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332)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宝玉见这姊妹,果然生得尤物一般,又解风情,还有先前认识的冯家、张家公子也在,果然得趣。

今日黛玉她们过去陪伴迎春,却也只去坐了个把时辰。

回来的时候发现荣国府竟然在唱戏。

原来是惯常来的小戏班子出了新戏,排演出来,贾赦便马上给母亲史苗安排上。

因为黛玉过来,贾敏也跟着一起来,

是以黛玉探春她们前脚出去,后脚戏班子就被请进来了。

一场演罢,周氏殷勤问:“老太太,这出新戏如何?”

这戏讲的是武皇、太平公主、还有上官婉儿的故事。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同时为一个怀才不遇的落魄书生倾心,赏识提拔,最后这书生成了当朝宰辅,对两位佳人念念不忘,终身未娶,一心为民,协助皇帝李隆基开启了开元盛世。

怎么说呢……

这剧情……

史苗微微皱眉,如实评价:“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为着一个男人争来抢去,和外面那些话本子差不了多少,没什么新意。”

这时,正好两只麻雀,落在戏台子的栏杆上,不知为了抢什么东西,竟是打起来,互相啄了几下,又飞走了。

贾敏看着也没意思,一开始还有点模样,她还以为是讲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政斗的,哪知最后竟是这样,不过还真符合哥哥的审美水平。

贾敏轻轻笑道:“不这么写,大约也写不出王生之难得,还是那个套子罢了。”

史苗也不由冷笑:“其实依着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的年岁,大约也是一处长大的姊妹,皇家公主什么没见过,如果遇见一个清俊的男人,往前多少年的情分都没了,满脑子就想男女情爱婚姻之事吗,还争斗起来。”

贾敏又道:“写这样本子的人,多半是个什么书生,想着公主也倾心于他,为他争斗,他也就奇货可居了。”

显然大家对这出戏的评价都不高,黛玉她们半道回来,只听了个结尾,也能猜出来前面讲了大概什么事。

黛玉道:“大约因为史书上有云这二人曾是政敌,故而才写了这样的文段出来。”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史苗想起来了什么:“史书,终归是人写的。”

篡改史书,也不是今时今刻才有的事。众人纷纷想到早前太上皇清洗文渊馆一事,一时间都沉默下来。

难怪武皇要留下无字碑,倘若那碑上有什么,恐怕也有人要凿了重刻。古往今来,民间关于武皇、太平公主等人编撰并不在少数,多以情色为主。

史苗道:“没准什么时候真找到了上官婉儿的坟,从里面挖出块石碑来,世人才知道她们的深情厚谊呢!”

在史苗那个世界,确实出土了墓志铭。

千秋万岁,椒花颂声。

如果不是墓志铭重现人世,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肯定继续在各种话本子里当不知多少次情敌,两人的情谊不知道还要被污名化多少年。

正当时,小惜春突然发出了灵魂提问:“老祖宗,如果武皇扶太平公主继位,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女皇帝?”

史苗摇摇头:“我不知道。”

第168章

早上天气还是好的,现在却起了一层又一层的云。

史苗面前的茶盏里升腾着袅袅热气,可她却无心品尝,惜春的发问,让史苗心中无端泛起一阵莫名的思绪。

倘若历史上再有一个女皇会怎样?这样的疑问在她心头挥之不去。

在这悠悠岁月长河中,大概有很多人也曾在心底有过这般充满遗憾与遐想的猜测呢?

历史长河滚滚,武皇的一生大约也算得波澜壮阔。

风云变幻的宫廷斗争中,太平公主曾是最接近皇位的女人。

她聪慧过人,长袖善舞,朝堂上下,无不有她的眼线与势力。宫廷政变,翻云覆雨,众人皆以为她会成为第二个改写历史的女皇。

史苗也曾设想过,太平公主或许也野心勃勃,却也难以让整个朝廷都在她的掌控之下。

命运的转折总是如此猝不及防,历史终归是被胜利者所书写。

史苗想到这里,无奈地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她的眼神中满是怅然:

“这都已是古事,谁又能说得清楚呢?虽有人试图效仿,却也都功败垂成,反而就出了那么一个女皇,倒把后来的人都吓得不轻。”

女皇的出现,最终也未能改变封建帝制的本质,平民依旧在底层苦苦挣扎,生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但在史苗看来,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好歹为那漫长历史添上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毕竟女皇这个东西,有总比没有好。

她时常可惜只有这一个。

却也感到庆幸,总归有这么一个。

按理来说,这段充满权谋与争斗的历史,本可成为一部精彩绝伦的权谋大剧的绝佳素材。

人物足够鲜活,史书上演一演,情节也算跌宕起伏。

这戏刚演起来一开始也有那么点意思,扮演公主和婉儿的两个小旦,扮相身法都没得挑。

只可惜由于某些所谓的正确性和当下流行的段子的干扰,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不伦不类,如同一块精美的璞玉被粗劣地雕琢,反而有些暴殄天物。

戏台上正唱着最后一折子,讲的是王生功德圆满以后,登上仙界,与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重逢。

好一个左拥右抱,享受齐人之福,人生赢家。

唱戏的小旦和小生,鲜艳华丽的簇新戏服,在那一方小小的舞台上卖力地唱念做打。

台下众人围坐,嗑着瓜子,用着茶点,本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因为如此俗套的结局,此刻都有些兴致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