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92)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史苗自己的地,一分为二,种了玉米和番茄。

如今番茄这个东西还不普遍,不像后世一样番茄炒蛋几乎是不太会做饭人员的标配菜色。

史苗让人去找番茄,没能带回来植株,只带来了六十多粒的种子。

如此广袤的土地上,肯定也有人种番茄,但碍于地域流通,还没流转到此处。

况且当下的农民,第一要务还是填报肚子,粮食作物的种植是首选。

史苗不敢一次性把六十多粒种子都霍霍了,只数了三十粒进行育苗试验。

史苗用的是湿棉布保温催芽法,庄子上的人多半是用稻草保温法。

在种地之前,史苗特意让人烧了一回地。

这下可好,满院子的草木燃得噼里啪啦响,还有各处的飞灰。

一个庄户嬷嬷感叹:“还好咱们知道是在烧地,不然还以为院里遭灾了。”

她们也有些弄不明白,每年收完稻子,能放水田里多半会放水晒一晒地,把那些水稻根兜子翻出来,晒干烧了,烧过的灰土就放在田里当肥。

对于有些地势太低放不了水的,也只能任由它淹着。

太太这种,整个地都过火的,她还是头一回见,也不知太太是从哪一本书里看到的。

史苗给大家解释:“将地上稍一稍,地里的虫卵能少一些,将来防虫。”

其实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史苗在想该怎么解释。

然后找到一个说法:“就像孩子出生,剪脐带的时候,剪子要用火烤一烤,开水烫一烫,咱们喝水要喝煮开的才不会肚子疼一样,高温消毒。”

那些生养过的媳妇,大概就懂了,至于姑娘们……

就当科普吧!

众人连连点头,几个姑娘穿着短打,站在上风向看着下面烧地。

春寒料峭被腾腾热气驱赶开,她们身上甚至有点微微冒汗。

真是太怪了,金陵城里的人若知道荣国府的娇娘们居然正儿八经的来种地。

肯定是个爆炸的新闻。

史苗也知道,当下百善孝为先,所以她要姑娘们做什么,姑娘们基本上都会照做。

但史苗觉得,还是要和孩子解释一下自己这么做的初衷。

史苗看着渐渐燃到头的豆杆儿和稻草,语重心长:

“人家都说,千金小姐是娇客,本该十指不沾阳春水。你父亲一走,我才知道什么叫人有旦夕祸福,母亲教你们做这些,只是担心哪一日咱家遭了变故,你们也能有个谋生的本事,旁的不用说,起码能分得清菜蔬,种点东西糊口。”

史苗这一番话,让本来欢欣好奇的姑娘们面容都变得沉静起来。

气氛一时间有些凝重。

倘若荣国府真的沦落到姑娘少爷亲自种地那一刻,这个家想必也是七零八落,潦倒得不成样子。

一个嬷嬷赶忙赔笑道:“太太和姑娘们都是有大福气的人,短了谁都不会短了太太和姑娘们。”

怎么不会短了呢?并非史苗耸人听闻。

就连帝王之家都逃不过。

原著若能写完,最后必定是飞鸟各投林,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荣国府的子孙后代能落个平安种地有饭吃都算是善终。

看看巧姐儿,若没遇刘姥姥搭救,最后又是个什么结果?

史苗冷笑道:“万里长城如今还在呢,秦始皇可还见?莫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就是当王君的,也有被饿死的,世事无常,谁能说得准。”

一个伶俐的媳妇赶紧拉着婆子往身后藏:“可闭嘴吧!”

瞧瞧,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出头的椽子可不就差点烂了。

草木灰马上就烧完了,史苗又让人把这些灰铲掉。

史苗指了指靠墙角的一片,这几片是姑娘们挑剩下的。

将来要是贾赦和贾政来了,刚好他们还能分到一块。

史苗特意走到冒着热气的地块旁边:“这一片留着,不用清。我想瞧瞧,留下这些灰,会不会烧苗。”

没想到太太还知道‘烧苗’,草木灰太多,确实会烧苗。

史苗又给几个丫头解释了一下:“这就叫对照组,控制变量法。”

“变量,就是变化的量,就像这片地我留着草木灰,与旁边那块地种一样的菜,浇水、施肥都一样,最后看它们长势如何,就能知道草木灰对菜蔬生长的影响。”

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包括当先生的白琪。

白湘湘很快就举一反三:“如果种一样的菜,浇不同的水量,就是浇水对菜的影响了?”

史苗点头:“湘湘说得没错,不过我们还要保证浇水时间和频率相同,在种植过程中没有恶劣天气和严重虫害。”

贾敏露出崇敬的目光:“母亲你真厉害,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

史苗眨眨眼,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虽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有时,还是要自己琢磨。”

史苗又带着几人往外走,穿过几道门,最后从后院出去,面前一片开阔,修整好的田垄方方正正,上面插着很多标牌。

贾姝笑道:“我还在奇怪,先前我们写的牌子哪儿去了,原来在这里。”

一个媳妇道:“姑娘们是从前面来的,当然看不见。”

史苗当下就有一种。

姑娘们,这是我为你们弄出来的菜地错觉。

还好她谨记自己穿到的是国公夫人身份,才没逗比的演出来。

清了清嗓子:“咱们先开始育种,后面我们再慢慢把册子填起来,记录你们种的菜生长状况。”

众人都很好奇:“这些……都种了是什么?!”

来到了自己的专业范围,史苗脸上有几分骄傲:“更大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