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视同人)[综]三世书尽谢兰幽(136)

作者: 晓泪 阅读记录

许经纶惊讶道:“我还能再使……你……你不禁止我?”

谢兰幽问道:“你用医术救人,不管是世是庶,都是好事,我为何要阻止你?”

许家自己也开馆授徒,传授医道,若是有那等违反门规的弟子,逐出门墙后是断然不许再用许家的医术的。许经纶以为自己也是这般,谁料到谢兰幽忽然来这这样一句,当即惊得不知该说什么。

谢兰幽见到他的表情就知道他为何会出此一问,摇摇首笑道:“医术本就是用来救人的,可笑世人研习医术,却研习出个门户之分。”她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教人医术只为救人,不论门户,你自可用无妨。但你千万不可用病坊的医术去做坏事,否则,我必取你性命。”

许经纶傲然道:“可笑,我堂堂世家子弟,岂会如那等贱民一般随意杀人。”

谢兰幽闻言心中不喜更甚,冷冷道:“小许公子,那些向你求医而不得救的人,虽不是你杀,却也多少算是因你而亡。他们求你之前,本有无限种可能,被你拒绝之后,你就变成了促成结果中的一环,因果已结,必有所报。如果我是你,就会给自己多积些德,待到来日,或可借此逢凶化吉也说不定。”

许经纶虽对鬼神之事虽然不屑一顾,但毕竟只是个刚满弱冠的少年,又曾眼见数个庶民在身前惨死之象,听谢兰幽说得这般郑重其事,脸色仍是白了一白,强自硬撑道:“这些庶人活着我尚且不怕,又岂会怕区区几个死人?”

谢兰幽不过是好心提点他一句,见他这般,也就懒得再管,只抛开去不再同他说话。她说完这句,又向众人道:“有不服我新立门规者,可自行离开,离开后诸事,一如许公子。对我处置有所异议者,可以现在提出来。若现在不提,日后却犯了此规,我必不留情!”

她话音刚落,台下走出一人向谢兰幽行了一礼,道:“兰幽大人,小妇人是剑南道益州病坊的教习医女,有事请教大人。”

第69章 曦乐 这么说,兰幽大人是要和稀泥了?……

谢兰幽听了那妇人的话,微微颔首道:“夫人请讲。”

那妇人道:“大人曾言,小许公子拒绝医治庶人,是因为小许公子的兄长为庶人所杀。常言道,兄弟之仇不反兵。若是小许公子的杀兄仇人就在眼前,他身患重病,唯小许公子一人能救。若是平时,小许公子无论如何不能杀此人以报兄仇,如今机会在眼前,他为兄仇拒绝救人,兰幽大人还会如今日所言,将他逐出门墙,且另立新规?”

明月自这妇人出来时便眉头微皱,待听到这妇人的话,立刻上前一步道:“好叫夫人知道,兰幽大人会出来给许经纶主持公道,全因明月之前所判无据之故。若是许经纶果有此内情,明月岂是不通情理之人?天下医者,虽说当为病人竭尽心力,但何人不是父母所生,没有远近亲疏?倘若许经纶所拒乃杀兄仇人,我根本不会罚他。”

那妇人一抬眼觑着明月道:“天下医者,本为济世活人,兰幽大人亦说‘大夫见死能救而不救,就不配做大夫’‘凡我门下弟子,不得拒绝救治病人’,又因此事,给病坊立了规矩。但听明月大人话中之意,似乎觉得天下医者,可为私情而有损医者之德了?”

明月怒道:“医者非是圣人,诸位乡亲,若是你们杀父杀母的仇敌在危在旦夕,只有你们能救,你们如何选?我们做大夫的,和你们一样,都是血肉之躯,凡人之心啊。”

她话音甫落,台下众人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啊是啊,怎么能救仇人呢?”也有人说“但行医之人不救病人,似乎不太好。”

谢兰幽正要上前说话,忽然瞥见立侍在明月身侧的陈曦乐脸色苍白,目光闪烁,面上似有奇异之色。顿时想到白芷曾说过,这个陈曦乐乃是三年前长安病坊大选医女时,在剑南道考上来的医女之一,心中疑云陡起。

这档口,那妇人向谢兰幽拱手道:“兰幽大人,明月大人叫来诸位乡亲给她帮腔,小妇人实在无话可说,只等大人一句话罢。”

谢兰幽略一沉吟,上前笑道:“我以为,两位所言俱有有理之处。”

那妇人步步紧逼道:“这么说,兰幽大人是要和稀泥了?看来兰幽大人方才慷慨陈词,也不过尔尔。”

谢兰幽摇首道:“这倒不是,夫人所言极是,大夫毕竟是大夫,寻常人漫说一日,便是一月、一年只怕也未必会遇到一个性命垂危、非他不能救之人。可这大夫一日之间,便是遇到数个这样的人也不甚稀奇。夫人说不可以以常人之心作为大夫的准则,这自是有理。但明月说的也没有错,在场行医之人,除了我以外,哪一个不是血肉之躯、凡夫俗子?便是兰幽,也有心情不好,怒火中烧之时。”

那妇人听了,并不买账,微微一哂道:“这还是和稀泥的话。”

谢兰幽道:“那我接下来,就要说些不和稀泥的话了,各地病坊和兰幽庙在此之人都请听仔细,众位乡亲也不妨听听兰幽所言是否有礼。”

那妇人道:“小妇人洗耳恭听。”

谢兰幽道:“兰幽请诸位细想,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古以来,律法亦是如此。可若是一人身负杀父杀兄之仇,偏偏他的仇家竟然能求医求到他的头上,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仇家还好好的活着,没有为自己曾杀人而付出代价,是也不是?”

众人方才的焦点,都放在应不应当救仇人上,于这一方点,却是一时无人想到。谢兰幽如此一说,众人才如梦初醒,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