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
势力大了,某朝篡位也不过弹指之间。
史苗不想让那兄弟俩去,但也还要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召集了孩子们,史苗问贾赦和贾政:“你们想不想去?”
贾政看一眼大哥贾赦。
贾赦又看贾敏一眼。
贾赦慢吞吞开口:“我们才不去!还没到时候,这时候去给旁人当下酒菜吗?”
这么明显,史苗还看不出来兄妹三人背后有事,她便是瞎子。
她狐疑的看着小女儿贾敏:“你在后面搞了什么鬼?”
贾敏笑嘻嘻的:“当然是给哥哥讲道理,劝解一番而已。”
然后她还点点头:“大哥哥从善如流,还是很听劝的。”
个中细节,史苗待会儿再料理,当即敲定。
“往朝中递请安折子,人却不去了。若朝廷要咱们回去,自会下来旨意。”
“若有帖子,就说我病了,你们大爷和二爷要侍疾,不便出门。”
这一趟浑水。
抱歉,荣国府,不约。
第45章
大方向已经敲定,史苗赶紧让孩子们把要呈给皇帝的请安折子
拟出来。
请安折子本就日常要上,在这时候,必然各地雪片一般飞入京城。
不到半日,贾赦就拿着一份已经写好的折子递上来。
看来贾赦去学院里面学习也有些好处,办事情动作快了很多。
史苗拿过来看,当下写折子并没有那么的晦涩,毕竟雍正爷还写过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凭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古文基础,史苗能很通顺的读懂。
折子开口问安,表达太子陛下逝世的悲痛之情,最后再讲起荣国府丧父之痛,皇帝陛下是万千臣民的父亲,保重身体,荣国府能做的就是将来努力为圣上尽忠。
大约就是这么个意思。
没有太过辞藻华丽和肉麻到受不了的词汇。
史苗夸奖他:“可以啊!读了这么多书,很有长进,字也比往常写的更好了!”
贾赦脸色微红,还有点害羞,连忙摆手:“哪里,都是我们姊妹商量着一起写的。”
他不敢居功,虽然最后定稿是他誊抄的,但写这折子,老二和四个妹妹都有参与。
史苗觉得贾赦的字还是值得夸一夸的。
这样不精那样精,贾赦文章做的虽不好,自小为了少被父亲贾代善骂,反而字练出来点模样。
史苗将折子往白先生的边上让,笑道:“我瞧着很好,要不然请先生润色一二。”
白琪摆手,她不敢托大,推辞不受。
核实无误,折子上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
荣国府按照以前往京城送平安折子的流程,让宁府回去的人快马加鞭将折子送上去。
顺道给宁国府的贾敬回个信。
史苗已经想到贾敬收到荣国府的信件以后气急败坏骂娘的模样了。
真可惜不能一睹为快,也不知贾敬会不会找个由头,揍贾珍一顿泄愤。
总之一桩心事解决,阖家上下的气氛也轻松许多。
往常这时候,金陵城里各家请酒吃饭,游园赶集,热闹非凡。
如今许多人家和贾家一样,半点娱乐项目不能有,只能乖乖在家呆着。
至于各处官员,恐怕现在还在头疼着,四方观望。
正所谓旁人不动,他们也不动。
好些人来荣国府探过几回,对外口径都是荣国府封君夫人病了,两位爷侍疾不能出门。
明晃晃的借口,有脑子的人都清楚。
你既然病了,那我便能去探病。
甄家帖子就在这时候送到。
史苗和白先生下棋聊天打发时间。
管家的贾姝,拿着一封帖子过来,脸色有几分纠结:“母亲,是甄家的帖子。”
史苗接过来一看。
呵呵!人都已经到门口了,怎么能把人赶回去呢?
见就见,荣国府没什么藏着掖着的。
史苗指指棋盘示意丫鬟把它收下去:“人都已经到来,总不能不见,请她们进来。”
贾姝让丫鬟们赶紧预备茶水糕点,又出去嘱咐引路的媳妇,千万要注重礼节。
甄家来了一大群人。
甄家大老爷的夫人,带着两个年轻的小辈媳妇,后面跟着服侍的丫鬟婆子,捧着探病的各色礼物。
不见也不行啊!
史苗既然病了,当然不好精神矍铄身形灵活出去迎接。
反正她辈分大,品阶高,歪在榻上候着,等贾姝把人请进来。
打眼一看,
甄家‘诚心’可见一般。
那两个小辈一进来,便齐齐地给史苗行礼。
声音温温柔柔:“给夫人请安。”
史苗坐直身子,笑盈盈抬手让她们起来,脸不红心不跳甚至还带一点理直气壮:
“身上出了点毛病,惊动你们跑这一趟。”
甄家大太太自然明白史苗装病避世,也明白荣国府为何要如此。
双方也不点破,甄家太太不提什么病痛之事,反而将左手边的儿媳往前推了推:
“这是我家儿媳妇,也是最爱读书的。”
早就听说荣国府看读书,就连姑娘都精心延请名师教习。
甄家大太太今次还盼着儿媳能和荣国府姑娘们好好交道。
若和姑娘们有了交情,将来打探消息岂不是更容易?
甄家太太面上自然不能厚此薄彼,没落下另一个。
“我们家老三的媳妇,早前您也见过。”
史苗怎么会不认得她呢?
初初见面时还把史苗吓了一跳。
乖巧盯着地板的小媳妇,就是嫁到了甄家家的王夫人。
史苗认真打量两个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