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
湘云父母双亡,却不能日日来,日日回。
史苗看出来湘云的犹豫,笑道:
“我早和那边说过了,留你在我这边读书,那边想你了,接你回去亲香一回,你叔叔还说让你好好学,以后要考你。”
湘云听完,眼睛都亮了,抱着史苗胳膊:“我就知道,老太太最好了。”
史家当然高兴,现成的有人帮忙教养姑娘,还是超品诰命圣上一再嘉奖的国公夫人。
几人正说着以后如何安排课程的事。
院外热闹起来,欢声笑语,肯定是大房和二房媳妇还有贾敏回来了。
史苗:“瞧这个样子,肯定今日赢了不少钱。”
湘云也对黛玉道:“上回我婶婶还说呢!你娘也太厉害了,一桌子的钱都被她赢了。”
先是大儿媳周若进来,贾敏和二儿媳关莹紧随其后,还有个嬷嬷抱了一个匣子。
大儿媳笑道:“老太太,咱们家这回可是大获全胜,妹妹也太厉害了!装不完,下回一定要带个大匣子。”
嬷嬷把匣子打开,果然是满满当当一下匣子的钱。
真折成银两,在荣国府的花销里不够看。
但这是她们赢回来的,所以这一小匣子钱带来情绪价值,比一个金锭还多。
史苗笑道:“赢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要跟着沾光?”
几人依次坐下来。
贾敏捋了捋碎发:“母亲就别取笑我了。”
史苗:“牌打得好说明你算术好,以后倒也可以输一点,不然有些人要急。”
大儿媳周
若道:“老太太说得有理,今天甄家的二太太和三太太,眼看着差点就急眼了。”
“二太太?三太太?”
史苗忽然有点对不上号儿了。
“瞧我这……”
周氏才发现自己这么说,反而弄混了,又改了口:
“是二奶奶和三奶奶,就是迎春的母亲和那个衔玉而生哥儿的母亲。”
史苗点点头:“常言道,牌品如人品,你们平日就玩这么一点,多少都输得起,咱们家不做那样小鼻子小眼睛的事。”
黛玉忽然问道:“那甄家是不是缺钱了?我看她家哥儿那块通灵宝玉,也不过尔尔。”
通灵宝玉?
史苗心里忽然拉起十级警报。
黛玉什么时候见的通灵宝玉?
湘云听黛玉这么说,补充到:“甄家不是说这块玉是娘胎里带来的,所以珍贵。”
史苗不咸不淡:“你们何时看了那块玉,我怎么不知?”
贾敏道:“母亲那时候正歇着,钱尚书家太太没见过,甄家就让人拿到跟前,看了几眼。”
史苗微微颔首。
果然,自己去办事的时候出了点小插曲。
还好,甄家也做不出把宝玉拉出来溜一圈的举动。
贾敏道:“还有一事,听说宫里有给公主郡主们选伴读的意头,今天甄家三太太还玩笑说,想让家里的姑娘也跟着咱们家读书……我没答应。”
那时候大房的周氏和二房的关氏都不便说话。
应承也不是,不应承也不是。
还好贾敏在,她家小姑子可不怕得罪人,倒是留了点面子,没把薛家老底揭出来。
周氏和关氏越想越气,也不看看那个薛姑娘有个什么哥哥?
史苗想了想,开口交待老大媳妇:
“与其来咱们家凑热闹,不如给甄家引荐几个宫里出来可靠的嬷嬷,她们家需要这些。”
趁着薛蟠没打死人,史苗想全了薛宝钗的心思。
第136章
现在薛宝钗是对面甄家贾宝玉的表姐,和荣国府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关系。
史苗没那么闲,她连王夫人都懒得给眼神,更不会故意为难薛宝钗。
薛宝钗资质也不差,只是自小在薛家长大,有些行事利益为先,湘云的评价有几分准确。
不太磊落。
这世道留给女子的选择本来就不多。
薛宝钗比起黛玉、湘云和探春等人,选择就更少一些。
薛宝钗显然是吃了上一次的教训,这回并没有当什么夫子做派的显眼包,一整天都很低调,尽量让自己没有存在感。
甄家把薛宝钗养在身边这么久,肯定为着选侍读的事。
那就让薛宝钗好风凭借力。
不过史苗对薛宝钗心心念念上青云,却不抱多乐观的态度。
薛家始终是商人做派,家里早前出过的最大官儿是滋紫薇舍人,可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老一辈。
薛家久无人做官,诸如宝钗这类的后辈,就算想要耳濡目染,都没有那个条件。
钱权开路,不是你和几个小丫头玩乐,大得下人之心就能平步青云的。
“选侍读?就是给公主郡主当伴读吗?”
湘云问。
史苗点头:“就是这个,不过你们还小,暂时轮不到你们。”
然后又把大丫鬟叫来:“天不早了,今日玩得久,让嬷嬷们进来,带几个姑娘去睡觉。”
这是有话要私下大人们商议的意思。
黛玉几人就走了,四个丫鬟在前面打着琉璃灯笼,沿着游廊慢慢往探春院子里去。
湘云道:“这灯也好看,可惜不能邀众人赏月观灯,不然月夜吟诗,那才对景。”
她们几人尚可,总不能将邀请来的夫人和小姐们一起留着过夜。
孩子们一走,史苗才又问贾敏等人。
“怎么忽然就要选侍读,选的是什么人家?”
二房关氏作为探春生母,最关心这个,今天一听到信儿就打听清楚了。
“咱们这样人家不会选,听说官职五品再往上的都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