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311)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媳妇回道:“是甄家三房那边的小爷,就是先前衔玉而生那个哥儿的兄长!”

果然是他!

还是年轻人啊!

周氏惋惜地摇了摇头,说道:“早前那哥儿还和珠儿他们到我跟前磕过头,才多大年岁呀?”

多大年岁?不就是和贾珠的年岁差不多吗?

可是照着原著的时间线来说,宝玉他哥还多活了几年。

真真是天将降大任于宝玉,原著里哥哥没了这个剧情,看来也是跑不脱的。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是神瑛侍者来渡劫,还是神瑛侍者身边的人在渡劫。

尤其之前因为宝玉遭殃的那几个丫头,当下早就不知是什么去向了。

甄家接二连三的办丧事,总有些不详之兆。

大家暗里都明白,只是明面上谁都不会说,只听说甄家又去庙里供奉了三盏大海灯,一年下去不知道要烧掉多少香油。

荣国府也没好到哪儿去,笼罩着一片愁云。

贾赦是说走就要走的。

启程之前阖家都来送他。

黛玉作为外甥女,耗费心血给贾赦编了一本集子。

“我们出不得门,不知能帮到舅舅什么?那些书上虽然有营造法式,却总不成体系,如今将舅舅这一回可能要用到的东西挑出来,成一本册子,舅舅用来也方便。”

看起来不厚,打开确实整齐的蝇头小楷和图形折页。

比起先前去典籍里查用,要翻上厚厚的书,确实方便许多。

贾赦已经寻来几个还算可靠的匠人,而今见孩子们有这种心,深感安慰。

史苗也道:“你年岁也不小了,平日里又喜欢听好话,这次出去凡事自己留个心眼,哪怕是去到金陵城,遇到自家兄弟,也不能松懈。”

听上面的安排,贾赦这回去的倒也不是金陵,是钱塘。

都在一个方向,万一就算贾赦不去,贾珍他们寻过来呢?

都是姓贾的,两家不可能完全半点不接触,惜春丫头还在她这儿呢!

旁人史苗不担心,反而贾珍贾蓉那些本家人,反而叫史苗放心不下。

贾赦听后,无奈地叹了口气,喃喃道:“儿这一去……”

贾赦年纪不小,史苗更是当下在京中都算年纪比较大的几个老夫人。

且看那边甄家二房,老爷和夫人说不在就不在了。

史苗宽慰他:“我好得很,你此去更要小心保养,将来办成了事,宫中有赏,母亲脸上有光,君不见姜子牙,也是一把年纪才出世,吾儿也莫要灰心才是。”

得到史苗的勉励,贾赦心中生了不少志气,倒也少了伤感姿态,良辰之时出了家门。

家中贾琮等小辈,一连将人送出京城地界,方才折返回来。

此去山高路远,万一有个好歹,至此就是天人两隔。

宫里派出去的大臣们一走,京城就更加冷了。

可谓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起先家里下人们还高兴,这样冷几日,今年冰窖里的冰就不愁了。

越往后,天气越发严寒,雪比往年要大,城里城外渐渐开始有冻死人的消息。

史苗看着一连十几日不见晴天,心情愈发沉重。

显然是个灾年。

皇城脚下治安尚可,京城的官员也不想事情很快传到皇帝耳朵里,到时候被责问的是自己,面上大约还过得去。

家里早有预备,当下庄子上柴草都不缺,消息说也没几个逃荒的人。

史苗很是担忧在外的贾赦。

好在贾赦派回来的人汇报:“大爷那边还好,和往年也差不多,不见有多严重的冻害,堤坝也修得成,只是担忧家里,问老太太和各位太太,二老爷和哥儿姐儿们好不好。”

可惜这个时代没什么气象卫星,也不知道这次寒潮从那个方向下来。

万幸贾赦那边是顺利的,江南没受大影响,粮仓不会是有大问题。

因着天实在冷,似乎将这个年也冻得冷清了几分。

那边甄家有大丧事,不似往年吹吹打打,荣国府这边贾赦还在外面更是无心过年。

临近年关,家里管事两个媳妇带着小辈们正商议着过年各处年礼之事。

忽然听得外面一阵喧哗声。

“走水了!走水了!”

第158章

寒冬腊月,天干物燥,仿佛空气里都弥漫着一丝易燃的气息。

那些雕梁画栋,都是木质建筑,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似乎只要有一星半点的火星,就能瞬间被点燃,化为一片火海。

周氏坐在屋内,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着几分担忧。她心里清楚,这样的时节,火烛一事万不可掉以轻心。

“这冬日里,天干物燥的,各处取暖可得小心火烛……”

周氏一边轻声念叨着,一边起身往屋外走去。刚走到门口,丫鬟便赶忙上前,轻轻打起了帘子。

一踏出房门,嘈杂的喧闹声便扑面而来。

周氏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涌起一阵烦躁。她快步向前,提高了声音问道:“烧到哪里了,闹得这样沸反盈天!”

她的眼睛瞪着,脸上满是焦急与不悦。

一个婆子匆匆忙忙地跑过来,神色慌张地回道:“东北角那边的火光。”

就在这时,贾母等人也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寒风呼呼地吹着,众人站在廊下,都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

史苗的脸色有些苍白,眼神中满是忧虑,众人紧紧地盯着东北方向,那升腾而起的黑烟,让她的心里七上八下。

“还不快让人去救!”

太太们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