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
第166章
破晓时分,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周瑞家早早地就起身,在铜镜前精心整理着衣装,手指细致地抚平衣角的褶皱,眼中满是精明与干练,忍不住又下意识地摸了摸藏在袖口的镯子,嘴角微微上扬。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今儿个可得把这事儿办得滴水不漏,可不能
砸了自己的招牌。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她匆匆赶往王夫人的住处,到了门口,神色间毕恭毕敬。
薛家派来送礼的张妈,站在一旁,她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眼神中依旧透着薛家婆子特有的精明劲儿,心中也在暗自估量着这次送礼之事的利弊得失。
薛宝钗在京城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四处碰壁,在甄家更是饱受冷眼,年纪上也逐渐大了些。
然而她毕竟曾正儿八经地在宫里服侍过贵人,又在高门大户中历经繁华,见识过大世面。
就这寥寥几段经历,若说出去,在江南那也是令人称奇的稀罕事儿。至于她与甄宝玉之间那些不清不楚的传闻,好在还未传到遥远的江南。
薛家老爷为她定下一门好亲事,男方家境富足,家中的哥儿勤奋读书、力求上进,正缺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来操持家中事务。
那哥儿先前虽有过一段婚姻,可惜媳妇福薄,一年多便离世了,也没留下子嗣。
如此一来,宝钗嫁过去虽是续弦,但境况与新嫁娘并无太大差别。
周瑞家的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薛家婆子回话,脸上神色平静,内心却活络得很。
薛家平日里扣扣搜搜,如今还不是得低声下气地来送礼。
说到底还不是指望甄家帮忙牵线搭桥。
舅老爷官职再高,也管不到这地界儿。他们总算是认清了自家身份,什么金玉良缘,自家二爷怎么会瞧得上薛家这样的门第,自从大爷没了之后,就更没可能了。
就算薛家那宝姑娘愿意屈尊当个妾室,等人家哥儿能纳妾的时候,宝姑娘还不知道成什么样了。
这般想着,她的手不自觉地摩挲着腕上那温润的玉镯,眼中闪自得,心里又琢磨,听这意思,往后薛家送的礼怕是不会少,这好处可不能让旁人抢了去。
王夫人得了好处,整个人都容光焕发,脸上笑意盈盈,亲切地询问着薛姨妈和宝钗的近况,又关切地打听宝钗的婚期定在何时。
虽说当下甄家三房账面上颇为艰难,但王夫人还是勉强能拿出几样物件给宝钗添妆。
毕竟谁都不会和钱财过不去,薛家送来的银子,就像一场及时雨,正好解了王夫人的燃眉之急,不必再火急火燎地出去催利钱银子,宫里的开销也能暂时应付过去。
一番交谈过后,宾主尽欢,薛家人带着王夫人的回礼,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看着薛家人离去的背影,周瑞家的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源源不断的好处。
在荣国府这边,那日小聚之后,白琪提出母女俩想去庄子上小住。
众人都只当她们和先前一样,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依旧按照往常那样随意打点。
唯有史苗心里明白其中的内情,于是把白琪叫来,两人单独说说话。
史苗神色关切,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打算哪一日上路?”
白琪随手折下树上一片叶子,放在手中轻轻把玩,神色平静,缓缓说道:“看好了几个日子,哪一日天气好,便哪一日出门。”
哪日天气好,就是好日子。
史苗努力压抑着心中翻涌的不舍之情,想要表现得豁达些,却终究还是难掩眼底的落寞,只是淡淡地说:“一路平安。”
大约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第二日,天色尚早,白家母女就早早前来道别,随后便踏上了行程。
贾赦刚好也在荣禧堂,他只当她们还会回来,便叮嘱婆子们好生看顾,等中秋再接回来一起过中秋。
白家母女一走,史苗心中虽说是豁达,可到底还是有几分惆怅,仿佛有什么东西被从心底抽离了一般。
这几日暑气渐渐消散,天气日渐凉爽。
史苗也愈发喜欢在小花园里逛一逛。
这时候家里谁要是闲了,都会陪着史苗散步。姑娘和小子们都有课业在身,当下就数二房的媳妇关莹最清闲。
丝丝缕缕的阳光穿透薄雾,轻柔地洒落,偶尔传来鸟儿的啼叫。
两人沿着青石板路慢悠悠地走着,一夜之间,园子里竟多了不少盆景。
负责花草的夏婆子正指挥着小丫鬟们侍弄花草,一瞧见史苗过来,眼睛顿时一亮,急忙快步上前,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腰弯得如同虾米一般,恭敬地说道:
“老太太、二太太,今年春日里园子里的桂花死了不少,天气回暖的时候移栽了好些,当下趁着中秋没到,便再布置些桂花盆栽。”
史苗细细看去,果然多是桂花盆栽,微风轻轻拂来,甜香阵阵,那香气仿佛带着魔力,让人仿佛已经预见了盛花时那馥郁醉人的景象。
这些盆景造型各异,每一盆都精心雕琢,一看便知种花之人十分用心,毕竟盆栽和地栽不同,既要保证花在盆景中存活,还要有独特的造型,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史苗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我瞧着不错,都是好的,桂花也能做出这样的盆景,养花的人用心了。”
夏婆子一听,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为了表现自己办事妥当,一脸殷勤地说道:“先前移栽的桂花树活得好,这一家的桂花是好的,故而仍旧让他们家送桂花来。也是这一家的姑娘心思灵巧,种出来的花也比其他家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