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60)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嗯……

闺女的总结能力比她强,史苗觉着自己是不是也该和大家一起去听课。

中秋前,贾赦和贾政两兄弟回家,还带了几个同窗们推荐的特产。

荣国府照例给各家送礼又收礼。

贾赦还不忘和管事的大妹妹找来礼单看一看。

这回他们哥俩回来,史苗刚好要安排秋收季节的工作。

史苗才开始感叹:“马上又要秋收了。”

她们一家子来金陵,居然过了一年多,这一年年的,也没忙出多少大事。

史苗本来想着,自己穿到古代的大地主阶级,索性好好种地。

结果……

地都没摸到,家里面的事倒是忙了一堆。

说到秋收,贾赦道:“今年我看年景也不错,看他们谁吃了熊心豹子胆!”

史苗不担心有人昧下粮产,就担心下面的人为了数据好看玩造假那一套。

统计学,学问大着呢!

难得家庭会议人这么齐,史苗说出下面的工作计划。

“为了能保证秋收粮食产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我想派几个调研工作组出去。”

贾赦和贾政又听到一个新词汇:“调研工作组?”

妹妹们一点都不陌生的样子。

怎么他们出去书院里读书的,反而成了乡巴佬一样。

母亲和妹妹们在家里,又是请各种技艺先生,又上大课,还有图书馆。

这回又是调研工作组。

贾姝笑道:“调研,就是调查现实状况,研究之意,母亲之前就和我们商量过,只等哥哥你们回来呢!”

贾赦和贾政果然落伍了,母亲和妹妹们都把章程拟出册子。

连调研表都雕版印刷出一摞。

瞧瞧这纸笺旁边妆饰的花纹,比市面上的花笺还别致。

这些还不是重点,贾赦和贾政后来者,把史苗拟定的章程文件读了一遍。

贾政提出异议:“章程倒是极好的,这样一来家中服侍的人会少许多。”

这些小组成员里,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家里识字算数成绩比较好的下人。

本来母亲不喜排场,为了低调,现下家里的人不算多。

贾赦却道:“家中能有多少大事,他们外面人做得好了,母亲在家中才安心。”

贾政见母亲都安排好了,便不再有异议。

他才回去,史苗就又把他叫回去。

贾政一进去,史苗就让丫鬟婆子都出去,门外远远守着。

贾政觉得不寻常,母亲肯定不单只是为了问他学业。

对于母亲总是有新点子,全家上下都习惯了。

贾政:“母亲专门找我来,有什么事情吩咐。”

史苗让贾政坐下,神情无比郑重,说话声音也比往日低沉。

“一件要紧事,你哥哥素来心大,嘴上把不住门,我不敢交给他,只能把重任压在你身上。”

这可是正中贾政下怀。

史苗还记着,早前从京城下金陵,单独委以重任,贾政办事有多兢兢业业。

这便宜儿子太吃这一招了!

史苗表情一变,贾政也跟着变,身子都坐的端正许多:“孩儿不知,我能帮母亲做什么。”

史苗开始了。

“想来你这一段时日出去,也该认识不少人。”

贾政点头,钟山书院的学子很会享受,他确实认识了不少人。

史苗:“你是知道的,从你父亲走后,家里除了你,还有两个妹子婚事没着落。”

原来母亲是要说这个!

贾政颇有些失望,提到亲事,面皮薄的他又开始脸红。

史苗见他脸皮薄,腾的一下就红了,啧啧两声:“你又脸红个什么劲儿。”

这下可好,贾政的脸就更红了!

管他脸红不脸红,史苗继续输出:

“这种事情不是今日看了人家,明日就把人嫁出去,要是她们没个好人家,你们兴许不在意,我被她们叫一声母亲,心里会不好过。”

贾政连忙道:“母亲说得哪里话,我们都是兄弟姊妹。”

史苗把誊抄过的小册子递给贾政:

“这几个是我大致看好的人家,趁着你父亲孝期没满,日子还有,你在外面旁敲侧击多打探,瞧瞧他们是不是像媒人说得一样。”

这桩事情确实很重要,但是!

但是什么时候轮到他们去做这种事了,又不是没下人。

贾政就算不愿,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孩儿……知道了。”

史苗也明白,这事为难贾政。

但是人生嘛!

就要多多尝试,干点出乎意料的事。

史苗安慰他:

“母亲晓得,你多半不太擅长,但这件事要有度,你哥哥若去,不出十天半月,金陵城怕是都知道了,对姑娘家不好。”

毕竟事关名声,现下家中没出孝期,要是派下人去,似乎也不成……

贾政几乎要被母亲的逻辑说服:“孩儿会努力。”

史苗提醒注意事项:“可要仔细,若是叫人察觉,你是有意为家中姊妹婚事打探,兴许就装模作样哄你呢!”

贾政觉得自己还没这么傻,也领会了母亲是想验证她看上的几户人家,是不是表里如一。

贾政点头:“孩儿知道的。”

看贾政脸已经没那么红了,似乎开始接受良好,史苗又叮嘱他:

“你若听说哪家姑娘的好,也记得和母亲说。”

贾赦那个脸,又忽然爆红,抱着册子拱手:“孩儿知道,孩儿要去温书,孩儿告退。”

滋溜一下,人就没影了。

年轻人就是腿脚快,史苗咂咂嘴:“啧,借口也不找个好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