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81)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前儿东城边上贾家族亲的丧事,把史苗吓得够呛。

虽然目前瞧着城里不像会蔓延什么疫症的样子。

古代人口流动性低,兴许是因为这个才没传开。

谁知道呢?

总之小心使得万年船。

史苗想了想,又继续:

“让药房给她包些丸药,她回家期间,月钱不发,至于回来在哪儿做活,到时候再安排。”

那嬷嬷听了,连忙点头:“小的知道了,太太慈悲。”

太太慈悲那一句,这嬷嬷说得真心话,这丫鬟真命好,摊上太太这么良善的人。

若落到别家,莫说回家看老子娘,不得一顿板子都是轻的。

办事婆子一走,屋里又安静下来。

关于人命的事,小贾敏乖乖坐着,不再调侃。

史苗回身,看见贾政脸色,说道:“你院里的丫鬟岗位,自己瞧着调度。”

贾政躬身作揖:“孩儿知道了。”

史苗倒想看看,爱面子的贾政会如何处理此事。

见夜已深,史苗催促贾政赶紧回去,自己和贾敏一处歇下。

第二天,赖嬷嬷知道这件事,当下就把各个要紧的管事媳妇和丫鬟训一顿,强调了一回规矩。

就说彩荷如何知道母亲病重,肯定有人从中传话。

虽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没有规矩,也不成方圆。

赖嬷嬷已经出手,史苗就没插手。

昨夜如果赖嬷嬷在,估计彩荷根本没有闹到史苗院里的机会。

按理说她应该去求贾政,谁知贾政好巧不巧,刚好往太太屋里去了。

傍晚,天擦黑时候,出去送彩荷的人才折返回来,赖嬷嬷和史苗回话。

“太太,送她去的人说,才到村口就听见里面号丧……”

死生大事,彩荷虽然莽撞,也是一片孝心,可惜没赶上最后一面。

赖嬷嬷还想说点什么,外面人说贾政来了。

看他昨晚心事重重的模样,今日再来也不稀奇。

贾政掀帘子进来,史苗笑着让他坐下说话:

“你又来找我,有事要说?”

贾政没有落座,环顾一圈室内,将屋里的丫鬟婆子几乎都扫了一眼。

“孩儿想单独和母亲说说话。”

史苗点点头:“都下去。”

丫鬟嬷嬷们都撤出去,史苗道:“你是想和母亲说什么体己话?”

史苗话音刚落,贾政就跪下了:

“孩儿办事不利,母亲早前让我打探的事,办得并不好。”

如果可以,史苗此刻脑门上肯定插满黑线,外加一滴大汗。

感情贾政今天黑眼圈这么重,昨个晚上没睡好,就琢磨出了这个?

他不会以为是因为打探金陵人家的事没办好,所以史苗没有干脆的答应让白先生教他。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史苗亲自把贾政扶起来:“那只是一件小事,探得多少就是多少,读书才是最要紧的。”

她要把话说清楚:“母亲不是因那个不想你回来拜师念书。”

“家中有两个女先生,白先生若要教导你,还有你的几个妹妹,我恐她忙不过来。”

“况且你在书院中,对当今时事格局,能多些了解,她虽然能做文章,我们女子困于后宅,信息总是闭塞。”

“院试是地域性极强的考试,出题范围和阅卷水平与当地考官息息相关。”

母亲竟然……贾政一时间听住了。

作为迈过高考关和考研关的人,就算到了古代,对考试的关注像是融进骨血里,形成一种本能。

现代人要经历的考试五花本门,左不过就是出题风格、考试题型、出题范围、答题格式、阅卷考官大致方向。

从小学到大学,史苗经历了多少场考试,人都快考麻了!!

讲起考试,自然信手拈来,头头是道。

史苗还在输出:

“白先生虽然博学,擅长文章,但是等你真到场上,想要好名次,还是在阅卷考官喜好之间,外面书院的先生,必然会对此有所研究,这是咱们家中先生的短板。”

“莫不如这样,你主要在书院中学习,摸准江南一地考官喜好,记着进学时的不解之处,一段时日回家与先生探讨,等你心中有数,院试前半年左右,再回家中来,让先生给你考前特训。”

“考前特训,母亲……”

贾政的表情,从不解到迷茫,当下只剩满满的崇拜。

史苗反问他:“可是母亲说得哪里不对?”

贾政连忙摇头:“母亲高见,孩儿惭愧。”

史苗笑道:

“你要科举,我这做母亲的,当然要私下琢磨一番,也不知我这个内宅妇人,会不会说错了什么。”

贾政那脑袋瓜子晃荡得更厉害了,半点没有以前的矜持古板。

古有孟母三迁,如今他的母亲,竟然为了他,对科举费了这么多心思。

他竟然还揣测母亲……

他真是不该!

贾政从摇头,又换回重重点头:“母亲所言极是,孩儿一定多与同窗交流。”

母亲一席话,贾政原先阴霾的心绪一扫而尽,从来没有这么阳光过。

于是贾政高高兴兴的迎接新年,除了和妹妹们一起上课,还和妹妹们一起料理家事。

照例要预备贾代善的年祭,还有金陵族亲节礼,加上城中各家往来红白事。

甄家老太太不太好,史苗特意嘱咐可靠的媳妇一连去问了好几次。

好在老天不收人,甄家遍请江南名医,什么念佛求道施粥积德做了一堆

甄家老太太身子骨渐渐好起来,反而是赶着回家看老娘的甄家二爷有些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