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
最后苏公子居然还写诗文讥讽可卿,根本不顾念逝者为大。
原先秦可卿一事,只是传言,可如今贾雨村翻出来的,有秦可卿以前丫鬟偷藏起来的血书陈情,明晃晃的罪证。
无人不道那苏家公子丧尽天良,衣冠禽兽,应当千刀万剐,天理报应,死的活该。
这事对苏大人官场上看起来没多大影响,精神伤害反而挺大,史苗一个老太太在家,乐得吃瓜看戏。
这戏虽然和贾赦一开始预料的不一样,也还是好看的。
……
甄家那边戏也不少。
一街之隔的王熙凤在甄家的日子,如今风刀霜剑严相逼。
元春终归贵妃,纵使王子腾倒了,三房那边也不会对王夫人怎么样。
王夫人有个贵妃娘娘的女儿,哪怕如今宫里的太监一月来三两回要银两。
王熙凤原先和那边闹得也僵,根本指望不上王夫人要会帮她。
甄家要休妻,王熙凤多年无子,又善妒狠辣,而今王子腾一倒,甄家大房就坐不住了。
王熙凤自是半点不能反抗,只能由着夫家处置,王熙凤还没哭,平儿哭得两眼通红:
“奶奶……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如今舅老爷一走,人走茶凉未免也太快了。”
王熙凤心寒,脸色更寒:“你们爷们,瞧着是一定要休了我。”
转念一想,只有一件事放不下:“我怕什么?只是我的巧姐。”
王熙凤愤然道:“他们指着巧姐我舍不得,因此辖制我呢!打量你们奶奶是软柿子,且看是谁辖制谁?!”
别忘了谁在国孝中珠胎暗结,还有先前秦可卿那事,外面都骂苏家如何不做人,当中还有许多甄家的细节,王熙凤不介于再添补添补,来个鱼死网破。
万幸凤姐还没用到这一招,甄家那边也没有留巧姐的意思。
多留就是多一份嫁妆,女儿家本身又不能传宗接代,大不了被凤姐领了去,将来从甄家出嫁,也算全了甄家长辈一片心。
面对未知的将来,平儿十分忐忑:“奶奶,咱们回到金陵,往哪里去?”
凤姐收起修书,一副逞强的姿态,强打笑颜,宽慰平儿:
“你怕什么,终归还有些银子,我早求了那边老太太帮忙送下去,我们几个自立门户,不会过不下去。”
凤姐如今看了江南那边来的不少书,上面的奇闻异事,也有女的自立门户开绣坊的。
王熙凤当下只庆幸自己没傻兮兮贴补甄家,留着的钱去江南开个绣坊或者织布坊,自己也能过。
平儿也道:“那边荣国府的老太太又是慈善人,去那边指望着王家剩下的破落户庇佑,还不如老太太一句话。”
凤姐点头:“可不是,也是咱们运道不算太差,巧姐跟了我,虽说将来身份上许是差了点,总比落在这家里强,满家上下那个真心记挂着她?”
凤姐说走就要走,领着巧姐去给史苗磕头。
第176章
史苗坐在塌上,手中轻摇着竹扇,目光不时望向院门,神色间透着几分期待。
这还是史苗头一回见到巧姐。
王熙凤带着巧姐绕过屏风走进来。
她整个人虽面带倦容,却难掩往昔的精明干练。
巧姐躲在被王熙凤牵着,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陌生的一切。
“每次都说要来,每次都没见着,这一见,就要走了。”
史苗微微叹气,眼中满是遗憾。
王熙凤红着眼圈,走上前拉住史苗的手,心中百感交集。
既有对史苗的不舍,又有被休弃的委屈与不甘,更有对未来未知的迷茫。
“老太太,如今我一去也不知几时能回来,您千万保重。”
王熙凤强忍着泪水哽咽。
王熙凤本就是个好强不服输的人,即便此刻因被休弃伤心欲绝,内心却仍顶着一股气,暗暗发誓要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近年来,江南流出来的各式文章书籍,如同一扇扇窗,让王熙凤开阔了眼界。
她本就不是故步自封之人,深知今后只能靠自己了。
史苗见状,轻轻拍着她的手,赶忙宽慰她:“江南风气好,你又料理过那么多人口的家事,是个能耐人。人常说,天无绝人之路。”
凤姐又道:“我们娘俩还要多谢老太太呢!”
凤姐心中默默想着,只要史苗长长久久地康泰活着,自己和巧姐起码不愁活路,不会随意被欺辱。
就算金陵那边舅家要找她们母女麻烦,也得掂量掂量。
史苗笑着让人送了礼物上来,对巧姐和王熙凤道:“我也没正经给过她东西,这些拿着去。”
凤姐一看,不是什么文房用具,而是实打实的金器。
凤姐连忙拉了巧姐,扑通一声给史苗磕头:
“姐儿,快来给老太太磕头。”
如今凤姐也算是“一从二令三人木”,但也不必哭向金陵。
巧姐跟着母亲,总不至于再被狠舅奸兄算计。
凤姐一路上有贾家人作伴照应,并没有遇到多少难处。
和荣国府的节礼一起,她们顺利到了金陵。
又有贾家可靠下人帮忙,很快就置办了房产铺面,并经营起来。
凤姐如今买的房产,就在金陵城女子聚会的学社旁边,再过去离着衙门也不远。
这地段本就寸土寸金,也是从贾家手里转过来,凤姐才能买到。
挨着衙门,宵小之徒也会掂量几分。
凤姐安顿好一切后,便去拜望黛玉和探春。
她递上写着王熙凤的名帖,心中莫名生出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