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289)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天黑也有点好处,起码史苗不耐烦的神情不会露馅儿。

甄家这回多有脸面,宫里娘娘省亲不说,就是国公府,也不得不给面子跟着迎接和相送。

甄家为了答谢荣国府照顾甄家面子,第二天就让办事媳妇把谢礼送上门。

“……娘娘给园子赐了名字,叫大观园,那园子里好些地方都是我们家宝二爷提的名字,娘娘还夸了……”

家里出了一个娘娘,又蒙圣恩省亲,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送礼的婆子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得意。

史苗客套略问了一句,她就连珠炮似的自夸起来。

那些东西,落到荣国府眼里,还真是不够看。

大太太进来,气定神闲微笑道:“老太太,宫里送了赏赐。”

史苗明白:“把我衣裳找来。”

宫里比较正式赏赐,不是口谕,而是正儿八经的圣旨,内容空泛,表扬了一下荣国府上下恭谨,赐物赐金,权当对折腾史苗这个老太太的精神补偿。

史苗领着荣国府上下接旨谢恩。

甄家的婆子,一时间走不开,只能跟着荣国府的下人一起磕头,再起来连气焰都好像下去一截,下巴都没之前高了。

这事过去三五日,史苗才想起来问:“可知甄家那边赏了什么?”

贾政早就打听过,答道:“与咱们家差不多,就是略多了几样。”

稍微算一算,真分到各家人头上,还没荣国府各人得到的多。

贾赦玩着荷包上的穗子笑笑:“这些看不出来,没准过几日甄家三位老爷就高升了。”

朝堂上表现风平浪静,暂时没有甄家的人要升迁的消息。

湘云再来荣国府那天,贾姝没事也来荣国府看看史苗,大家都在老太太屋里,听惜春绘声绘色讲那天见闻。

惜春比以前开朗许多,湘云欣慰:“难得难得,那样的景致,多少人终身难见。”

但她想到古往今来,宫门深深,嫔妃红颜一入深宫,终老不得归。

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也只有杨玉环一个,最后还死在马嵬坡。

湘云不由叹息:“元妃娘娘这一辈子,恐怕也只有这一回了。”

能出来一回,已是圣上法外开恩了。

自打定了人家,史家管她管得比以前严格,湘云难得过来松快一回,又心热道:

“改明儿咱们把迎春请来,让她给我们好好讲讲。”

毕竟惜春只看到了外面,迎春才是元妃娘娘省亲的亲历者。

听说还做了诗,也不知她们写了什么。

贾媃神神秘秘,用扇子半遮了脸:“甄家那个迎春姑娘?她近日怕是不高兴。”

随后她示意丫鬟们回避,贾媃小声道:

“这事我们娘儿们,私下悄悄说。”

“先前我去忠勇伯家做客,原先他家是对迎春丫头有那个意思,最后她家舅太太不看好,我看是黄了。”

薛家两辈子在原著中的定位都一样,无论是在甄家还是贾家,都是搅家精。

荣国府一介外人都知道,收留薛家,甄家的姑娘要倒霉。

但迎春不是宝玉的亲妹妹。

现在甄家势头看起来很好,薛家的能量不至如此。

而且没听说忠勇伯家有哪个家世厉害到隔着这么远管亲事的舅太太。

史苗手里握着一个橘子,漫不经心道:

“我看和什么舅太太不相干,恐怕是王大人那边和忠勇伯不对付。”

前儿好像听了一句,史苗也不敢确定。

这个样子,不做亲家还好,夹在中间的媳妇难做。

贾媃连连道是,恭维老太太看得深远。

……

甄家还没从元妃娘娘省亲荣耀带来的巨大喜悦中回过神。

虽然已经送了年,甄家比过年还热闹,如此过了十来天。

甄家上下大小,仆从杂役,都喝到了一口汤,连薛家的婆子都跟着沾了光。

那婆子坐在石阶上,把那日得的赏赐荷包拿出来,小心翼翼把铜钱倒出来又数了一回。

边数边沾沾自喜:“瞧瞧,也就是咱们在这样人家,旁的人能长这种见识。”

莺儿从她后面过,见老婆子这个样,笑道:“您老已经数过五六回赏钱了!”

赏钱也不多,老婆子也不是没摸过这么多钱,但这是宫里出来荷包的铜板,可以拿回去当传家宝来着。

莺儿捧着匣子转过去,掀开帘子进屋:“姑娘,新做的首饰送回来了,可惜没赶上。”

说完不等宝钗发话,莺儿直接把匣子打开。

一套嵌红宝石的头面,映着光熠熠生辉。

薛姨妈走过来,拿起簪子看一眼又放回去:“赶不上怕什么,将来还怕没有戴首饰的时候。”

宝钗笑着把脸低下去。

随后薛姨妈又嘱咐宝钗和莺儿:“前儿那件衣裳风毛不好,反正过几日也穿不上,拿出去找个好裁缝改一改。”

说到衣裳,莺儿打开了话匣子:

“也不知道那边府上的姑娘穿的什么料子,大晚上在灯下都光灿灿的,姑娘下回见着问一问可好?”

省亲那天,莺儿给宝钗整理衣衫的时候,见到荣国府两个姑娘的裙子,实在好看。

另一个年前才买的丫鬟燕儿冷笑道:

“想来那样的料子不易得,你用来做什么?你也配?”

莺儿不与她计较,继续道:“给咱们姑娘穿,要是将来姑娘赏我一点半半点,做个荷包,做双鞋子,也是我的造化。”

燕儿还想说什么,袭人自个儿掀了帘子进屋。

莺儿把

匣子一盖,放回宝钗屋里。

宝钗原本在做绣活儿,见袭人进来,连忙往里让,又让人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