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视同人)[综]三世书尽谢兰幽(160)

作者: 晓泪 阅读记录

谢兰幽伸手轻轻抚上她的肩头,王璇看了她那白皙修长的手一眼,却没有像往常一样避开。她说道:“我知道它一定会来到,但是有的时候,我会隐约的感觉到,我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但我仍然会坚持下去,坚持去做能让它早点到来的事情。”

王璇道:“若是看不到,努力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谢兰幽抿嘴微笑了一下,说道:“或许我是在想,虽然我看不到那一天,但是我的后辈终究有机会看到它,就像愚公一样,子子孙孙无穷匮。”

王璇翻了个白眼,道:“那山是死的,但是光影之间,恐怕是此消彼长吧。你这些话,真是自相矛盾。”

谢兰幽道:“可是,你不觉得,我们本身就是这么矛盾的吗?你看这草,”她指指地上一棵自小石子之下生出的野草,伸手将那小石头拨开,露出下面的草地。那草因长期被石头压着,已经不再笔直向天,而是打横长出去,蜿蜒而上。

谢兰幽轻轻抚摸着那株小草,道:“这么拼命的要活下去,又能活多久,到了冬天,就枯萎殆尽了。人也好,草也罢,百载年华,或是一个春秋之间,每一个生灵都从降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死亡,可也是每一个生灵,都这样不知死的热烈的活着。公堂之上,案分黑白,自然要讲究逻辑,但是山水之间,更多的却是凭借感情和本能。”

王璇叹了口气,谢兰幽拍拍她道:“这话我对白芷说过,现在也对你说,迷茫的时候,不妨回到原点看看,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一阵风拂过,湖面上泛起一道道涟漪,惊醒了在沙洲小惬的水鸟,它们扑棱着翅膀,发出悠长的的啼鸣,它们成群结队的向天际翱翔而去。王璇拢了一下散在风中的碎发,抬头望着渐渐消失在云中的鸟群,心里正模模糊糊的想着谢兰幽的话,忽听一人道:“你们说什么呢?”

第84章 金平

两人闻声, 一起回过头去,只见晚风中一株柳树边下站着一俏丽的素衣女子,正是陈曦乐。

王璇一阵不自在, 忙向边上挪了挪身子, 待离谢兰幽远了些,才起身道:“你这才会儿来, 韩琦的病很难缠么?”

陈曦乐叹道:“他呀, 一门荣宠,一朝尽散,心绪本就大起大伏,不利于病。我本以为他见了我, 难免生一场好大的气,肝火攻心,正好以毒攻毒。谁知道他却是羞愧难当, 痛哭流涕,我看是要郁结于心了。”

谢兰幽也跟着起身,问她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陈曦乐道:“我已经将脉案交给了董姊, 以后韩琦的事情, 与我无关了。”

谢兰幽叹道:“这一遭为难你了。你如今已非罪人之身,可以不必再待在病坊之中,日后你如何打算?”

陈曦乐道:“我自十岁便在坊中,命早就与病坊不可分离了。我想继续磨练医术, 过两年若是有机缘, 我想向明月大人那样,成为整个大唐最杰出的大夫。”

谢兰幽笑道:“你有此心,明月当十分宽慰。却不知王璇你又想做什么?”

王璇冷声道:“没想好,不知道。”

陈曦乐闻言, 看看王璇又瞧瞧谢兰幽,忍不住抿嘴一笑,见王璇瞪了她一眼,急忙岔开话题道:“此间事了,兰幽大人又有什么打算呢?”

谢兰幽正要说话,忽见湖上远处有一只画舫飘摇而来,船头一人负手而立,衣带当风,潇洒异常,粗看之下,竟似是在何处见过。仔细一想,才发现那翩翩佳公子便是五年前引起白芷与明月对立的许经纶,心中不禁一动。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我本想今日启程回家去。不过方才一件旧事忽然上了心头,倒想再在长安多呆两日。”

陈曦乐道:“什么事情?我可能帮得上忙?”

谢兰幽瞧了一眼王璇,斟酌道:“我方才忽然想起许经纶之事。那件事虽说已经解决,但我方才忽然想到,当日若非白芷拦下此事,又将我搬来,许经纶之事恐怕……”

她到底照顾王璇的心情,只将后面的几个字含糊过去,跟着说道:“只是一人之力本就有限,许经纶能逃过一劫,不过是他运气好,撞到了白芷手里。若是换了别人,可有这般幸运?所以我方才想,要设立一个类似于御史那般的监察司,以防各级手握大权的灵女和首医官们出错而不自知,你们说呢?”

陈曦乐道:“此法可行,不仅能避免大家的错误,还可以看看大家是否能胜任自己的职位。若是再有像夏青青夏医官那样的人,也能及早被找出来,不至于日后徒生事端。”

王璇“哼”了一声,一言不发,沉吟片刻道:“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只是小心像果子一样,打内部坏掉,那可糟糕。”

谢兰幽笑道:“多谢你之提点,我会注意的。”王璇撇过头去,似乎懒得理她。

数日之后,监察司立于长安。彼时身兼监察司司长、监察司唯一成员,同时也是大唐唯一一位女状师的王璇,还在为继陈氏冤案之后,迎来了第一笔生意而欢欣不已。她尚不知道这个在波澜壮阔的三界史上,留下一笔浓重墨彩的机构,在日后将会和她一起名留青史,为无数后辈敬仰叹息。

监察司成立后,谢兰幽又在长安盘桓了一日,见王璇虽因陈氏一案得罪了天下士大夫,却也有升斗小民因此以她为正直之士,愿意将官司之事托付与她,便向陈、王二人告辞,离开了长安。

终年不见天日的黑暗之渊还是老样子,连带它的主人无天也还是那副硬的要死的臭脾气。紧那罗之事谢兰幽劝了几次,见无甚成效,又怕劝出无天的逆反心理,只得将此事丢开不提,专心修炼。她却不知道,此次不提,果然在日后惹出了一场弥天祸事。