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
白先生觉得还不如自己出面来办最妥当。她们孤儿寡母的不引人注意,况且这种事总有风险在,荣国府必定会找那种看起来和贾家关联不大的人,没准被人揪住错处,弄巧成拙,参一本。
史苗意外,却也不意外,年前冻害严重的时候,白琪就透露过这种心思。
史苗问道:“先生当真要走?”
白琪理了理身上青色的衣摆,她头上只簪了两根银簪子,今日打扮得比寻常更素净。
白琪微微抬起头,眼中透着一丝怅惘,说道:“夫人您是知道的,虽说去哪儿都一样,我们娘儿俩,终归还是想回去看一看。”
说着说着,白琪眼中含泪,无奈苦笑:“这么多年,我也不是没想过,有朝一日能为家人平反,见得多了,反而不存着那份心,皇帝而已,圣旨而已。”
看如今太上皇闹的这一出,还有圣上听之任之的态度,白琪越来越觉得,先前那个把天下太平寄托于明主仁君的自己,颇为可笑。
史苗眉头皱了皱,心想白琪忽然要回乡,大约是想落叶归根了。史苗问白琪:“先生什么时候走,家里安排妥当人去?”
白琪微微摇头,她既然说得出要半路“偶遇”柳大人的话,必然是做好了万全之策。
“府上不便直接派人,先前我在庄子里,倒也收用了几个还算可靠的,我打算先带了湘湘去庄子上,我们再悄悄走,不必大张旗鼓的送别。”
这样确实不会引人注意。
显然白家母女真正不想引起的是家中其他人的注意,毕竟师徒情分一场,十八相送,唯恐别来伤心。
史苗见她头发比往年白了更多,心里感慨,她们果然都老了。
史苗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既然已有安排,我也不好插手。”
白琪忽然离了座,直接跪下来,拜了三拜:“夫人请受我一礼。”
史苗侧过身不敢受。再抬头,白琪已是泪流满面:“夫人,倘若苍天垂怜,我还望此生能与夫人再见,甘效犬马。”
话已经说到这儿,足够隐晦,抑或是白琪做母亲的难以言之于口。白湘湘身子不成了,她要带女儿回乡,却又不想做那等哭哭啼啼伤感之态。
史苗沉吟片刻:“等哪日我请玉儿她们来聚一聚。”
白琪道了一声谢,擦干泪痕:“……老太太只当寻常小聚就好,千万不要与旁人提及我们娘俩要走一事。”
庭院里很安静,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屋里也静,只听见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史苗点头应下:“好,依你所言。”
第165章
作为向来言出必行之人,此次邀请姑娘们回家相聚,她神色泰然自若,旁人瞧着,自然也不会多生猜疑。
近些日子,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愈发难觅,这样的家庭聚会,倒恰好符合史苗平日里的安排。
前去送帖子的小厮很快就回来了,此刻贾敏正百无聊赖地闲坐在房内。
自从林如海被罚俸禄后,她便极少外出交际,正愁找不到一个散心解闷的好去处。
接过帖子的瞬间,她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可算有个能消遣时光的地方。
贾媃也收到了聚会的消息,当下的娱乐活动实在是匮乏有限,平日里除了四处走动与人交际,就只能在自家园子里逛逛。
一听说老太太相邀,她没有丝毫的迟疑,满心想着能和家人相聚,这无疑是一件难得的乐事。
相较于那些远嫁他乡、恐怕终身都难以再与家人相见的姑娘,贾媃的心中满是庆幸,她觉得自己能在这个年纪还侍奉在母亲跟前尽孝,实在是莫大的福分。
她甚至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仔细地整理发髻,挑选明日要的衣裳首饰。
聚会这天,园子里热闹了起来。
丫鬟婆子们来来往往,脚步匆匆,忙着布置戏台子。
贾媃难得有机会出来参加这样的聚会,和众人闲聊之时,不禁轻轻叹了口气,神色间流露出几分落寞。
她忍不住抱怨道:“我还能有什么乐子呢,不过是在家里找点解闷的法子罢了,家里连个贴心的姑娘能说说话都没有。”
她虽膝下育有两个姑娘,却不是亲生,可总感觉除了礼节上的往来,少了些亲生母女间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
她自认为已经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可女儿们虽然敬重她,却始终像是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女儿们嫁出去后,她的身边就显得更加孤寂冷清了。
想到这里,她轻轻摇了摇头,端起茶杯,缓缓浅抿了一口。
贾媃家里的爷们外放任职了,倒也落得清闲自在,不必卷入朝廷里那些纷繁复杂、乱糟糟的事务当中。
提及上月发生的事情,众人依旧心有余悸,那种惶恐不安、提心吊胆的滋味,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难受不已。
贾敏看向姐姐,轻声说道:“他们虽然不在家中,不过由此可见外放自然有外放的好处。”
史苗在一旁听着,不住地点头,由衷地感慨道:“我也觉得还是先前住在金陵的时候最好,那时候你们都还没嫁出去,家里热热闹闹的,满是欢声笑语。”
此时,太上皇不知出于何种缘由又开始有所行动,皇帝陛下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透。
整个京城仿佛被一层沉重的阴霾所笼罩,再度陷入了死气沉沉的氛围之中。
当然,这只是对于那些行事谨小慎微、心里有所顾虑和忌惮的人家而言,而某些人家却依旧我行我素,该如何寻欢作乐便如何热闹,奢靡享受一样都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