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322)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湘云只听了大概,便惊讶得瞠目结舌,眼睛瞪得大大的,背心直冒汗。

她难以置信地说道:“好端端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怎么能做这种事?”

黛玉却见怪不怪,世上人奇怪的癖好多了,她正想着要怎么和湘云解释。

探春正色道:“本朝官员禁止狎/妓,若是旁人的妻子,大概不算狎/妓了,民间暗/娼门子,并不在少数。”

想来那秦家媳妇未必乐意,又或者遭人胁迫,死因成谜,赤/条条吊死究竟是绝望之至,还是有人故意为之,谁说得清呢!

湘云还没感叹完,忽然反应过来,满面疑惑:“旁人家的阴私,你们怎么知道?”

探春指了指甄家的方向:“自然有能知道的法子。”

秦可卿是甄家媳妇,甄家隔着不远,这种事老太太不会故意瞒着小辈,反而会拿出来当例子教育人,探春她们能知道也不为奇。

湘云想起来她先前的推崇之言,顿觉像吞了苍蝇一般恶心:“真真是,知

人知面不知心。”

说着,原先高高兴兴的史湘云蹙着眉头,神情忧郁,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探春觉得湘云未免悲愤过头:“你叹什么气?”

黛玉好心提醒:“他们这些公子,京城中人际往来,当然要在一处什么诗会、宴席、骑射,花样纷繁,我父亲已经推了好几个帖子,苏家是真不怕树大招风。”

史家夫人为什么会和湘云提起别家公子,极有可能是在讲湘云定亲的卫家公子时提到的。

湘云微微点头,真叫黛玉猜中了。

黛玉还说中了一点,苏家是真的不怕树大招风,升迁至京城以后,行事十分高调。

为此林如海都往荣国府跑了两回。

做戏要做全套,史苗请了几回太医。

林如海是孝顺女婿,当然要到老太太跟前侍奉尽孝。苏家试探了几回,察觉难以拉拢,便不再试探了。

这日林如海和贾敏又来了,瞧一瞧黛玉,却没提把闺女接回去的事。

谈到当下炙手可热的苏家,大家都不太看得懂苏家的做派。

林如海皱着眉头说道:“苏家大有结党营私之嫌,自圣上登基以来,多少不太得志的大人,对此热络非常。”

史苗没想太复杂,说到底就是老子斗儿子。

今年春日太冷,皇帝陛下祭天的时候冻着了,往后似乎身子就不太好。估计太上皇坐不住了。

史苗还真是想看看热闹,当朝会不会闹一出,老子让了皇位给儿子,儿子又把皇位还给老子的大戏。

史苗风轻云淡地笑道:“他们大约在赌太上皇比圣上活得久。”

林如海和老太太说话,贾敏一直淡淡的不搭腔。

林如海年岁也不小了,这下子也只能来求史苗帮忙:“老太太,您好歹帮着劝一劝,她总不理我。”

贾敏恨不得上前掐他,怎么还和老太太告状呢!可惜这会子她没挨着林如海坐。

林如海一脸委屈,已经好几天了:“我还不至于糊涂到那个地步,看见一个长得清俊的,就只会想起女儿的终身大事。”

史苗笑了笑:“好,我记着帮你劝。”

有一件事,史苗一直觉得很不安,于是又向林如海求证了一回:“先前说苏大人要接手修缮大典一事,此事准了吗?”

林如海点头:“已是准了,只是赵大人的去处,尚不明确。”

史苗眉心蓦的跳了跳,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

史苗的预感没有错,原先修书这样的事,在旁人眼中就是个清贵差使。

说出去虽然好听,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权力,每日修文校书,甚至有些枯燥。

然而那位从学政升上来的苏杉苏大人入文渊馆主持事务以后。

紧接着将修书的人做了大半调换。

京城多了一批京官,七七八八都安置到修书的差使上。

若不是贾政出身荣国府,怕是也要赋闲。

事涉的大臣怨声载道,贾赦都看不明白了,今天去应卯,同僚们都在谈论此事。

贾赦:“好端端一个修书的差使,怎么就成了香饽饽,谁都想去。”

大概是皇帝陛下特意留一块地盘给太上皇折腾,让老人家过过瘾。

除了这种不会对朝廷伤筋动骨的机构,还有哪儿更合适呢?

史苗笑道:“老人家闲不住,不能弄兵,不能沾银两,做些轻巧活计,打发时间。”

贾赦点点头,修书比起那些税赋和军中的事,可不就是轻巧活计吗?

也不知道苏大人给太上皇灌了什么迷魂汤,突然就得了他青眼。

要说苏家哥儿和甄家媳妇那档子事,外面风言风语,传得沸沸扬扬,也不见苏家有什么影响,反而仍旧与四王八公打得火热。

薛蟠那种人命案子都能轻轻松松抹平,一点风言风语算什么,当下还有人真心实意为苏家委屈。

不过有个人乐极生悲,马上倒霉了。

先前赏过的婆子,得了一件新鲜事,马上来说给史苗听。

想到老太太会赏,那婆子眉飞色舞:“老太太,甄家那个衔玉而生的哥儿,被打了个半死!”

宝玉挨打了。

这事在史苗眼里已经掀不起半点波澜,宝玉不被打才不奇怪,史苗淡淡问传话之人:“可是惹了什么事?”

婆子连忙道:“听说因为一个戏子,唱小旦的。是什么……忠顺王爷家养的戏子。”

好了,现在是蒋玉涵那个剧情点。

史苗听了几句,随手打赏点东西,让那婆子退下。

没想到贾赦晚上回来,也要念叨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