臣,天天什么礼数,叽叽歪歪的,惹人厌烦。

三王爷没洗手,捏着马鞭转身走了。

皇帝陛下隔着老远,听不见那边说了什么,眼神也不太好,眯着眼半天也看不清。

一旁的李公公道:

“还是小林探花好性子,那几个小的哥儿们,都喜欢跟他一处。”

皇帝便不再看:“他们倒是有乐子!”

李公公又道:

“可不是吗?这些高头大马的,小哥儿们骑不得,正愁没个去处,国公夫人见多识广,天天往淑妃娘娘那边去听故事。”

圣上笑道:“什么好故事,得空朕也去听一回。”

第129章

大帐里,淑妃娘娘坐在主位,史苗坐在下首。

再往下是一溜儿小凳子,七八个哥儿齐齐整整的坐着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