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同人)小巷人家:开局竟成黑户?!(172)
“好久不见,漂亮姐姐。祝你和一鸣哥新婚快乐,发大财!”
她的话音刚落,便引来那个女生的哈哈大笑,笑声清脆悦耳,眼睛弯成了月牙状。
李一鸣也在一旁笑着附和道:
“人家都是祝我们新婚快乐,百年好合,你是头一个祝我们发大财的。哈哈,不亏是我的合作伙伴,实在人啊!”
她本想解释,在婚姻中,一个稳固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两人感情长久并且幸福美满的必要条件。
没有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再深的感情也可能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消磨殆尽,引发无尽的争吵和矛盾。
但她哪里能这么说,只能笑笑不说话。
等告别了李一鸣夫妇,周青回头寻找王芳的身影,却发现她并不在原地。
但她只是稍微一瞥,便立刻知道了王芳的去向——因为林栋哲这个显眼包正站在不远处的凳子上,
向她使劲招手,那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她想装作看不到都难。
周青好不容易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过来,刚落座,王芳就迫不及待地倾身向前,
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轻声问道:“怎么样?见到一鸣的新娘子了吗?”
周青拿起桌上的水杯,轻轻抿了一口,润了润有些干涩的喉咙,随后缓缓说道:
“嗯,还是之前那个,没变。”
王芳闻言,略带遗憾地“哦”了一声。
周青敏锐地捕捉到了母亲这微妙的变化,知道她这是吃瓜的心又落空了,不禁打趣道:
“妈,你这还有点失落的语气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还希望一鸣哥换个新娘子不成?”
王芳一愣,嘴硬道:“你这孩子,一天就琢磨我。我哪里失落了,一鸣感情稳定我在开心不过了!”
这时,张阿妹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打破了桌上的宁静:
“诶,你们随礼都随多少啊?”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好奇。
周青注意到,宋莹在桌子下边用手比划了一个“六”的手势,暗示随了六块钱。
一般人看到别人这么做,那肯定是知道,对方是不想大声宣扬的意思,
然而,张阿妹这个直肠子却直接大声念了出来:“六块钱!这也太多了吧,你真是大方啊!”
宋莹一听,忍不住直接翻了个白眼,气的硬是没挤出半个字来反驳。
王芳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图个吉利嘛,六六大顺,是个好彩头。”
黄玲也趁机开口,附和道:“对呗,三块四块的说出来也不好听啊,六块图个喜庆。”
张阿妹叹了口气,怀念起往昔:“哎,还是当年我们结婚的时候好,那时候哪有这么多事情,
大家随便送点东西就行,哪像现在这么麻烦,又是随礼又是送礼的。”
话题一转,张阿妹又问道:“也不知道一鸣结婚后住哪?总不能还挤在那小巷子里吧?”
宋向阳闻言,出声解释道:“还是先住巷子里,等半年后铁路局分房子,他们再搬走。”
张阿妹一听,又忍不住嘀咕起来:
“哎呀,我说怎么这么早就结婚呢,原来是等着分房子啊!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算计得精。”
宋莹一听张阿妹这话,心里的不满瞬间涌上了心头,她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反驳道:
“怎么说话呢,人家俩也是有感情基础的好不好,结婚又不是只为了房子。”
宋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和冲动,她的声音在热闹的饭桌上显得格外响亮,瞬间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
大家纷纷停下手中的筷子,转头看向这边,气氛一时变得有些紧张。
张阿妹被宋莹这一番突如其来的反驳给噎住了,她没想到宋莹会这么直接地站出来说话。
张阿妹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她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只是低下头默默地吃着饭。
饭桌上陷入了一阵尴尬的沉默,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第147章 有时VS经常
还是黄玲,率先开口打破了桌上的微妙氛围:
“这次我们车间总算是能清静几天了,之前,他们看一鸣挣了大钱,我们车间一个个的都眼巴巴地盯着他,
想着给他介绍对象呢。现在看来,这热闹劲儿是消停了。”
宋莹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忍俊不禁的笑意,“噗嗤”一声,清脆的笑声在安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响亮。
黄玲见状,眉头微挑,一脸疑惑地望着宋莹:“你这是笑什么呢?”
宋莹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眼神中带着几分戏谑:
“玲姐,你们车间盯着一鸣不放,我们车间可也是有着自己的‘重点关注对象’呢。
图南那孩子,在我们车间可是红人,大家伙儿总爱问我,图南在学校有没有谈女朋友啊,什么时候放假回家啊?
我跟你说,等图南一毕业回来,你们家那门槛,怕是要被媒婆和热心肠的邻居们给踩平了。”
黄玲一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啊?真的假的?有这么夸张?”
“我骗你干嘛,说真的,我要是有女儿,我也要盯着图南,离得近,这叫什么近水什么月?”
“近水楼台先得月!”庄超英在一旁附和道。
“对对对,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家可就住在隔壁,就是缺个女儿!”
王芳在一旁看了眼周青毫不在意的样子,只是尴尬地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而张阿妹,则是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黄玲的方向,随后又迅速低下头去,
不知道心里还在为刚才的不愉快耿耿于怀,还是对宋莹的话有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