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32)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后面还处处被宫里的公公勒索。

焦大没有言语,就算太太说不必管,但太太把这件事交道他手上,就算豁出性命去,焦大也要规劝两位爷才对。

史苗最怕灯下黑,别因为贾赦性子跳脱,焦大只顾着把精力都集中在老大身上。

史苗又叮嘱焦大:“大爷素来跳脱,二爷过于沉静,二人你都不可放松。”

毕竟老二贾政今后也有很多个姨娘。

尤其心思不正的赵姨娘,贾环都把宝玉烫伤了,贾政也没什么表示。

还有贾环编排宝玉强/奸丫鬟那一遭,贾政事后也没料理说瞎话的贾环。

这么拎不清,你家不乱谁家乱?

贾赦和贾政有本事的话,原著中就能底气十足的一口回绝王子腾,绝对不窝藏薛家人。

可惜……哥儿俩都没这个底气。

焦大躬身:“老奴知道了。”

在史苗的管理下,俩儿子办事一等一有效率,择定吉日,去书院求学的诸事都预备妥当。

有人坐不住了。

那人就是赖嬷嬷家儿子,赖大。

本来赖大自小就跟在贾政身边,他母亲在太太跟前极有体面。

偏偏这一回,二爷居然不让他跟着去书院。

赖大满心不愿意:“娘为何不求一求太太,顾着点儿子的前程,让我和二爷一起去?”

赖嬷嬷好心劝他:“我不让你去,当然是为着你前程,真去了坏事,咱们一家子的前程,都要毁在你手上!”

赖嬷嬷也不想让儿子去,自己养的孩子,脾性她清楚。

太太最怕的就是有人借府上的名头耍威风,她这儿子还没够火候,脑子机灵心眼多,沉不住气。

赖嬷嬷又道:“况且,又不是太太不让你去,二爷的意思,你倒好好想想,哪里服侍得不好。”

二老爷自己做的事,赖嬷嬷刚好敲打儿子,让他磨一磨性子。

对于贾政没带上赖家人一事,赖嬷嬷却不太急,出头的椽子先烂。

现在太太还很倚重自己,不愁将来。

只管如今让二爷好生进学,有了前程,她儿子还愁去处?

可她儿子好像不知赖嬷嬷的一片苦心,并且早就对赖嬷嬷不满。

赖家儿子耸耸鼻子,气鼓鼓哼了一声:“母亲日日顾着几个姑娘,但姑娘们总要嫁出去,最将来最多再赏点钱财,何必呢!”

他母亲也是,天天在那些姑娘跟前充什么好,服侍好家里的爷才要紧,将来荣国府的家业,都是爷们的。

二爷多分点,他们跟着二爷长大,才有好日子过。

赖嬷嬷警惕看一眼门外,回头就在儿子身上重重拍一巴掌。

“闭嘴!还不快去给二爷收拾物件。”

人多耳杂,早前大姑娘吃的亏,他也想吃一回?

赖家儿子不敢回嘴,抱着头悻悻离去。

哥哥们要去求学,当妹妹的自然要送点礼物。

都是她们亲手做的荷包、扇套等物,贾赦和贾政各得一份,拜别母亲,往钟山书院去。

见哥哥们都能出去玩,贾敏有点不高兴。

“母亲,哥哥们有去处,前儿答应我们的先生呢?这都多久了!”

早前母亲说好的,她要学什么都成,最后还是找了一个胡子白花花的老先生……

史苗也觉得对不住姑娘们。

不是史苗不找,而是真的找不到啊!

但史苗已经想好了另一个方案,并且初具雏形。

史苗对几个女儿笑道:“你哥哥们去书院,倒让母亲悟了,咱们对金陵不熟,不如放出榜去,让先生自己上门来投帖子。”

她一提,贾姝、贾媃、贾娴还有最小的贾敏都来了兴致,立着耳朵认真听。

贾姝道:“我听外面人说,坊间招工都会去张告示,找账房、找厨娘、找帮工的都有。”

贾敏乐得拍手:“这最好!还是姐姐知道得多。”

史苗点点头,把自己写好的册子拿出来。

“我也这么想,稿子已经拟好了,章程也想的差不多,你们整理一下草稿,可有要增删。”

贾姝接过,几个姑娘脑袋对着脑袋,研究了一早上母亲的求贤计划。

最后纷纷感叹:“母亲真厉害……”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贾赦和贾政两兄弟坐着车走了大半日,终于到钟山书院的山门外。

下了车,入目是树林染上黄色,房舍掩映山间,十分清幽。

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却不是贾赦所想的那种好地方。

从马车出城,贾赦就开始后悔了。

城里那么多书院,老二非要找这个鸟不拉屎的地儿!

要他早知钟山书院如此荒芜,他才不会巴巴念叨要跟来!

守门两个小厮模样的人看见人来,连忙迎过来。

贾赦撇撇嘴,向后退一步:“老二,你来……”

贾政坦然自若,对那二人作揖道:

“在下贾正,这位是家兄贾赤,京城人士,因家中有变随母亲迁居江南,先前已投过名帖。”

负责接待的人一听,就是早前山长提过那一对兄弟。

见他们衣着素淡,人也生得温润端正,有几分读书人风范。

二人也彬彬有礼:“请二位随我来。”

贾政和贾赦两兄弟连带着几个仆人,刚好住在一个很小院子,三间房子。

旁人看他们兄弟二人各自带两个书童,还有一个车夫,又住一个院,已是极不错了。

钟山书院出的秀才进士,比不上崇正书院,但钟山书院师资在几大书院中也能排上号。

唯一不好就贵,但钟山书院也不是那等只要你有钱就能进的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