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281)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对姑娘的影响,不能那么轻轻揭过的。

探春几人互相使了眼色,心里虽有议论,却都没当面说出来。

就算看不上薛家的举止,投鼠忌器,要顾着迎春和甄家的姑娘们。

等从史苗这边散了,三人自己在一处说话。

湘云才义愤道:“怨不得凤姐姐不来,倘若我有这样的亲戚,真是要怄死了。”

黛玉道:“为旁人怄什么?不值当的,只是凤姐姐性情刚强,肯定觉得自己平白被拖累,也不知想不想得开。”

黛玉知道王熙凤是个要面子的人,性情泼辣,偏生甄家几房又在打擂台。

王熙凤的身份夹在中间原本就难办,这下子家里亲戚丢了脸面,不知怎么生气呢!

探春也道:“如此行事,竟是将女子名声前程全然不顾了。”

探春还记得之前凤姐讲的那个薛宝钗要和有玉的人正配之事。

看来薛家是铁了心,要把姑娘弄到甄家去。

虽说不喜宝钗,探春还是要为她叹息:

“如此不明不白,自家姑娘怎么能被尊重,将来日子不知如何难过。”

湘云冷笑:

“还是那句古话,富贵险中求,倘若走正道,自古婚配讲究门当户对,薛家如何有机会?话本子上唱的也多是富家小姐看上穷书生的故事。”

史家进来已经开始给家里的姑娘们考量婚事的问题。

这种事,不必提到明面上,私下里家里的婶娘都讲过,就怕孩子们不小心着了道。

黛玉又道:“甄家人又不是死的,这事还真能用一个巴掌拍不响来说,前儿我们算的帐还记得吗?”

探春终究存着几分不忍,记忆中薛宝钗也是个长得有模有样,能吟诗作对的人。

探春道:“倘若此事家中定了,她一个姑娘家,也不能如何。”

湘云却马上制止了探春的感叹。

“你啊,最是嘴硬心软,古人都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那薛家还能拿出钱来,何至于贫贱。你们莫不是忘记了宫里那件事,她若是个好的……哼!”

湘云实心肠,素来最厌恶两面三刀虚伪之人。

要说宝钗在宫里陷害那事,还是黛玉的大舅母周氏去史家作客的时候和湘云婶娘私下说的。

婶娘以此来告诫家中姑娘识人要清,最后兜了一个圈子,最后湘云又讲给了姊妹们。

探春虽知女儿家难以违抗长辈之命,那宝钗已有前事,焉知她自己是不是也甘愿配合。

黛玉做出总结:“横看竖看,薛家都是想以小博大,利益为先,从一开始,上上下下就没想着找个正经人家。”

然后又劝湘云和探春:“咱们今日论过,就当以此为戒,却也莫要因为他事,给自己平添烦闷了。”

几人才又撂下薛宝钗这桩事,又谈论起年终的功课来。

史苗派人去打探了一下,原来薛老爷一封家书,把薛蟠给弄去别处跑生意了,这才让薛姨妈和薛宝钗有了正当住进甄家的由头。

薛姨妈带着女儿在京城,王夫人顺理成章照顾一二。

既然薛家母女在甄家住着,薛家往甄家送东西,也是应当的。

薛老爷尚在人世,薛家也更有底气。

史苗也十分期待,薛家怎么运作,让宝玉和薛宝钗正配。

只给钱显然不够,不知道会不会从王子腾那边施压。

可甄家三个爷,也不是吃素的。

看着是想做亲,仔细品一品,怎么又像是要结仇?

看别人家的戏,果然痛快,迎春丫头的父亲瞧着比原著那个贾赦靠谱点。

希望迎春这孩子别被坑吧!

史苗领着荣国府上下闲着吃瓜看戏,

隔壁的王熙凤被薛宝钗气得倒仰。

偏生这节骨眼上,身子不爽,请了太医一看,却是喜脉,胎像坐的不稳。

王熙凤再怎么逞强,也只能撩开手边的事,卧床歇息。

偏生有些不长眼的私下议论开,都说凤姐受了王家表亲薛大姑娘的拖累,没了掌家权。

而今王熙凤只要想起薛家就心火中烧,一日里不是害喜,就是烦闷。

平儿端着新熬好的燕窝来劝她:

“奶奶也该看顾身子,而今已经不是一个人,气坏了自己那才叫亏。”

王熙凤歪在迎枕上怒道:“哪家丢得起这个脸面,好歹都是读书识字的人,礼义廉耻都忘了。”

平儿见她这模样,又笑道:“瞧瞧,刚刚说完,奶奶总听不去劝。”

王熙凤接过盅子,捏着鼻子喝下去,又接了香茶漱口。

过了一会儿才冷笑道:

“罢了,把心思放在宝玉身上也比放在咱们院里好,满家的哥儿姐儿,谁找不出一块玉!”

好在薛家一心想着正配,风姐儿也还年轻,她嫁的那个四爷没到纳妾时候。

薛家算来算去,就想谋宝玉。

瞧瞧这没脸没皮又舍得花钱的做派,王熙凤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

王熙凤嫁到甄家有段时日,机敏如她早就把上下人物都摸了个清楚。

甄宝玉又不是贾宝玉,没个封君老太太凤凰蛋似的偏爱。

况且那性子,就不像是成大事的。

凤姐又道,言语间有几分酸:“宝玉那孩子虽然不坏,真当起事来,也只是草包一个,真真是得了一个娘娘,不知东南西北。”

可不就是因为那边是贵妃娘娘的亲兄弟和亲妈,甄家只把这件事盖住,谁都不让非议。

毕竟现在甄家头一等大事,是为娘娘省亲修园子。

平儿和凤姐说了一回话,服侍凤姐午睡,自己又往太太那边去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